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突围
2015-05-30周明全
2012年5月,第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布,真正称得上青年的“80后”批评家在文学评论界的缺席,引起了关注。此后,《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文艺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发文探讨,使得“80后”批评家这一代际概念迅速成为热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批评家,当“80后”作家被媒体、书商炮制、包装,闪亮登场多年之后,同龄的“80后”批评家却至今寥寥,无论数量还是社会影响力,均无法与同辈作家相较。其实,他们并非了无声息、绝迹于当下的文坛;相反,他们正积极发声、表露心性。其中的杨庆祥、金理、黄平、何同彬、岳雯、傅逸尘、李德南、刘涛和徐刚等人,正以自己的批评实践及对当下文坛的持续关注与介入,试图改写当下文学批评的版图。
2013年年底,我所供职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策划推出了“‘80后批评家文丛”,目前已经推出两辑共十一位“80后”批评家的文学批评集,并于2014年度开始,每年选编一本《“80后”批评家年选》(选本由我和金理选编)。作为策划者和编辑人,近两年来,我对十余位“80后”批评家进行个案分析和访谈,这让我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成长路径、师承和理论资源,以及当下的关注重心,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体悟。
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流变,及“80后”批评家的现实处境、知识结构、成长路径等几个方面着手,对这批批评家予以评介,以便读者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80后”批评家,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扶植。
一、流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报告中,也明确地提出了“批评是实行对文艺工作思想领导的重要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漫长的历史时段内,文艺批评充当了思想斗争、甚至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一方面,它用来支持、赞扬那些符合规范的作家和作品;另一方面,对具有偏离、悖逆倾向的作家和作品加以警示。”{1}这一时期,主管宣传的官员、作协的官员、刊物的主编等“文化官员”,都成了拥有绝对权力的批评家,以意识形态去管理、指导文学创作,决定着创作、甚至是作家的命运。
“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文学批评仍然在当代文学制度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由‘文革到‘新时期的过渡中,文学批评一方面参与‘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又引领新的文艺思潮、推动创作主潮的形成。虽然文学批评作为‘思想斗争的武器,在近三十年来也有所使用(近三十年文学批评的历史也因此具有某种复杂性),但由于重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批评更主要的是回到了文学本位。”②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文学亦迎来了高潮期,虽然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仍然保持着特定的要求,但文学批评选择的自由性和多样性也随之增加。
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家,大都在高校里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随即留校任教,但作为批评家,他们指导文学创作的功能逐渐减弱。陈思和先生说过:“我觉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批评家开始分化了,这其实是一个好的现象,看上去批评家的功能是减弱了,但是其实是走对的,因为减弱了以后,批评家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就凸出来了,他有创作作为依据,本来模糊的、理念化的东西就变得实践化了。”③
20世纪90年代,文学界的分化或者说多元化趋势更趋明显,文学制度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摆脱了“思想斗争”陈旧观念的束缚,进入相当活跃的时期。尽管“批评缺席”“批评失语”等说法也在不断浮现,但陈思和先生说:“我一直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取得的成就高于80年代。所谓‘批评缺席其实是伪问题,大统一的批评家没有了,批评的权力中心没有了。但是从多元性、自由性、个性来说,使1990年代以后的批评更有力量。”④这一时期,文学批评附加的政治权威已基本丧失,但文学批评在引领创作风潮,对作品进行解读鉴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批评家的地位依旧很高。
