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的历史写作
2015-05-30蒙冬英
蒙冬英
90年代后,刘震云小说从“新写实”走向“新历史”写作,结合题材的选择和先锋的体验,呈现出全新的创作特色。《故乡天下黄花》这部作品恰恰体现了刘震云对历史的重新审视。
一、 小说的历史写作——以小见大
80年代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普遍捍卫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被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为了重新构建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作家开始拒绝作品中惯用的宏大叙事手法,从话语指向集中于人道主义关怀、文化启蒙转向了90年代的“个人化时代”,刘震云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故乡天下黄花》是刘震云长篇小说的处女作,给人窥视马村知天下的以小见大的阅读体验。故乡成了天下的缩影,故乡和天下形成同构体。小说虽只局限于描写马村中发生的历史,但马村中事件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推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小说中孙殿元担任村长,是因为当时社会处于民国时期,各地都在闹革命,新上任的乡长信奉三民主义,老村长对三民主义的不理睬犯了忌讳,孙殿元却投乡长所好,登上了村长之位。因此,孙殿元的上任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改变造成的结果。小说以后在马村发生的每一次政治运动,马村的政权都随着引发更替,体现了作者笔下的故乡与天下同构的关系,从“小村”扩展到天下,展示作者对历史新的看法,体现了刘震云在其历史写作中对历史的重新审视。
二、小说的历史写作——权力之花
福柯曾说:“一切事物都可以总结为两个词:权力和知识。”《黄花》中,贯穿于全篇小说的主题就是——权力的争夺。文革时期的赵刺猬与赖和尚是两个流氓无产者,却在动荡中成为村子里的头目,因为权力争斗进行械斗,最终赖和尚还挑动群众抬着死尸围住赵刺猬,一心逼迫赵刺猬交出大印,让自己成为掌管马村的人,而对于在械斗中无辜丧命的村民却置若罔闻,可见其对权力的追逐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个“村子”里的“人物头”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对于政治权力的争夺,也正因为权力之花的诱惑,造成了马村几十年的种种动荡。
从《黄花》村史中透视出,权利斗争是造成民间苦难的罪魁祸首,在争斗过程中展现出的狡诈,让权力已经异化,变成了罪恶之源。马村中权力之花落谁家,都只是农村基本政权的另一场变革而已,它操纵着种种世相人态,并赋予各类事件以宿命般的过程和结局。
三、小说的历史写作——欲望之树
“他们涉足历史,是试图借助历史这具木乃伊,抒发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慨”,新历史主义写作中,作家加入个人话语进行虚构,体现作家对于历史的重新审视。细读《黄花》,小说中的人物都只是一个“符号”,在马村几十年的兴衰历史中,孙屎根、赖和尚、赵刺猬、路小秃等仁都没有健全高尚的人格,大部分都是欲望的化身,为实现自我欲望进行权力争夺。
孙屎根参加八路军,不是为了民族独立,抗击外敌,“本来孙屎根在开封一高转移时,并不想加入八路军,他想入中央军。中央军军容整齐,官有个官的样子,兵有个兵的样子,像个正规部队。只是因为仇人的儿子李小武入了中央军,他不愿意跟他呆在一起,才入了八路军”是孙进入八路军的最初动机。在抗日紧要关头,孙制定作战计划不为别的,只为了升为县大队队长和显威风,从头到尾,孙的作战计划都是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而李小武心里想的是等中央军坐拥天下后可以报私仇。无论是孙屎根还是李小武,都逃不出欲望的罗网,成为欲望操纵的傀儡,这说明刘震云在新历史主义写作中,敢于表现历史舞台上生长的欲望之树。
四、小说的历史写作——人文情怀
在《故乡天下黄花》中,写作主题倾向于人性的“恶”,而在关注人性或人情开掘的背后,也同样蕴含了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价值追求。路小秃只会趁火打劫,但路小秃心里一直记着他娘的好,打劫的东西时常给他娘送。对于母亲,至少路小秃是懂得铭记感恩的。日军头领若松,看到自己的妻子寄来的折纸小蛤蟆后,对其疼爱有加,通过一只小蛤蟆就表现了他对妻子、家乡的想念,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情味显得多么的可贵。地主李文武在斗争会中,为保全媳妇和孙子,舍身反抗,也刻画地主冷酷剥削之外的人情味。《黄花》在经历了故乡沉痛的苦难之后,引起人们对于苦难的咀嚼和回味,对人文主义情怀的追求和向往,也是刘震云写作目的之一。
《黄花》的新历史主义写作,是对历史严肃性的一种消解,又追求着多样复杂的历史体现,让历史在表述的过程中呈现立体化的面貌,表现的是一个世相百态的马村天下!
参考文献:
[1]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福柯.真理与权力[M].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1.
[3]何志云.谈故乡天下黄花[J].长篇小说评论小辑.
[4]吴戈.新历史主义的崛起和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1995(2).
[5]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