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广播电视发展趋势分析

2015-05-30李丽华

文化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电视业频道广电

李丽华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改革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作为区域性媒体的地市级电视台,在中央、省、地、县四级广电媒体并存的格局中,受到了来自国家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以及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强大冲击,节目质量不高、收视份额比例较低、广告创收迟滞不前等诸多困难。在新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电视业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成为地市级电视台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日渐丰富的频道节目。由于推进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节目资源丰富,频道品种多样,老百姓可以收看到100多个频道,对地方频道构成了强大的压力。

一是受地域局限覆盖范围小。在中国特色的媒体结构中,广电媒体的覆盖范围往往取决于其行政级别。中央电视台覆盖全国市场没有任何政策障碍,省级电视台可以通过卫视走向全国,而地市广电媒体只能面向区域市场,市场覆盖范围相对小。

二是收视率和节目影响力低。据统计,全国各类电视频道每年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国家级频道年上升幅度在1.5%左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省级卫视频道逐渐稳定在17%;地市级电视台频道的份额呈逐渐下降趋势。地市级电视台,因采编水平、制作能力、传输手段、覆盖范围以及人员素质、经济实力、技术手段等因素影响,在自办节目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处在下风,根本无法与央视和省级台去比。同时,由于受资金投入限制,地市级电视台的投入极其有限,以电视剧为例,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用于购买电视剧的费用超过十亿,实力较强的省级卫视的电视剧投入也大多在几亿元以上。地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质量不高,又无特色;引进节目质次量少,内容资源的严重不足,走入了收视率逐年走低,影响力日益下降,营运收入逐步减少的循环之中。

三是广告创收日渐萎缩。在首先做大、做强中央与省级媒体为目的电视运营体制下,央视和省级电视台不断扩充自己的频道资源,抢占先机,争夺地市级电视台的市场份额和广告资源,地市级电视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市场冲击。本地的广告市场份额被省级卫视台和央视一步步蚕食,业务经营困难。

四是人才缺乏,流失严重。近年来的全国地市级电视台,由于缺乏对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管理,整体上普遍存在着总体人员过剩,而专业人才不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一些有能力和潜质的人才,因为找不到施展的空间,看不到光明的未来,便纷纷跳槽到高一级的电视台或其它单位另谋出路,导致地市级电视台的人才流失严重。

二、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的综合优势

地市级广电媒体相对于中央及省级媒体而言的是存在竞争弱势地位,但对于一个地市级区域市场,广播电视与纸质媒体比较,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一是广电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形象直观等特点。首先从媒体的品种来看,纸质媒体的品种单一,而广电媒体在声、屏、报、网四大领域均可涉足。其次从区域覆盖面来看,广播电视的混合覆盖率一般都在95%以上,而地市报纸发行量都不大。再次从发展趋势来看,纸质媒体市场份额下滑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广电媒体既可以巩固现有的强势地位,还可以利用传统优势,在新媒体的市场争夺战中分得一杯羹。

二是地市广电媒体在节目制作和内容选择上,能够提供更符合当地百姓口味的产品。虽然以规模和经济实力而论,地市广电媒体没办法与中央或省级广电媒体同等竞争,但能够顺应区域市场的特点,贴近地域性,节目能体现本地的新闻性和本地民众的参与性和服务性,创造鲜明地域特色广电媒体。

三是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具有节目本土化的优势。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首先要知道节目的受众是谁,只有明确了谁是受众,按其需求制作出口味对路的节目,方能赢得受众的赞许,达到既定初衷。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节目,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社教类栏目,本土人能与本土事通过媒体接触,自然会产生亲切感、投入感,更能唤起观众的参与感。聊城电视台2003年开设了《民生面对面》节目,是一项致力于关心百姓生活的综合型节目,2011年进行了改版升级,更加突出强化服务职能,强化大民生概念,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老百姓喜欢看,观众积极参与,新闻热线接连不断,节目信息逐渐广泛,弘扬正气,抨击丑恶,有效地引导了公众舆论,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三、地市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思路

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内挤外压”竞争形式下,只有走产业化道路,解放和激发广播电视本身潜在的发展活力,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办好栏目,树立节目招牌,强化营销意识,谋求发展新路。

一是树立本土意识,做好地方特色新闻节目。地市级电视台具有接近性、互动性的特点。采用当地人当地事传播当地信息的策略,用最快捷的反应,灵活多样的形式,讲述老百姓身边自己的新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老百姓有强烈的认同感,办出地方特色,打造精品栏目。

二是抓住最大观众群,办有特点的服务性栏目。电视作为一种传播机构,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还具有信息服务功能。在人们生活水平迈上小康的今天,生活服务类栏目因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而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成为他们生活的助手和参谋,尤其在电视业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时代,更应强调电视的服务功能。地市级电视台与市民、百姓同居一处,相对于中央台和省台,更加贴近本区域观众,了解观众的需求。地市级电视台应立足于本地区,从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入手,有针对性地开辟一些服务专栏,如生活提示、信息咨询等,做好服务文章,密切电视与受众的关系,培养更多的忠实观众。

三是借助新兴媒体,提高节目的收视频率和收视范围。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它的的覆盖面积广,受众可以跨越地域限制,真正做到“新闻无国界”。视频、音频各种形式的新闻都能在网络上汇聚一堂,并以最适合网民浏览的方式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它的互动性极强,用户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反馈——发布信息交错交互进行。这为视频无障碍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大量的网络视频信息弥补了受众对电视新闻无法选择、无法重复以及听后印象不深的缺点。受众可以反复阅读、观看并思考,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由此形成舆论。这一点恰能弥补地市电视最大的不足。

在中国电视业飞速发展、强者争雄的时代,作为中国电视业“四级办广播电视”体系中处于中间层底端的城市电视台,只要找到并努力挖掘自己的优势,节目办出特色,经营开拓思路,壮大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城市电视媒介的传播价值,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在中国电视业中保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电视业频道广电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社交媒体直播时代的美国电视业策略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
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寒假快乐频道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频道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媒介经营与管理视阈下互联网思维对电视业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