文学批评经历的第四次流变是在21世纪,此时网络开始盛行,作品发表没有门槛设置,人人皆作家,管你批评不批评,该写的都在热火朝天地写。评论家也更趋分化,主要的圈子有传媒批评圈和学院批评圈。传媒批评被冠以“酷评”,大有跟风之嫌,但其威力不容小觑;学院批评深奥难懂,批评家常年避居学院的深墙大院,与当下社会和文学创作隔膜渐深,批评也变成了自说自话。现在经常听到不少作家甚至一线作家声称自己从来不看文学批评,这似乎暗示了文学评论的落寞。“80后”批评家,就成长在文学批评寂寥难为的环境中,他们难以发声,并非自身不作为,而是大的时代环境所致。
虽然“80后”批评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批评的处境也相对艰难,是否当下的文学就不需要批评了呢?显然不是,尽管文学批评指导和规范创作上的意义,如今已显得可有可无,但文学批评却更为接近它所具有的本真意味。对于批评家而言,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解读、阐释,在发掘文本背后更为广泛深刻的人性、人生,乃至社会意义的同时,也在表现和传达着批评家本身对这一切的态度和立场。文学批评并非是对作品简单的描摹,而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可以说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既是相互的,也是独立的,彼此均具有不可替代性。
文学批评是另一种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批评本身就具有存在的价值,作家与批评家对社会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文学本身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升华,当批评家进行文学批评时,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介入方式。除此,从当代文学批评的流变来看,文学批评本身也形成了它自身的发展历史,相关研究的展开,可以使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住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关联。由每个批评家的批评理念所构成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当代人文思想的建设与丰富,都具有非常意义。
二、处境
从目前文学评论界的整体情况来看,老而弥坚的“50后”“60后”批评家依旧是中坚力量(批评家的成长和作家有些区别,作家凭才情能较早成名,但也容易早衰,而批评家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淬炼,一旦成名,基本能够保持状态,且会越来越好,生命力总体比作家旺盛)。而“80后”评论家,不仅从数量上难以和老一辈评论家抗衡,在社会关注度甚至是圈子以内,也时常被其遮蔽。
在阅读统一化、标准化的时代,写作仅是少数专职作家的专利。一举成名后,作家们不仅能享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甚至官方的肯定,因写作而加官晋爵的作家也不在少数。作为文学创作最有力的指导、最有价值的创作分析和对文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评论家,自然能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同时还能享受到来自作家的膜拜和追捧。而当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人皆作家、编辑、批评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这宣告了过去时代的一去不返。
20世纪“80后”的这一代人,出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成长又时逢物质相对丰富的时期,是享受了改革之利的一代人。然而,在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衡量体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钱、权、名,成了当下量化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难怪连《人民日报》都刊文感慨,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可更应该警惕的,是“80后”精神早衰。如果说“叹老”只是情绪的释放和吐槽,那么精神上的“早衰”,就很不正常了。“早衰”的年轻人,有时会显得很“成熟”,举手投足都无比正确,接人待物都恰如其分,说话谈吐都深思熟虑,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⑤ “80后基本上是在一个充斥着失败主义的情绪中接受文学教育的,知识分子边缘化、文学‘失去轰动效应、遭炮轰……”⑥都使得他们无心恋战在文学这一人类尚存的为数不多的精神家园。
