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请不要任性
2015-05-30张毅
张毅
用钱买用户仿佛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各应用推广的惯性思维,滴滴和快的的资本大战尚未尘埃落定,饿了么、美团、淘点点又开始上演“有钱,就这么任性”的新剧。如何赚钱已经不再重要,谁的钱多谁才能活下去见到明天的太阳!
在手机屏幕上捡钱
1分钱的电影票、免费的午餐、打车费的补贴再加上新年时候淘宝和腾讯的大红包……手机屏幕上出现的各式各样馅饼砸得我有了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以往一个劲希望我注册用户、花钱购买各种服务的软件,突然都争着抢着给我送钱,让智能手机用户在2014年真的过了一把上帝瘾。烧钱买用户被越来越多移动应用厂商认可,这一模式让用户获得实惠的同时,也成功颠覆了用户对移动互联时代应用的认知,并逐渐成为人人皆知的移动应用推广模式。
烧钱买用户
应用软件通过补贴的形式获取用户,说好听点是回馈用户、寻求同用户的共同成长,说难听点无非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用最简单、直接的资本实现对市场的占领和扩张。
互联网时代,音乐或视频应用针对用户推出一些免费的音频或视频资源的做法,也可以看作是通过资源换取用户的方式,而当前团购网站、打车软件以及送餐软件则是将传统的资源赠送变成了现金回馈,更直接、更具吸引力的手段的确能够让应用在短时间内赢得用户,率先抢占市场。以人们熟悉的打车应用为例,其实除滴滴、快的这两家巨头外,早先还有摇摇、嘟嘟、百米等,但最终滴滴和快的两家能够站在行业巅峰并成为代表,并非两家应用做得有多好,产品功能、UI界面有多牛逼,更多是因为滴滴和快的在整个打车市场烧的钱最多,对用户及司机的补贴最大,通过短时间市场急速扩张,形成以资本累积的壁垒,最终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
表面上看,应用软件通过烧钱购买到用户,用资本完成在领域的扩张,其实深入了解后会发现,无论是打车应用还是送餐乃至旅游购票,这些移动应用从技术层面上看,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用硬件制造的话讲就是低门槛,低门槛势必导致同质化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疯狂进入,这使得这些应用软件开发者或者厂商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高速扩张,用资本和行业渗透率构筑壁垒。
向线下要流量的互联网
移动应用烧钱买用户的行为,除了是在用资本构筑领域壁垒外,也是互联网厂商向线下要流量的行为的执行和延续。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网站还是论坛,总绕不开流量获取和流量变现两个话题,而移动互联时代,由于用户上网行为习惯的改变,用户对于APP应用软件而言就是传统的流量,而至于如何在庞大的用户群上变现利益,恐怕也将成为下一个令应用开发者和企业头疼的问题。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更具目的性的网络应用行为,决定了APP应用难以像互联网时代一样采取广种薄收的推广模式去赢得用户流量,同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结合,局部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应用,能够让APP应用更高效地获得用户并且将用户来源渠道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当前点名率同样不断攀升的O2O,也是打通线上和线下流量交互的一种方式,线下渠道的打开,让各类应用有了足够的空间成长并获得更大市场蛋糕。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关系链,互联网厂商通过金钱从线上和线下为APP应用直接购买用户,进而通过绝对的市场份额构筑行业壁垒,最终完成资源的整合并形成一个平台甚至闭合的生态圈。
全面渗透生活的互联网模式
相比像小米一样改变产业生产模式,能够像苹果一样改变并培养用户日常行为习惯更难,一个企业是否伟大,除参照其规模外,更要看其是否改变或者说教育了人们的行为习惯。APP应用向线下市场要用户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传统的行为习惯。打车、订餐、旅游、洗衣、教育……一个又一个传统领域或者用户行为正在不断被互联网企业盯上,当这些改变一点一滴汇聚的过程,就是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全面改变。有钱的互联网厂商,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任性地烧钱,而是努力加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这将是一件长期而影响深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