APP下载

浅谈当代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015-05-30胡满满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彩画传播发展

胡满满

摘 要: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始于西方传教士的文化技术引进,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和中国的绘画技艺实现艺术的融合创新,在意境、色彩方面实现了水彩渲染与山水笔墨画的不断交流。对当代水彩画的传播和发展进行分析,总结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创新的经验,对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彩画;传播;发展

一、当代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

水彩画艺术源于西方,通过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引进中国,给中国的传统绘画技艺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和中国的本地绘画艺术实现了全面的交流融合。通过对水彩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提供借鉴,并且帮助读者了解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历史。

(一)传播方式

水彩画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于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来实现的。近代中国遭受了很多的侵略,但是也因为西方势力的入侵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文化艺术,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彩画就是在近代艺术传播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1、清朝传教士的文化感染

清朝时期传教士的游历成为中西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原本西方传教士主要是传播天主教的信仰,以神的意志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这些传教士在西方处理宗教中的尊贵地位,对于西方的文化艺术有一定的涉猎,所以能够将西方的水彩画艺术传播到中国,同时将中国的瓷器、茶叶等生活饮食文化传播到西方,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利玛窦和郎世宁是水彩画传播的重要人物,为西方水彩画的引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

利玛窦在中国历经明清两个王朝,在长时间的中国游历生活中,将水彩画的绘画思路和方式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但是郎世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宫廷画师,通过统治阶级的绘画技艺主导,实现了水彩画的广泛传播。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和笔墨画主要是追求意境的深厚,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和局部的背景晕染展现绘画艺术的精髓。其中又以最简单的黑白色为主色调,通过黑白的渐变色进行色彩的渲染。但是西方的水彩画却是通过绚丽的色彩层叠实现对景物形状轮廓的描绘,其中所运用的色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学习的重点。

2、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西方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同时也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现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水彩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代表,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以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中国的社会艺术生活;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之后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技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其中很多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留学的方式学习西方的文化,实现了西方水彩画的快速传播。比如说中国近代的任伯年。任伯年在吸收了西方水彩画的创作特点之后,将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素养与之结合,开创了独特的画风,将水彩画着色洗渗的手法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融合起来,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二)传播特点

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通过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实现水彩画的传播和学习,实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以及水彩画的创新;通过学习水彩画丰富的色调,实现了绘画艺术领域色彩的创新,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局限,借助于丰富的色调渲染表现了时代的气息和特征。

1、学习水彩画丰富的色调

水彩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丰富绚丽的色彩,通过层层着色的原理,将多样的颜色实现组合,运用色调堆叠的方式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很多的思想观念创新。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通过水洗来进行色调的晕染,而西方水彩画将不同的色调以堆砌的方式进行艺术创新,给中国绘画艺术带来了丰富的色调,以五彩缤纷的绘画展现世界的绚丽斑斓,同时将不同色调之间的组合和融合技术传播进中国,在中国绘画的色调晕染方面实现融合,创新了中国绘画的用色、色彩组合以及意境的表达方式,突破了单调线条的勾勒,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现事物和风景,促进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时水彩画也在中国找到立足点快速地发展了起来。

2、注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2]

在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开设学堂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不仅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促进了绘画艺术作为学生课程学习项目的开展,使更多的人能够学习水彩画的技法和艺术,令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加速和扩展。近代东西方的文化融合是文化交流最重要的特点,对于水彩画的传播来说,同样适用此理。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文化输入,而是在融合中国的绘画艺术过程中实现了创新发展,找到了另一种发展途径。文化艺术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中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合对水彩画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这种融合也是水彩画传播的重要特点。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水彩画作为西方艺术不断与中国传统艺术实现融合,也突破了传统西方水彩画单纯色调堆叠的技法,实现了水彩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二、当代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

水彩画在进入中国后,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和发展途径,在不断融合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艺术发展,也促进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不断发展。