“80后”批评家难以拱破既厚且坚的“冻土”冒出来,也跟老一辈评论家目前仍然是各主要评论刊物的重要作者有关。虽然也有像《南方文坛》《创作与评论》《名作欣赏》《文学报》《山花》等新锐刊物力推“80后”批评家,但毕竟尚未形成主流。刊物是新人获得社会认识、认可的一个主要平台,但在生存压力下,目前不少理论刊物走的是“以刊养刊”的路子,主要以收费刊文为主。至于出版自己的学术专著,在受数字出版冲击巨大,只能以利润为重中之重的出版社那里,更是难上加难。
“80后”批评家金理在与陈思和老师对谈时说:“我觉得‘先锋的出现,是要‘人力和‘天时相配合的。它是在常态的文学上加上一鞭,这首先来自主观的能动,同时也要获得客观社会形势的支持。我记得章太炎、胡适都表达过这种意思,近代中国之所以‘你方唱罢我登场,原因之一是‘中间主干之位(‘社会重心) 的不稳固、一直处于寻求过程中。胡适多次提及‘历史上的一个公式: 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府腐败,干涉政治的责任,一定落在少年的身上;相反,等到国家安定了,学生与社会的特殊关系就不明显了。也就是说,当变态的社会,学生运动、青年力量在社会生活,以及少年情怀、青春意象在文学中,均能大显身手、鼓动人心。像您提到的‘中年作家,他们的出道,正逢一个大转折过后百废待兴、重心重建的过程,这是历史提供的客观际遇,他们是这个过程的推动者、参与者,今天看来也是受益者。五四与八十年代都恰逢这种客观际遇。但是如您所说,从‘文革后到今天,中国社会结束持续动荡、骚动的‘青春期,逐步进入了告别理想、崇尚实际的‘中年期。这样的局面中是不利于青年人脱颖而出的。”⑦
相对固态的“中间主干之位”,加之社会越来越世故化,越来越被中老年文化所笼罩,甚至是宰治,年轻人依靠自身奋斗上位的路径很不通畅,“80后”选择从事文学创作的已经不多,而自甘“将冷板凳坐到底”的“80后”批评家,更是寥若晨星。而文学批评,除了批评家自身的才情、天分之外,还需要靠知识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或者是更为重要的人格修为来支撑的,这仍是“80后”难以成为文学批评的中坚和劲旅的原因之一。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内忧外患”中,仍有那么一些有志的青年热爱着文学批评,艰难地在这个行当中勇敢地突围。正如金理所言:“不管时代怎么转换,文学怎么被排挤到边缘,对于真正热爱的人来说,文学的意义、文学批评的意义从来就不是问题。”⑧
三、现状
无论外界如何看待“80后”批评家这个群体,“80后”批评家显然已不容忽视,而且他们还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这和“70后”批评家的较为分散形成了对比。
青年批评家张元珂总结了“80后”批评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两个机遇,即他所言的“北馆南社”。“北馆”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自2012年开始的客座研究员机制,先后将“80后”批评家中的杨庆祥、金理、黄平、刘涛、何同彬、傅逸尘、徐刚、陈思、丛治辰等纳入到培养机制中;“南社”指的是云南人民出版社自2013年推出了“‘80后评论家文丛”,属国内首次集中、大规模推介“80后”批评家。张元珂认为:“‘南社北馆有望在新世纪文学批评领域引领一个时代,也有望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新气象、新格局。”⑨
“80后”批评家虽最近两年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迅速为外界所知,逐渐参与到当代文学的构建中。但是,作为“80后”批评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甚至问题。比如,“80后”批评家过早地“老于世故”,一旦小有名气,就奔波在各种研讨会、新书发布会上,不注重自我的学习,丧失批评家独立的人格,等等。这些,应该与他们的经历有关。
“80后”批评家的成长路径和同龄作家相比,有着霄壤之别。“80后”作家除张悦然、张怡微等少数几位是从小学一直念到大学甚或留学外,几乎是清一色的辍学“问题少年”。比如以反叛著称的“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更有如恭小兵、春树等完全来自底层的“草根作家”。“80后”批评家却截然不同,他们基本都是名牌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毕业的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完好的学术训练。当《萌芽》在1998年推出“新概念作文大赛”,重点关注“80后”作家,以及2004年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出版社集中宣传“80后”作家时,“80后”批评家还正在学校接受教育。
