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措施与探索

2015-05-30毛明杰杨秋宁张文博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毕业设计土木工程

毛明杰 杨秋宁 张文博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通过对三届宁夏大学土木工程类毕业生,从选题环节、指导环节、答辩环节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地方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及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从实际应用结果来看,对于改善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设计质量具有良好的创新及示范指导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提升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sessions of the gradua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 including topic selection, guid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defens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me responses and management modes were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re eff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 and has a good demonstration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improv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7-02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本科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综合,涉及课程多而广。要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对土木工程的土建设计内容及过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熟悉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结构设计及计算机应用等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1-3]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提高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务实、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现状分析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通过对学院2012届-2014届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方向)471名毕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及概念不清晰,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结构计算及所采用的方法等没有把握,如水平荷载采用何种方法计算?相应公式及方法有哪些限制条件及应用的范围?学生在使用结构设计软件时(PKPM等),仅是按步骤操作软件,而对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足,对于计算参数多是机械性取值,不明白参数的概念和设计意义,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范围,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上。

(2)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综合使用能力,毕业设计是对本科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综合,涉及到多门课程。虽然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对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各门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多停留在单科范围,未能把所学的知识较系统地组合起来。对毕业设计的整体思路没有领会,缺乏条理性,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哪一步指导不到位,设计就停滞不前,影响计划及质量。[4-5]

(3)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脱节,学生对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构造节点、标准图集了解掌握不足。在设计中,总习惯翻阅教材套用有关资料,而不是仔细研读设计规范中的相应条款,有些甚至不会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冊,以至相当数量学生的设计成果“步骤完整设计错误”。这些问题给毕业设计的组织和进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术生涯的发展。由此,要求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重视结构施工、工程经济的概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毕业设计这一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提高毕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完成从学生过渡到专业技能人才的准备,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从后叙的几个方面着手,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毕业设计能力提升措施

(一)基于毕业设计项目库的选题措施

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学院以系为单位组织各系毕业生指导教师,按工程实践、教师科研、模拟设计三种类型确立设计题目来源。学院统筹建立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库》。要求所报题目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方向,将毕业设计选题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起来,要求设计选题与当前施工技术水平发展相结合,满足社会需求。确保选题的整体水平和深度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便于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向,也为毕业设计长期管理积累了完备的资料。

(二)毕业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提升措施

加强学院“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学院师资力量不足,同时多数专业教师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知识,指导能力有限的弊端,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获得相关领域工程师执业资格(如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建造师)。鼓励高校教师获得教师职称外的第二职称(如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第二职称)。另一方面,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要全程跟踪1项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累计跟踪5个不同类型的工程,在每个单位工程实践时间不少于30天。了解工程技术要点及难点,提升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使教师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时,增进对实用性新知识、新技术的认识了解。

组织实施专业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题目答辩计划。学院制定了专业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项目必须本人首先答辩的规定,督促教师本人熟悉毕业设计内容,提高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项目,必须本人亲自实践,亲自设计,亲自答辩。未通过答辩的教师,不得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此项规定实行了2年,效果较好。

(三)提高答辩环节质量的改革措施

结合学院毕业学生多,专业交叉存在的实际。近三年来,针对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制定了“自愿报名,教师推荐,集中答辩”的措施。要求申请优秀毕业设计的同学,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按每组一名,全体毕业生人数15%的比例,参加由各专业全体指导老师参加的集中答辩。淘汰5%后,评定优秀。按过程考核成绩(10%)、指导教师评定成绩(20%)、全体同行指导教师评定成绩(20%)及现场答辩成绩(50%)四部分成绩进行量化评选。同时优秀毕业指导教师的评定与优秀毕业设计及指导人数挂钩。充分调动了指导教师和毕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毕业设计提升措施的效果评价

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方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措施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涵盖了学院该专业的所有学生,其中2012届4个班级,共146名学生,2013届4个班级,共157名学生,2014届4个班级,共168名学生,在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选题自主性和毕业设计主观能动性

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完成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采取“公布选题,双向选择”的做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院通过建立《毕业设计项目库》,使同学在毕业选题时能够结合未来就业方向,有针对性的自主选择毕业设计内容及指导教师。同时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因此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非常慎重。学生内心把毕业设计作为开启下一段人生旅程的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从思想对毕业设计有了正确的认识,态度较为端正,杜绝了应付毕业的思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完成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二)选题的针对性和毕业设计的质量

由于选题是结合学生毕业去向完成的,完成内容又与下一步的工作或学习生活紧密相关,部分学生的选题完全是结合自己的毕业工作开展的(例如宁东能源基地渣场基坑设计、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湿陷性粉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等各种类型的选题),所以学生的设计变成了“真题真做”,设计成果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6]

(三)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控制

毕业设计阶段的前期内容是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由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基础知识并进行过课程设计,因此学生在完成前期内容时难度不大,基本能按任务书要求按时完成相应的设计内容。而后期内容是针对前期结果针对性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就杜绝了学生的“等、靠、抄”想法,学生自然会抓紧时间完成。另外,毕业设计过程中,学院建立了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和教研室组成的不同层次的畢业设计过程监控体系,能对每一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随时把握。将前期阶段完成后的设计成果作为过程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分成两个阶段的进行考核,由此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以往毕业设计中“进入状态慢、先松后紧、最后突击”的现象。

(四)严格考核制度和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

科学、客观、公正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和成绩评定是对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很好的促进。[7-9]在毕业设计最后的成绩评定中,过程考核小组(10%)、三名以上评阅教师(20%)、指导教师(20%)和答辩小组(50%)分别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并且做到上述几个成绩相互独立,“背靠背评定”,在最后答辩之前,前三部分成绩已经形成并存档,答辩完成后四个成绩汇总后形成最后的设计总成绩。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严格按照以下四个基本做法:1.指导教师不评阅本人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2.每份设计需有三名以上同行教师进行评阅,成绩取平均值;3.指导教师避开学生中期考核分组和毕业答辩分组;4.全体教师参加的答辩成绩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上述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基本上能保证每个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效避免了成绩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实践证明,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从内心上认可,这对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解决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普遍存在的师生比偏小的现实情况下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的难题。[10-11]

由于毕业设计内容都是依据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完成的,因此在满足规范设计的前提下,如何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在今后毕业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12]

四、结论

针对国内高校普遍关注的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通过对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方向)的毕业设计进行改革和实践,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提出了基于项目库的毕业设计选题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达到了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又实现了毕业设计对学生今后工作或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储备。2.通过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提升措施,督促教师将实用性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毕业设计中,学生通过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掌握,不仅开阔了的视野,而且锻炼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3.制定了科学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对学生毕业设计在成果评定的基础上强化了过程管理,避免了评价的简单化和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仅是究仅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我们仍需进一步研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人才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薛刚,郭晓燕.土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增刊:244-246.

[2]胡文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9):141-142.

[3]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4]王国杰,柴敏.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117-121.

[5]杜文学,李长凤,徐晓红,等.基于“大德育、大实践、大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创新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6):89-92.

[6]欧孝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增刊:16-19.

[7]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12(3): 30-36.

[8]卞敬玲,張吾渝.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2):98-100.

[9]王英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增刊:38-39.

[10]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05-108.

[11]卢红琴,李雪红,叶燕华,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践探索[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4增刊:251-252.

[12]相军.提高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技术,2011, 30(12):246-247.

作者简介:

毛明杰(1972-),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博士,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高等教育管理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毕业设计土木工程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