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的思考
2015-05-30张寒明
张寒明
摘 要 校长的执行力对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是实现学校发展愿景的基本因素。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主要由前瞻力、协作力、决策力和感召力构成,其提升的路径在于加强学习、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和加强文化建设。
关键词 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8-0078-03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学校的领导者,承担着学校管理和领导的双重职责。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的法律地位决定了校长要代表学校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1]。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的校长,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来讲,其本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学校招生、教学、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职业学校校长能力需求的多元化。职业学校校长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执行力,这是学校发展蓝图付诸实践的基础能力。
一、校长执行力概念的界定
“执行力”一词最早来源于企业界,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完成任务,美国学者保罗·托马思给出的定义是“执行力由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构成。它可以使企业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是目标与结果之间不可缺失的一环”[2]。通过上述概念表述,可以看出执行力的主要特征:一是要有目标作为前提,没有目标,就没有执行;二是执行力要有技术体系支撑,需要必要的技术手段、相关资源支持;三是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目标。
随着对执行力研究的深入,执行力这一概念被引入到其他行业,包括教育领域。根据对执行力的界定,可以对“校长执行力”作出如下定义:所谓校长执行力,就是依据学校发展战略,在校长带领下,在现有的技术手段、资源和其他软、硬件条件支持下,充分发挥组织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思想化为行动、将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校长执行力的解构
校长作为学校当家人,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执行意识和领导艺术,提高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校长执行力与其思想、道德、人格、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执行力是检验校长治校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3],它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见图1。
(一)前瞻力
校长的前瞻力是由富有前瞻性的思维力和感知事物的敏锐洞察力构成的。作为领导者,校长必须深知矛盾的普遍存在,在矛盾中寻求均衡,寻求突破和创造,这就要求校长要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既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包括个体对组织内部逻辑的思维能力。领导者要尽可能从长远而非短期考虑利弊得失,站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衡量问题,尽可能考虑到各相关团体和个人相互冲突的要求和需要。一个组织通常也存在某种强大的内部逻辑,在创新过程中,这种强大的内部逻辑往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改革阻力。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者具有更加强势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力来源于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构建,既适应组织思维力的优势,又能引领组织思维力的变革。职业学校的生存环境决定了职业学校校长需要有敏锐的嗅觉,宽阔的视野,能觉察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
(二)协作力
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执行层面,更深层次是体现在打造执行力团队层面上,开发团队执行力是领导者的基本能力。从行政管理学角度讲,考察领导者能力主要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方面,其核心是协调和沟通能力。理解力是进行沟通的前提和基础。理解力的获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构建,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就具备了某一方面的理解力;二是要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阅历,也就是眼界要开阔;三是具有自我培育的潜质,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具有自我培养意识,具有自我认同和反思提升能力,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三)决策力
从工作实践看,职业学校校长对学校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很多决策只能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要求校长除了具有战略远见外,还要具有很强的规划力和判断力,规划的方法应从非均衡化发展的方法体系中寻找路径,从而提高规划能力。相比较而言,战略的核心在于确定某一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为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原则。而战略规划是把目标和实现目标所必备的条件进一步量化,判断这些条件之间的利弊得失,以达到趋利避害,综合平衡,促使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感召力
一个感召力强的领导者一定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负责的人。对于领导者而言,责任力是从人的精神内涵中提出的坚强的个性追求和超越个人利益层面的组织目标的追求,其动力是源自内心中的正义感和善良品质。一个优秀的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发扬奉献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就会不断增强自身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就会让教职员工产生信赖感和归属感。
三、校长执行力提升途径
改善和提升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以及职业学校校长本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4]。结合职业学校校长工作性质和职业教育工作实际,应从如下四个层面来提升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
(一)加强学习,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处世风格
职业学校校长在教育实践中要主动学习、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更新观念,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部委有关职业教育最新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政策执行力。
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修机构要为校长创造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坚持校长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使校长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以及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知识。要善于在工作中交流、学习,有意识地汲取他人的思想精华,开拓视野,积累学识。
(二)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校长的责权利
制度,是规范学校的行为框架和准则。制度既是执行力的“法治”保障,也是执行效能的重要依托[5]。当制度执行的责、权、利不明确时,会出现执行人付出的执行成本与获得的利益不相关联,好坏一个样,制度就等同虚设。因此,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影响很大,只有三者平衡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推动制度的执行。
(三)加强绩效考核,激励校长努力工作
校长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制订者与监控者,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对校长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侧重行政而非业务的考核,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目标有偏差。考核目标主要集中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关注的是校长的行为结果而不是行为过程。二是考核主体行政化。考核完全由上一级行政部门自上而下进行,考核工作成为一种行政事务,无法真实反映职业学校工作的复杂性。三是考核指标模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评价标准都比较模糊,更多的是采用定性分析,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无法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因此,改革绩效考核方式,首先在绩效标准的设计上,既设定任务目标,又设定发展目标,在短期绩效和长期目标之间作出适当的平衡;其次,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从任务的完成、绩效提升、领导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其中领导能力的发展重点考察校长应对困难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四)加强文化建设,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研究发现,执行力强的组织内部都存在某种执行力文化。执行力文化的基础是学校全体成员形成共同愿景。愿景是组织中所有成员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的发展目标,是凝聚力形成的关键,它涵盖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弘扬教育价值,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二是以校为本,将学校事业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
积淀校园文化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另一关键所在。校园文化是在追求学校愿景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校长应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以各种载体组织学校成员创造校园文化,促进生成具有职业特色、教育特色、人文特色的学校文化,使教师在工作中获得身份认同,激发自觉执行意识,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参 考 文 献
[1]梁荣桓,黄香琴,林国健.校长执行力研究概述[J].中国民族教育,2010(10):4-6.
[2]王建艳.关注校长执行力[J].教育与职业,2006(36):32-33.
[3] 季军.试析中职校长执行力构成要素及提升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67-68.
[4]马龙海.当代中国大学校长领导力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保罗·托马斯,大卫·伯恩.执行力[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