从目前的学术成果看,这些“80后”批评家都在很有影响、最具权威的评论刊物如《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创作与评论》上发表过较有深度和影响的文章,且多人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从专著来看,如金理出版了专著《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一眼集》《文学梦与青年记忆》《历史中诞生: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四部;杨庆祥出版有学术专著《“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与实践》《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分裂的想象》《现场的角力》,编著《文学史的潜力》《重读路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80后卷)等;刘涛出版评论集《当下消息》《“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晚清民初“个人—家—国—天下”体系之变》《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傅逸尘出版了文学评论集《叙事的嬗变——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写作伦理》《重建英雄叙事》;徐刚出版了《想象城市的方法》《后革命时代的焦虑》;黄平出版了《贾平凹小说论稿》《大时代与小时代》《“80后”写作与中国梦》;何同彬出版了《浮游的守夜人》《重建青年性》;岳雯出版了《沉默所在》;项静出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李德南出版了《途中之镜》;陈思出版了《现实的多重皱褶》。
值得注意的是,“80后”批评家中,除了从事文学批评,不少人还从事其他文体的创作,如杨庆祥是诗人,出版诗集《在边缘上行走》《虚语》;项静兼具散文和小说创作,出版了《民国少女》,备受好评;傅逸尘近两年来在报告文学上成绩亦很突出,出版了《远航记》;李德南出版了长篇小说《遍地伤花》。这些年轻的批评家穿梭在不同的文体间,使得他们的批评无论是文体意识还是语言、视野,都很鲜活。近年更有如霍艳,先在小说创作上成名,然后到高校攻读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还有以散文见长的江飞,在散文创作如日中天之际,又折身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散文创作和文学评论两不误。霍艳、江飞的加入使得“80后”批评家的整体风格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
从获奖情况看,“80后”批评家中,杨庆祥、黄平、金理、岳雯等获得在业内很有影响的《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黄平还几度获得该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青年评论家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均有“80后”批评家的身影。这是主流认可“80后”批评家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80后”批评家亮相的绝好机会,令人欣喜。
四、心性
2013年是“80后”批评家成长元年。当年5月13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理论批评委员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青年创作系列研讨·‘80后批评家研讨会”,是首次高级别的针对“80后”批评家的研讨会;2013年年底,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80后批评家文丛”,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二批客座研究员中有5位是“80后”批评家。但通过会议、丛书等来讨论、关注“80后”批评家,这一方式本身其实已经暴露了“80”后的现实处境。在老前辈把持的文学界,他们不仅要搞批评还要进行以话语权为主的权利谋求。他们的抱团取暖,不仅是孤单艰难的批评旅程上“心有戚戚焉”的日常交流,也是在险象丛生、迷雾环绕的政治、历史丛林里图谋一席之地的联合。
回顾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的1984年12月的“杭州会议”,那场引发了1985的寻根文学,作家与评论家合作推动文学潮流的会议。该会议遵循的同样是国有文学生产机制,由此衍生的寻根文学仍是中国当代文学无从面对现实、逃避政治压力的结果。当今的各种协会、杂志、学院的文学讨论会,在名家名作的生产上,在作家、作品的评奖上,依然起着主要的作用。就政治与文化处境而言,“80”后批评家与他们的前辈无异,但他们更多的是出于较为率真的现实考虑。
引起关注的“80”后批评家几乎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博士,深谙就真正的经典而言,话语权仅在传播学、解释学意义上对文学的价值实现产生作用。在作品、作家的选择和批评上,他们更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甚至把目光投向了边缘作家和作品,以不可低估的姿态书写他们文学批评的心性。