(一)发展方式

当代水彩画的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不断提升水彩画的技巧,最终实现了水彩画的中国化,实现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理论和艺术发展的不断创新[3]。

1、课程的学习

当代水彩画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高校的艺术专业中的水彩画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西方的水彩画理论和技法,在融合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术的基础上,将水彩画注重于色彩渲染的优势放大,以丰富绚丽的色彩表现景物,以亮丽的颜色表现景物的逼真程度。比如说水彩画中能够通过大面积的色彩点染和涂色等技法展现大面积的景物,草原上的花或者天空中的鸟都可以包含其中,通过整体色调的层叠和点染促进景物的描绘。学生们在水彩画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在野外写生,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细致的描绘,在实践经历和理论学习的双重作用之下,促进水彩画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创新。当代水彩画在中国的艺术绘画领域有很多的专业画家和专业的研究人员,他们能够从中国绘画的技法角度和水彩画发展的角度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的创新,为学生的学习指代提供丰富的借鉴经验。

2、技巧的创新

水彩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脱离了西方水彩画技法的藩篱,在中国本土绘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中找到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途径。水彩画的色彩堆砌注重颜色的过渡和晕染,通过渐变色的原理实现不同颜色的有效融合,提高了作品的凝聚力和色彩协调度;水彩画借助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优点,通过细节的处理、整体布局的调整,给作品赋予感情和灵魂,提升了水彩画表达思想情感的深度;水彩画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将油画、水墨画、景物画等不同的绘画优势实现整合统一[4],借助于水彩画的丰富颜色进行渲染,结合当代流行的主色调进行绘画的创新,使水彩画不仅成为绘画艺术的技艺,还能够广泛用于广告制作、背景图片等商业用途,实现了水墨画的不断丰富和创新。

(二)发展特点

当代水彩画发展的特点就是两点,将意境和色彩渲染进行融合,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领域的不断丰富创新;水墨画的不断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显著标志,展现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气度,实现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1、融合意境与色彩渲染

当代水彩画发展中注重意境和色彩的渲染是显著地发展标志。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丰富的色调,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单调的用色,而且水彩画的作用多是在比较厚的白板上,尤其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时因为创作的需要整个图画的厚度不一样,通过重度涂色提升描绘部分的浓重比例,通过雕刀削减的方式促进绘画艺术的完美呈现。比如说水彩画的人物绘画中经常会通过堆砌涂料的厚度体现人物皮肤的丰满和弹性,通过将皮肤和背景接触部分用雕刀进行沟壑的轻巧实现,呈现人物的逼真性和层次性。

水彩画在发展中还能够与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实现整合,借助于意境的营造提高水彩画的艺术水平。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优势,能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局部的颜色感染营造出以小见大、以点概面的艺术境界[5],水彩画在大面积的单一色调的涂色之后,通过对重点景物的描绘,突出写意的用法,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促进水彩画艺术感染力的提高。

2、丰富中国的绘画领域

中国的绘画领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外来的文化艺术,实现了自身的丰富壮大。当代水彩画艺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创新,对中国的绘画领域有重要的影响,水彩画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发展壮大也显示了中国文化博大的胸怀,以及蕴含丰富的艺术内容,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层面上有重要的作用。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所描绘的都是中国人民生活化的场景和中国优美的风景,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中推动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创新,只有通过多样化的绘画形式进行艺术的交流和融合,融汇清新典雅的水墨画、富有层次感的水彩画、绚丽多姿的油画等多种多样的绘画技艺,才能实现中国绘画领域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特点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不断创新的趋势,以水彩画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创新,激励我们对中国当代的绘画艺术进行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三、结语

当代水彩画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政治文化的交流融合实现的,在掌握历史发展传播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传播和发展特点的分析,总结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交流融合的经验,对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森毅.水彩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12.

[2]张启文.构思与构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辉,王洪志.浅谈当代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4]周刚.水彩画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5]刘永健,唐晓明.水彩画创作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9.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猜你喜欢

水彩画传播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