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和启示
2015-05-30朱瑶
朱瑶
今年4月初,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学习故事”合作小组研习活动,感触颇多。在研习活动的进班观察环节,我主要观察了一个名叫豆豆的小男孩。在连续几天观察豆豆、与豆豆的互动中,我体会到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跟着孩子的节奏,走进孩子的心灵,就可以看到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彩的学习瞬间。这也激励我们要与孩子同生共长,牵手前行。
发现一:孩子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天,我来到豆豆的班里,看到豆豆正在按照《手工恐龙》制作立体恐龙模型,完成后他很得意地拿着两只恐龙模型在桌面上摆弄。我请他介绍一下。他指着其中一只模型说:“这是三角龙,喜欢吃草,跑得很快。还有一只恐龙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他观察了一会儿后,说这只恐龙的脚像海龟的脚,也像船桨,所以它很可能是生活在水里的恐龙。接下来,豆豆玩两只恐龙模型时,便把它们的前行姿势区别开来,三角龙是直立的,“有桨”的恐龙是爬行的。
后来,我又看到豆豆对小秋在玩的街霸游戏中的能量血感兴趣,他先模仿小秋画了一条长长的能量血,并在旁边写上“100”。然后绕着画纸的四边画了一圈的能量血,在旁边写上“400”,又画了拿着两把剑的小人。接着,他又开始画能量血,绕着画纸画了一圈多,在旁边写上“ 00”,并在小人手上画了两把大一些的剑,一副非常满足的样子。我看到他写的数字,就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是700。”我追问:“这‘700我怎么看不懂?”豆豆看了一下笑了,他发现了自己的书写错误,就把原先写的涂掉,写上了正确的“700”。这时,我又问豆豆:“为什么是100、400、700?能不能把400写成500?”他说:“不可以的,一条边代表100的能量,一圈是四条边,就是400的能量,700就是说明它有7条边那么多的能量。”
游戏中豆豆能从恐龙的脚像船桨推断出它是生活在水里的,还能用线的长短和数字大小表达游戏人物的能量大小,并能正确地将线的长短与数字的大小相对应。他按此线索推理,将数字从100、400、700逐渐递增,把人物手中的剑也由短变长、变粗,来对应地表示游戏中人物的能量逐渐增大。这说明豆豆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会通过分析、推理来判断事物,提取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所以,教师必须放下权威,相信孩子,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需要去学习,教师要做的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自主探索,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孩子自主表达。
发现二:孩子有自己的交往智慧
有一次,豆豆发现康康和小米在用纸箱制作机器人,他也很想加入,便对康康说:“康康,我跟你们一起玩好吗?”康康没理会他。豆豆稍微想了一下,又凑过去跟康康说:“康康你最好了,机器人也做得最好。让我跟你一起做吧!”他一边说,一边动手帮忙在纸箱上涂颜色、抠出“眼睛”和“嘴巴”的位置。看到豆豆这么积极,康康也就同意了。后来,康康把做好的机器人头套套在了豆豆的头上,豆豆也非常乐意,并按照康康的遥控指挥左转右转的,玩得很开心。后来他们还一起制作了其他机器人。
可以看到豆豆为了加入制作机器人的队伍,有自己的交往方式。他先是说些好话,讨同伴欢心,再是通过帮忙获得同伴的认可,再后来当同伴把用纸箱做的机器人头套套在豆豆头上,指挥豆豆按口令做动作时,豆豆也很乐意地配合,可以看出豆豆此时把能加入喜欢的团队作为最重要的、最快乐的事。所以,只要我们创设宽松的同伴交往环境,孩子们就会依靠自己的交往智慧在团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发现三:同伴间的影响力非常大
一次,豆豆看到小秋画了黄色的又粗又长的线条,旁边还写了数字“40”,听小秋说这是能量血,他马上也模仿着画了一条。小秋继续介绍:“这是街霸游戏里的东西,获得的能量血越多就越厉害,游戏中还有金、木、水、火、土。”豆豆认真地听着小秋的介绍,对能量血很感兴趣,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方式画起了“能量血”。
画完“能量血”,小秋又产生了做机器人的想法,豆豆跟着去美工区取来白纸、笔、剪刀等开始制作机器人。我看到小秋做的是平面的机器人,而豆豆却做了立体的机器人,他将四张纸连接起来,围成了正方体,然后在上面的相应位置挖了三个洞当眼睛和嘴巴,又把做好的机器人头套戴在自己头上。小秋惊喜地说:“你很像大白,我们来玩‘超能陆战队游戏吧。”豆豆戴着头饰扮演大白,小秋拿着做好的机器人,他们模仿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情节玩起了游戏。
大班孩子喜欢与同伴一起活动,同伴间的影响力非常大,如,豆豆对“能量血”及“机器人”的兴趣就是受小秋的影响。我们看到同伴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合作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孩子体验到团队活动的乐趣。这就提示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同伴交往、互动的机会和平台。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启示一:要向孩子学习
当我们平等地、去权威地去看孩子时,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他们勇于探究、乐于创造。比如,当时我是第一次听到“能量血”“街霸游戏”这些新概念,是孩子倒逼我去学习、去了解的。这说明教师不能事事处处以权威和教育者自居,很多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师幼应该是共生体,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启示二:在互动中发生学习故事
在观察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与孩子适时互动,才能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最近发展区,并与孩子在互动中共同进步。如,当豆豆在“能量血”旁边写上“100”“400”“700”等数字时,我是通过追问才了解他的想法的。当然,何时与孩子互动需要教师的价值判断,如何与孩子互动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如,我们要判断什么时机与孩子互动才合适,才不会打扰孩子的学习,才有利于推动孩子的发展。还有与孩子的互动要有策略,有时是倾听,有时是提问,有时是回答问题,有时是提供支持,有时是共同建构,等等。总之,我们要找准与孩子互动的时机,解读孩子的行为,运用有效策略推动孩子的发展。
启示三:要做有准备的教师
尽管孩子有自主学习能力,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孩子的主动性,遵循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提供适宜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做有准备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储备,更要有能力上的准备,特别要提升有效观察、了解孩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情境中迅速作出价值判断,提供符合孩子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支持策略,助推孩子的健康发展。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在这次合作小组研习活动中,我与孩子间发生了很多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师幼是学习共同体,需要牵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