看看我们的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权威推荐,还是技巧揣摩有道者所著,大家顶多只知道作品的名字,有几部是人们爱看并入人心的?正如王德威所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暴力与痛苦的道德后果和心理学后果”的记录,而对“历史这头怪兽”的恐惧和憎恶,则是最重要的主题。这就是在数百年暴力统治与反叛的杀戮中生活过来的中国人的“心性”。再用双眼凝视当下,把眼光集中在普通人口述的历史和记忆,看看权力和暴力是如何通过仪式将其合法化、日常化,我们或许就能更好地了解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然而,正因为现当代文学作家及其批评家,都只看到了历史和人性可憎的一面,并沉溺其中,也使得这种文学与心性显得狭隘而偏执。
只要熟悉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其实中国的文学、抒情及批评传统,绝非完全是如此心性。不少中国边缘作家早就做出了卓绝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如北京的老村、云南的郎生等。“80”后批评家能够积极关注并以极高的热情阅读、判断和书写这些边缘作家,已经表明了他们作为批评家和文学家的心性。他们作为人的心性开始复苏,从关注土地意识、生活意识到文学意识。“80”后批评家还未真正崛起,他们对历史的记忆或许缺少声音和形象,或许还缺乏对政治和公共领域的探查。但他们已经伸出手和脚,用心触摸真实,对全然丧失了真实感的文学和文学批评而言,对全然丧失了个体记忆的历史时代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场艰难的文学启蒙。他们抱团取暖,敢于表达他们在文学批评上的心性和立场;并为此身体力行,努力为文学和文学批评回归正常心性做出个人的努力。
五、优劣
“80后”的写作,是更自我、更个性、甚至是更放纵的写作。他们为个人的写作,为心性的写作。这样的写作,与生命是黏血带肉式的关系,彼此联系紧密,贴得很近。“80后”批评家从事批评,主要是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文学,这是一种没有目的的创造性评论。同时,网络的崛起,也改变了批评的生态,诸如豆瓣等网站,已成为不少专业或非专业的批评者施展才华的舞台,“80后”批评家对纸媒的依赖度也相应地降低了,直接的效果是批评的文体和语言更加灵动,有生气、有体温。从学养上看,“80后”批评家绝大多数出身名校,师从国内一流的批评家,理论训练充足。因为外语好,这波批评家大多能直接阅读西方原著,能与海外无障碍交流,这使得他们视野开阔。同时,由于政治风气开化,批评环境相对较好,也让他们在批评的独立性上,较上几代批评家强,批评的主体意识能得到很好的张扬。这些,都是“80后”批评家的优势所在。
2013年5月北京召开的“青年创作系列研讨·‘80后批评家研讨会”上,老一代批评家给予了“80后”批评家很高的评价:学识广博,感觉敏锐,接轨传统,打通经典,理论视野开阔,善于在务实中求新,相比前几代批评家多了“后”知识,富于潜力,与文学批评中的“50后”“60后”“70后”构成了很好的衔接。⑩对“80后”批评家的表扬背后,尤其是“接轨传统”一句,看似表扬,其实透射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80后”批评家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批评坐标、批评传统和美学评价体系,还只能在“接轨传统”中,或者是主动向所谓的传统靠拢中获得认可。用“80后”批评家何同彬的话来说,就是“世故”。和所谓的传统接轨,臣服在“老年性文化”中,当然能得到掌握权力的老年人的认可,但必然的结果,是“80后”批评家终将丧失自我。
顾随曾说,任何一个大师,他的门下高足总不成。是屋下架屋、床上安床的缘故么?一种学派,无论哲学、文学,皆是愈来愈小,愈演愈弱,以至于亡。{11}“80后”批评家要想真正有所建树,就不能“屋下架屋、床上安床”,要在充分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越。
最近看到批评家李建军的一条微信,他写道:余以为,“50后”影响了“60后”和“70后”,也带坏了“80后”。“80后”缺乏“60后”的独立精神和成熟意识,所以受“50后”影响最大。你看,那些“80后”批评家的文章,写得版版六十四,沉闷,僵硬,堆垛,吹捧名流,迎合当路,市侩气十足,简直就是“50后”的克隆和翻版。所以,吾常言:“50后”带坏了“80后”;“80后”一代不成器。李建军此言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他对“80后”批评家存在的典型问题看得还是很到位的。
批评家李敬泽日前有篇对“80后写作”颇有见地的观察文章,他说“80后”作家“并没有为当代文学提供什么新的重要因素”“文学并没有重新开始,一批新人出现了,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新事”。{12}此理可挪用到“80后”批评家身上,虽然金理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想起2012年媒体还在讨论“‘80后为何难出批评家”,真有“换了人间的感慨”。{13}但“80后”批评家虽然在这两年受到了关注,却并未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建构提供什么新变因素。“80后”最大的特点是太乖,早熟,听话的孩子是难有创作力的,自然无法提供什么新鲜的东西。
