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创新探讨

2015-05-30鲍洪亮

大东方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事事业单位创新

鲍洪亮

摘 要: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较于企业已经较为落后,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完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全面改进。本文基于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分析现有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举措,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实施,根据交通行业的发展状况来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人事;创新

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较于企业已经较为落后,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完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全面改进。本文基于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分析现有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举措,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实施,根据交通行业的发展状况来完善基层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基层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由国家相关部门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成立的有关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交通等服务型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有着专门的组织形式和表现模式,要成为一种法人实体,事业单位有着两个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基层事业单位是行政系统中基础性工作的承担者,但是在人事管理机制上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完善,不断促进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

1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

在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需要树立人才第一的管理观念,不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人事管理工作。但是在现有的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很多仍然沿用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把人力资源管理当作一项普通的任务,将人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管理零碎没有头绪,不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了单位事业人事管理效率低下,对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很多基层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中,人才引进不能满足单位发展需要,人才的审批与人才的具体运用出现差距,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中动态管理不足,降低了人事管理水平。

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的方向

基层事业单位要进行人事管理创新,首先就是要把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事业单位要把握好人事制度创新的目标,建立出一套结合本单位特点适应其发展的管理体制,形成一套职责分明、从业人员自主择业、单位自主择人、配套设施完善的分类管理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事业单位要遵循相关的创新方针,统筹规划,全面安排适应各个人员的合适岗位,扩大事业单位的涉及面,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指导方向。事业单位找到合适的创新方向,要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认识到工作重点并抓住关键,这个关键包括用人制度、分配制度、领导制度、改革制度、和监督制度等,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要学会把握重点,从重点入手进行创新。将管理制度与人才市场相配套、与社会保障相配套,在稳定中求得进步,正确处理创新、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握好创新的方向,稳中求进。

3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创新

在基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创新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管理思想,坚持人才第一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发挥人的最大价值。基层事业单位要树立品牌文化观念,统一信念,宣传合作精神和单位文化,加强员工思想的统一性,促进个人发展与团队目标一致,增加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基层事业单位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做好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增强单位凝聚力,提高团队精神。

对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据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登记授予其独立法人资格的同时,对其业务活动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并取消其享有的行政级别。政府对这类事业机构的管理,主要采取对其事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其业务运行给予必要监督,对其经营绩效定期进行评估的方式,一般不再直接干预其日常业务活动。这类事业单位的内部治理结构,可参照现代非营利机构的运营模式组建。在这类事业单位中,应通过聘任制的全面推行,建立起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平等人事主体关系。即使对于单位领导的选任,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委任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直接招聘、招标招聘、推选招聘、委任等多种形式;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今后国家都应加强对其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继续聘任和给予奖惩的主要依据。今后这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从传统的身份管理为主转变为岗位管理为主,由单纯行政管理转变为法制管理、由国家用人转变为单位用人。应进一步扩大这类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允许经费完全自理的单位自决定内部分配方式,积极促进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努力形成一个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灵活多样而富有弹性的分配激励机制。

对于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通过转制、改制使之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和企业法人,公共财政应与这类单位完全脱钩,其业务运营所需资金可通过银行贷款、社会筹集、民间捐助等渠道解决。在人事管理方面采用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单位职工享受企业社会保障待遇,一旦转制完成,应立即核销其事业编制。可以实行债转股、经营者年薪、技术入股和期权期股等激励方式,将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大粟.浅议人事信息披露模式[J].人事管理研究,2014(1):56-58.

[2]葛家树,林智军.现代西方人事管理理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42.

[3]张志超.西方人事论文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2-17.

(作者单位: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人事事业单位创新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