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样”管理在路上

2015-05-30胡孝远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学校

胡孝远

在我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学生、教师、学校开展工作,在培养学生有“学生样”、发展教师有“教师样”、创建学校有“学校样”的路上努力探索前行。

一、培养学生要有“学生样”

(一)让学生有统一的外在标识

在校期间,学生必须穿校服,佩戴红领巾,穿运动鞋等。统一校服可以消除学生之间穿衣服的攀比,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佩戴红领巾,让学生明确少先队组织的成长史、发展史、政治史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让每一名学生要接受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在校园内穿运动鞋,便于孩子参加学校各种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等。总之,规定统一着装会给学生养成一种团队意识,团队责任,团队精神;也是学校向社会、家长展示精神风貌、办学形象的有效方式。

(二)让学生品学兼优,德育第一

品德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坚持以德树人。习近平同志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既健康身心、又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不把学生思想培养好,就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教育成本,浪费国家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反之,把学生思想培养好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会给社会带来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会给社会传播正能量,让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三)让学生培养自觉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从小学阶段,学生要培养学习的乐趣、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1.要确定“最近发展区”。学生要根据学习的现有水平,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此目标使学生既看到了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又能产生弥补这一差距的愿望。同时也看到了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样便加强了弥补这一差距的动力,没有目标或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享受学习的进步和快乐。要以鼓励为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教育实践检验和心理科學证实了教育行为原则。一个学生如果在努力学习之后,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就会感到自己的进步,并获得成功的愉快,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和攀登知识高峰的欲望,最终会形成努力、进步、赞扬、再努力、再进步的良性循环。

3.要爱校敬师,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你首先要成为学生所爱戴的人,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和所教的学科不可分,教师是学科的人格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而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需要师生共同融洽、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

4.要勤思好学,善于动脑。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要激发,又要引导。激发是指积极性的调动和产生,而引导是指将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指向学习中最重要的方面。学生只有既想学又爱学,把劲用对地方,才能达到学好的目的。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和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学生有学习热情,抓不住学习重点;有的学生愿意学习,掌握不住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不够稳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保持下来,并切实改善学习效果。

二、发展教师要有“教师样”

(一)教师要学高为师,知识渊博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与时俱进,做个拥有渊博知识的老师。渊博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智慧,智慧需要释放,释放才能充实人生。教师若不注重自己职业生命质量,不继续探究学习,不拓展知识面,也会经常遇到红灯,逐渐就会边缘化,最终会失去做教师的资格。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让自己永远走在教育时代发展的前沿,那你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一位让学生感受到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一位不断释放教育智慧的教师。

(二)教师要身正为范,厚德载物

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优秀的品德。教师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变量,这可以不断地积累增加,也可以不断地支出消耗,但需要很好的经营。让精神财富不断地升值,需要我们教师做到“有教无类,有爱无怨”。“有教无类”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有爱无怨”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就近一些,就容易平等沟通,容易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学生真实的想法,处理事情就能有的放矢,效果自然就会更好。提高教师师德水平,需要我们不断阅读,不断思考,不断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师德修养。离开了师德,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让爱滋润爱,让爱传递爱,师德让每位教师的精神更加富有。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爱护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任务的关联体。教师要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语言要规范健康,举止文明,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和蔼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教师要团结协作,师德高尚

沟通是合作的基础,沟通的困难使成员间难以达成默契,缺乏共识,没有默契彼此之间产生感情裂痕,感情裂痕使人们无法合作,无法合作又会影响发展,可见沟通是团队发展的润滑剂,又是提升教师能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师之间,以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合作,或小组合作,跨科组交流,或以师带徒、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通过构建合作性的教学文化,使教师学会反思、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力量,改进自己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弱点,从而提高自身能量。要注重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每个行业都有该行业的道德水准。作为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让教师通过读书学习、自我反思,让教师明白在师生交往中、课堂教学中、与家长的交往中,特别是同事的交往合作中应该遵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及《淄博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不准”》。总之,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教师能量的提升,是学校不断优质化的一个源泉,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优质学校的发展,但就教师个人而言能量是有限的,只有全体教师拧成一股劲,化个体智慧为集体力量,才能达到“众心齐泰山移”的效果。

三、创建学校要有“学校样”

(一)文化校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校始终坚持围绕“文化立校,无为而治”的育人思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校长有很好的文化蓝图,更需要全體师生的广泛参与。我校虽然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点工作,但现在看学校文化只是堆积而成,让学校文化能达到有品位、有层次、有底蕴,差距还很大,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把学校文化阵地建设好,让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

(二)书香校园

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地方,学校要努力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力争通过这种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真正使师生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我成长。阅读需要氛围,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全体师生的课外阅读,学校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1.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班内的黑板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

2.各班设计一个班级“图书角”,展示“名人名言”“书海拾贝”“读书感悟”“我的读书笔记”等内容。由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通过种种渠道将学校浓郁的书香蔓延至学生家庭,开展“伙伴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活动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浓厚读书氛围。

书香校园建设极大的激活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提升了校园文化,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校办学特色。

(三)信息化校园

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推进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开展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两个方向的思考,即“课程整合”和“创新应用”。“课程整合”关注的是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迁移到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创新应用”关注网络化、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教学的新影响,关注教育教学流程中各类教育要素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扩展、放大,关注对已有教育教学流程的优化。在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综合应用上述两种思维,逐步有效的、生态化的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一方面要继续深入推进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培养他们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教育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要从服务于教师的教向服务学生的学这一方向拓展。在信息化校园资源建设方面,将创建生动形象、符合广大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交互式多媒体资源;在学习环境建构方面,将在教师备课、上课、形成性测评开展等方面, 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将会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努力做到不断优化更新教育资源,让优化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以此促进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诸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营造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和主体性的学习化环境。

总之,教育的道路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人的经验教训都代替不了自己的实践。只有坚持学习、探索才能造福于师生,造福于教育,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信息化学校
学校推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