“文学批评理论就是要在时代、文化发生转变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解读某些创作现象来阐释事物发展的规律。”{14}在“80后”批评家中,虽有杨庆祥对“80后”创作以及当下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但相较整个“80后”批评家群体,这样的声音还显得单一,未形成和声。
从文体上讲,“80后”批评家们还是按照传统的学院派要求作文,老气横秋,少有如杨庆祥《“80后”,怎么办?》那样飘逸的文章。“80后”批评家要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文体上,也要有所创新。
“80后”批评家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很明显的,作为年轻人,有劣势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山面目。
六、瞻望
从“80后”批评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状况分析,其实不难看出这批人今后的发展方向,甚至是在批评上的造诣。我理解的外部环境,包括期刊出版以及各级主管机构的扶持;而内部环境,可以理解为“80后”批评家的批评志向、关注趣味以及自身在修养上的努力。
“现在,关于要加强文艺批评的主流声音一直不断,大媒体报刊也相应地设立批评专页的版面,稿费据说不菲,在高校、出版系统申请出版批评文集的经费也不是特别困难。”但陈思和先生在为第二套《火凤凰新批评文丛》所做的序言中认为:“批评家今天的问题,是作为知识分子独立主体的缺失。他说:一方面是批评家作为知识分子独立主体的缺失,看不到文艺创作与生活真实之间的深刻关系,一方面是局限于学院派知识结构的偏狭,一方面是学院熏陶的知识者的傲慢,学院批评无法突破知识与立场的局限而深入到真实生活深处,去把握生活变化的内在规律,而是把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轰轰烈烈的开大会、发文章、搞活动、做项目等等,尽是表面的锦团花簇而缺乏深入透彻地思考生活和理解生活。其实,批评家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宽容温厚的心胸,敏感细腻的感觉,以及坚定不妥协的人文立场,才能发现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艺术力量,与他们患难与共地去推动发展文学艺术。在我看来,今天我们面临文化生活、审美观念、文学趋势之激剧变化,一点也不亚于1980年代中期的那场革命性的转型,但是现在,文艺探索与理论批评却是分裂的,探索不知为何探索,批评也不知为何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文艺批评怎么能够产生真正的力量呢?所以我今天赞同续小强先生继续编辑出版《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但所希望的,不在多出几本批评文集,更不在乎多评几个职称,而是要培养一批敏感于生活,激荡于文字,充满活力而少混迹名利场的新锐批评家。”{15}
年轻的新锐批评家,必须经历漫长的学术训练。写作是要靠天赋的,而批评除了天赋,更需后天的理论训练,文本细读的训练。作为一个批评家,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对当下文学创作、走向有清晰的把握,同时,必须接轨传统,打通经典。评论家李敬泽就一直强调,“丰富的理论修养,起码的思辨能力,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对于文学史的完整概念,这些作为文学史家、理论家的必备素质对于批评家不仅需要,而且必须具备”{16}。这样,在做批评时,才不至于大惊小怪,见什么都是“最”“首创”等。除了阅读,批评家“不参与到当下生活的激流中去,对当下复杂的生活现象没有大是大非的观念,没有大爱大憎的感情,那这个批评家也做不好,不管从哪里搬来多少理论,都是没有用的,如果批评家对生活采取冷漠的态度,根本就不了解这个生活的话,那么,这个批评家也是成不了气候的”{17}。
在“80后”批评家中,刘涛对提升自身修养有深刻认识。我们聊天中,刘涛常规劝我,要少写多读,最好是做一个专业读书人,而不是批评者。刘涛说,看懂一个作家,或看懂一种文学现象,比较简单,看懂一个时代则较难。如何看懂?或有两路:读书与历练。由于每个人机缘不同,会各有不同的经历,不可强求。读书则应求精求深,以当代文学批评为业者易浅,原因即或读书不精不深,因为功夫在诗外。所以从事当代文学批评者成名可较早,但难免后劲不足,每况愈下,应深戒之。金理也多次提到,“80后”批评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否则,“80后”批评家最后只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概念。
