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笔墨与形式化图式
2015-05-30刘强
【摘要】黄宾虹是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的“五笔七墨”是对中国画笔墨最精辟透彻的概括,他“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正是其精湛笔墨技艺的体现;吴冠中的水墨画表现非传统规范的线条和墨块,而是通过形式化构成把个性化图式推向一个极致。在山水画现代化的过程中,个性化图式的力量正在逐步消蚀传统笔墨,对比分析黄宾虹的山水画和吴冠中的水墨画能为当前的山水画开拓提供借鉴。
【关键词】黄宾虹;吴冠中;笔墨;形式化;山水画;水墨画
山水画对于黄宾虹来说,不只是艺术追求,还是一种习惯,人生的一部分。作画是黄宾虹提高自身修养的主要途径,他几十年对山水画的领悟和研习近乎一个修道的过程,同时,其人生境界的提高又作用于山水画,如此,两相渗透,共同提升。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黄宾虹从道的层面上认识、体悟自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把笔墨上升至道的层面,破除传统笔墨固有的运用方式,将笔墨解构回归为“一”,再由这个“一”生发演化。他所强调的中锋用笔和力透纸背是为“一”奠定生发的基础,他所强调的一波三折是“一”生发的状态,先有笔墨后有丘壑是由“一”到万物生发过程的总体概述。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所有物象都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状态,物象之间由一种莫名的连结维系着彼此的关系,似可分,又似不可分。这正是其悟道体验落实于山水画的表现。
吴冠中与黄宾虹不同,黄宾虹的山水画是从传统中掘发出变革的力量,而吴冠中的水墨画则主要从西方绘画语系中寻求突破传统程式的因子。吴冠中的作品,一方面很重视形式,另一方面又颇具东方韵味,西方的形式与东方的韵味在他的作品中融合为一,以东方的韵吞西方的形与色是他探索道路上始终如一的追求。
在山水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黄宾虹包前孕后,以笔墨为承载对整个中国画传统进行了深度总结,同时又通过笔墨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程式;吴冠中在中国画现代化道路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以形式构成的力量打破传统中国画程式,将图示化个性推向一个极致。破除旧有程式的束缚是推进山水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变革是前进的唯一动力,黄宾虹的变革来自于传统体系内部,从山水画源头和根本上发掘前进的力量,他的探索道路实际是以传统体系核心为基础将已有的程式化内容打破重组,吴冠中的变革来自于西方绘画体系,以西方形式化语言替换已有程式,但新型图式的文化内核依然是本民族文化。
山水画现代化的进程仍在继续,黄宾虹和吴冠中变革山水画的不同方式对于当前山水画发展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对两人变革方式异同点的分析可以为现代山水化道路的开拓提供借鉴。两人的变革方式都立足于本民族文化,黄宾虹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吴冠中对本民族文化的把握相对而言融合了一些西方文化成分,这种区别主要不在于个人选择,而由时代决定。黄宾虹正是牢牢依靠这种核心力量进行变革,实际上他在变革的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当时所能接触到的西方绘画语言,只不过当时西方文化内容传入较少,因而并未改变其笔墨的主体地位。而吴冠中所处的时代,西方绘画语言已经伴随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介入本民族绘画体系,在这种形式下完全借用西方绘画语言的做法难免存有脱离本民族文化核心的危险,因而吴冠中说:“我用东方的韵来吞西方的形与色,蛇吞象,有时候感到吞不进去,便改用水墨媒体。”改用水墨材质便是以本民族绘画媒介作为支撑点,架起西方的形与色,根基仍是东方的韵。蛇吞象的说法,或许表明吴冠中探索道路上的艰难,同时也难免意味着他对本民族文化的把握并非完全到位,文化体系核心有绝对足够的力量支配破碎重组的部分内容,关键在于是否精准地把握到这个核心。从这个角度讲,油画民族化对画家把握本民族文化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因为国画现代化过程中毕竟还有传统绘画媒介作为支撑点。
黄宾虹的山水画是传统山水画的终点,也是现代山水画的开端,吴冠中是中国画现代化有力的推进者,两位大师都为山水画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黄宾虹变革山水画的力量来自于对传统文化核心的精准把握,其笔墨造诣是变革山水画的主要武器,当下传统的继承完全立足于笔墨已不切实际,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黄宾虹对当前山水画现代化开拓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在于其对民族文化的把握。吴冠中变革中国画的主要手段是形式化构成,他对形式化语言的熟练运用是其变革中国画的主要武器,吴冠中的借鉴意义在于其对传统中国画体系外的绘画语言的借用。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背景之下,完全无视西方绘画语言的做法已不切实际,固守传统绘画语言并非继承传统的应有之义,中国画隶属于本民族文化体系,中国画现代化进程无法与文化发展趋势相背离,本民族绘画体系与文化体系发展同步,都同处于部分内容的破碎、重组阶段,在中国画领域最突出的就是图式变化和价值评判标准的转变,无论对这一变化持什么样的态度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在此进程当中回归传统的声音还需与本民族文化核心相衔接,绘画体系以文化核心为根基,中国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破碎、重组的过程,重整体系的力量存在于中国画内部,来自于那个最初的源头,深植于文化核心之中。外来冲击所导致的破碎若失去了核心力量的支配,中国画体系外缘就存在被蚕食的危险,这样的破碎过程会导致中国画体系的萎缩而不是增长。增长性的融合也伴随着破碎,但破碎的同时核心力量会彰显到外缘,支配破碎部分的重组,收容外来因子,实现增长。中国画现代化进程中的开拓者一方面需要深入体悟本民族文化,牢牢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外来因子,在强有力的整合变革中实现中国画体系的建构。
注释:
吴冠中.心灵独白.书画艺术,2007(1)
参考文献:
[1]尚辉.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文艺研究,2002(2)
[2]卢辅圣,张桐璃.“黄宾虹热”的喜与忧美术观察,2004
刘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