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多维度培养体系

2015-05-30戴德宝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团队意识大学生

【摘要】国际化要求现代青年大学生要有高度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以更好的综合素质适应多变而复杂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高校需要完备一套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体系,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机会、竞赛机会、创业机会、出国交流机会和兴趣爱好培养。同时需要关注和改善大学生团队中间的小圈子依赖、任务分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状况以及实际化的资本或名次回报。

【关键词】大学生  团队意识  协作能力  多维度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53-02

一、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集合体,并在一定时间内致力于实现一些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团队与通行组织的差别在于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精神,而且团队没有大型组织要完成事务多,也没有大型组织目标时间久远。企业里有研发团队、营销团队、销售团队等,科研机构里面有科研团队,体育竞技方面有竞技团队等。团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团队多半是为了迎接难题而创建,既有的团队也是为了不断挑战新的难题而存在。攻关是团队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方式。目前,各类团队普遍存在于各类机构和组织,为相应上级部门和整个集体不断地解决不同难题和随时迎接着不同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在学习期间建立成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一是适应将来社会分工与协调需求,二是获得良好的性格塑造。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大學生处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大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单亲家庭,这样无疑会形成一定的信任危机,同时也形成了对熟悉环境的依赖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另外社会发展中不良行为直接导致现代社会整体信任危机。所以大学生需要团队来对自身的性格进行新的塑造,在多维度团队中适应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

二、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现状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思考和尝试着不同的方案来培养大学生团队能力。

一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了大学生学习型团队建设研究,针对有相同学习兴趣或爱好的大学生,在共同目标的激励和指引下,通过共同学习和分享学习经验,共同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要求团队成员组成应充分考虑成员认知水平、专业程度、表达能力、家庭背景等个体特征。

二是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对大学生团队拓展训练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好和社交能力差的学生群体。团队拓展训练从英国到美国再到中国,从体育课程到英语和历史课程,从学校到企业再到校企结合,让学生参与相应活动,在广泛的社会交往的机会里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是创业教育驱动的团队建设,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现代就业形势的压力下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倡导下,大学生创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向。因为一个大学生创业,可以带动一批大学生就业。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都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和典范。虽然在创业中会有各种困难乃至失败,但创业尤其值得鼓励和实践。江苏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意向、团队绩效、团队价值观三者之间两两都是正相关,这说明良好的团队绩效取决于强烈的创业意向和正确的团队价值观。

四是基于特定课程学习的团队实践,例如ERP沙盘训练,训练过程中,学生组成团队自己去完成模拟企业的经营。每个学生都要在模拟企业中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ERP沙盘,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掌握企业ERP软件使用和企业计划资源的营运和管理情况,而且通过相应的部门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

三、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多维度培养体系

如图1所示,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可以有多种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的机会,这是一个多维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兴趣爱好和专项项目等。其中课程学习包括课堂作业、实验和上机课程,有些实验和上机课程是独立式的,有些是嵌入式的,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专业实习是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真实场景的团队实践。兴趣爱好是自由式的,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专业项目其实是非常实惠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专业项目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图1  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多维度体系图

四、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多维度培养关键因素

目前高校在学习和实践的多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既是对社会需求负责,也是对人才综合素质负责。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团队组建体现自由和分配相结合。自由组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是在课程分组作业和动手实践的环节,容易产生小组成员数量上不均衡,有的组10人,有的组4人,有的组甚至才1到2人。主要原因大学生偏囿于自己交往的圈子,不愿与陌生人组队,这样就达不到团队的分工与协作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先自由组合,然后采用分配制,使得每组人员数基本相等。或者可以在不同的任务中交替使用自由组合和硬性分配的方法。并在此过程,发现一些“不合群”或者性格偏于内向的同学,加以重点引导。

第二,任务分配与考核上体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有些学生喜欢分组完成任务,主要是因为团队作业可以“浑水摸鱼”,心想反正有人要做好,我就可以不做或者少做,到时考核成绩都是一样的。为了避免这样现象,教师需要对分组作业进行任务分配考查,至少每个小组需要明确地标明各成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大小。这里不仅体现任务分配和管理的科学化,也使得每个都能够参与学习任务并得到应有的锻炼。考查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可以通过平时成绩和考试题目检验小组任务完成效果。这样虽然小组内成员分工有别,但是要求小组成员既要明确和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也要通晓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通过竞赛与商务实战实现团队绩效的社会化回报。真正能够检验一项科技发明的有效作用,那就是产业化。如果要检查大学生团队协作效果,那就是社会化实践,即与真实的生产和商业相结合。竞赛是社会化实践的模拟场景,通过竞赛的充分备战和名次的争夺,加强大学生团队自组织运作。通过创业过程,实现知识和智慧的资本价值化,不仅锻炼大学生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也考验了他们商务筹划、谈判和管理的潜质。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这是团队培养的甜头,更是整个社会的甜头。

这个社会是人的社会,也即人与人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生产和商业领域单兵行动,竞争与合作是人与人及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不仅需要获取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高校能够给予大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的平台是多维的,既包括课程设计,也包括实习机会、竞赛机会、创业机会、出国交流机会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高等教育即便不能培养出完人,但必须是性格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未来的社会才能更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浅谈“90后”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J],科技风,2015,(2).

[2]黄鲁玙.大学生学习型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5,(4).

[3]陈美红.团队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交能力影响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32).

[4]尹训红,文少飞.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5,(2).

[5]张爽,林婷婷,刘宁等,江苏大学生创业意向、团队价值观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1).

[6]田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构成要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

[7]王春旭.ERP沙盘模拟培训对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作者简介:

戴德宝(1972-),男,汉族,河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学习。

猜你喜欢

团队意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优质化学课堂研究
例谈体育拓展游戏中团队意识的培养
浅析青少年足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提升CUBA球员团队意识的几点思考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合作学习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