批评家吴义勤说,他发现“80后”批评家对理论的热情远远高于阅读的兴趣。他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批评家,一定要做好文本细读工作,“两条腿走路”。吴义勤的告诫甚为有理,没有扎实的阅读,做文学批评只能是自欺欺人。
七、平台
期刊、出版和文学发展之间的关联,被不少论者关注和论述过;而批评的发展和期刊、出版的关联,甚至高于其他文学题材。“60后”那代批评家的横空出世,离不开20世纪90年代两套批评丛书《火凤凰批评文丛》和《逼近世纪末批评文丛》的出版。很多年轻的批评家,都是凭借着这两套丛书走上文学批评之路,为外界所认识的。
自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后,出版社已蜕变为追求利润的文化企业,可以说,生存的压力是压在出版社头上的一座大山,出版社无法像之前一般,花费巨资去打造、培养文学新人。当然也有例外,如上述云南人民出版社就愿意花费巨资主动出击,打造《“80后”批评家文丛》。
目前,网络以其特有的便捷和优势,对传统出版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传统读者群已经分化。在此大背景下,期刊普遍采取“以刊养刊”的路,依靠收取版面费维系生存。不少批评刊物一个刊名两张皮,一本刊物依旧艰难地保持原先定位,另一本收费发稿,或改头换面另做他用,目的是赚钱养主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南方文坛》自1998年始,开设“今日批评家”,一年六期,一期一名,15年来已有近90名青年批评家在此亮相,其中不乏“80后”。还有《创作与评论》,自2014年起,开设“新锐批评家”栏目,力推青年批评家,在已推介的青年批评家中,就有不少“80后”;《滇池》杂志近年由著名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施展军主持的“中国批评家”,也推出了不少“80后”批评家;《都市》杂志自2014年年中开设“同步成长”专栏,每期访谈一位“80后”批评家。另外,在业内影响甚大的《文学报》,自2015年2月起,将开设“枪和玫瑰·聚焦‘80后批评家”专栏,每月一期,每期一个整版,集中展示“80后”批评家的风采。
只要有更多的负责任的期刊加入到为“80后”批评家提供平台的阵营中,“80后”批评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他们将更茁壮地成长。
八、互动
关注同辈作家,不仅是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批评家”的有效回应,也是“80后”批评家自身成长的需要。批评家张柠说:“‘80后应该有自己的批评家,不要等到30岁才搞批评,更不要试图通过阐释几个经典作家而成为批评家,要直接对自己的同时代人说话,应该自己对自己进行阐释和总结。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不一样,文艺批评必须和写作同步。”{18}
金理一再呼吁:“批评家一定要和同龄人中的作家群体多通声息、多合作。”{19}他举例,文学史上批评家与作家互相砥砺、互为激发,甚至长时间共同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从近的说,比如胡风和路翎、杜衡和戴望舒、王佐良和穆旦、吴亮和马原、陈思和和王安忆……
来自同龄人的评论,无疑会更容易获得“80后”作家们的信任。作家郑小驴说,“80后”批评家与我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比较一致,这让他们更容易进入我们的写作,对作品进行较为准确的解读。况且很多“80后”批评家自己也进行文学创作,这使得批评家对作家的写作更容易心领神会。{20}
自2012年以来,“80后”批评家更多地涌入文学现场,并努力跟进同辈人的创作节奏。杨庆祥、金理、黄平三位“80后”批评家2012年在《南方文坛》开设了“三人谈”的专栏,从选择以文学为“志业”的自我经验谈起,追溯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发展和审美的嬗变,辩驳文学在各色语境中的纠葛和挣扎。《创作与评论》从2013年起开办“新锐”栏目,每期推出一位“80后”作家小辑,由评论家谢有顺和弟子李德南主持,目前,几乎每期都有“80后”批评家针对“80后”作家的评论,形成有效的互动。杨庆祥和金理从2013年起在《名作欣赏》主持“80后评80后”栏目,每一期重点推出一位“80后”作家,同时邀请一位“80后”批评家写该作家的专论,力图在年轻作家和年轻批评家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新创刊的《百家评论》,设立了“青春实力派”栏目,主推青年作家和评论家,目前,徐刚、刘涛、李德南等都已为该栏目撰文。在新锐杂志的全力支持下,“80后”批评家通过对“80后”作家的评述,一定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更有利于彼此的成长。
“80后”批评家要引起人们关注,甚至说以他们的力量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散兵游勇小打小闹是成不了气候的,必须要集体亮相。文学尽管是个人的事业,但要说到引起社会关注、介入公共世界,确实得集体亮相。所以,如果说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关注和帮助,我想首先是希望那些手握资源的前辈们多给年轻人提供舞台,各级宣传和文化部门多对年轻人落实制度上的扶持、资金上的投入,同时尽量保护年轻人的个性和锋芒,而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整体。{21}
2013年5月13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理论批评委员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办“青年创作系列研讨·‘80后批评家研讨会”,是首次高级别的针对“80后”批评家的研讨会,相信有了这个开始,“80后”批评家今后将得到更高层面的关注。另外,自2011年开始现代文学研究馆启动的客座研究员培养机制,对“80后”批评家也多有扶持,目前,杨庆祥、金理、黄平、刘涛、何同彬、傅逸尘、徐刚、陈思、丛治辰都是其麾下研究员。
批评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80后批评家的‘迟到,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一代批评家在文学生态上的特殊位置所决定的。年轻批评家的成长确实要比年轻作家的成长慢一点,难一些,某种程度上讲,需要外力从旁协助,形成话语场地,在场地中尽快成长。”{22}而这样的“话语场地”正是需要如李敬泽这样的人及更多的刊物和出版社提供的。
在“80后批评家”研讨会上,《文艺报》主编、著名评论家阎晶明说,文学批评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是一项需要坚守的事业。今天的时代和文学众声喧哗,批评不再像20世纪中后期那样受到重视,但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有时候土壤太过滋润可能不利于批评家成长,比如西瓜,土壤太肥沃,可能长得大,水多,但不甜。一直处于呵护下的批评无法获得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批评家除了关注作家作品外,还应当多做‘脑体操,关注个人批评观的建构。”
“80后”批评家毕竟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自2012年以来,已经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对“80后”批评家来说,是一次机遇。俗话说,暴得大名不祥。“80后”批评家也就30多岁,不要为名太过焦躁,沉下心来,安静地做好自己的研究,多读书,多关注当下社会,一定能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作家郎生在评价老村的小说《骚土》时说,老村的《骚土》是中国当代小说的一场绝地起义。那么,借用郎生兄的话,“80后”批评家只有不做温顺的羔羊,来一场对当代中国文学的绝境突围,方能给当代的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带来新的变数。
注释: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②王尧、林建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1949—2009)导言>》,《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
③④⑦ 金理、陈思和:《做同代人的批评家》,《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
⑤白龙:《莫让青春染暮气》,《人民日报》2013年5月14日。
⑥{19}{21}金莹:《“80后”青年评论家为何难“冒头”?》,《文学报》2012年4月6日。
⑧朱自奋:《“80后批评家”正在发言——访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讲师金理》,《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7月6日。
⑨张元珂:《“80后”批评家群形成过程中的“北馆南社”事件》,《大家》2014年第2期。
⑩{22}金涛:《“80后”批评家,他们为何姗姗来迟?》,《中国艺术报》2014年7月29日。
{11}顾随:《中国古典文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12}李敬泽:《80后写作:未曾年轻,便已衰老》,《文学报》2014年12月3日。
{13}周明全、金理:《“80后”应首先找到自己的具体岗位》,《都市》2013年第6期。
{14}{15}陈思和:《再说说文艺批评——为第二套<火凤凰新批评文丛>而作》,《文汇报》2015年2月9日。
{16}李星:《关于当前文学批评现状的观察与思考》,《文艺报》2012年7月30日。
{17}陈思和:《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兼谈新世纪文学的危机与挑战》,《思和文存》(第3卷),黄山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页。
{18}张柠:《80后写作,偶像与实力之争》,《南风窗》2004年6月(上)。
{20}黄尚恩:《“80后”批评家应关注同代作家》,《文艺报》201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