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化工污水处理及工艺改造
2015-05-30王立红
王立红
摘 要:本文以浮选法为例,针对炼油化工污水处理的一级和二级处理工艺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油特性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技术改造措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浮选法;工艺改造
目前,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石油炼化企业污水排量也在不断增加,针对污水处理的容量也在不断加大,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低,对水质加工能力和需求量也日益提高。为此,企业污水的再生与回用是摆在污水处理是摆在炼化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必须要重视化工企业的工业外排废水的处理问题,通过科学的工艺进行高效回收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为后代创造良好环境,保证水质标准的长远规划。
1 一级预处理工艺技术及改造
1.1工艺简介
基于重力分离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废水中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的浮油进行分离,但由于炼油厂污水中的油粒直径较小,还有一些呈乳化状态的乳化油,仅仅只依靠重力难以进行分离。通过向含油粒直径微小的浮油或呈乳化状态的乳化油的废水中通入空气,通过空气附着在微粒表面从而来降低污水中细小颗粒的密度,使颗粒悬浮从而实现油滴和水的分离,然后加入混凝剂,促进微粒混凝,去除废水中微细浮游或乳化油,进而提高了油水分离效果,关键是控制气泡大小,气泡小,除油效果好。
1.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气浮(浮选)法工艺流程。污水从隔油池流出后,在污水流经的管道中加入混凝剂,混凝剂与污水在搅拌区内混合再经机械搅拌充分反应后, 废水中的油等污染物与混凝剂形成的絮凝体,进入气浮池分离段,溶气罐释放出的溶气水与污水再混合。絮凝体被溶气水释放出的微气泡吸附并随之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层,池内设链板式刮渣机,浮渣在刮渣机的作用下排出池外,气浮出水一部分进入生化处理,另一部分回流到溶气罐。
1.3 工艺改造
1.3.1 刮渣机改造
在机械搅拌过程中,气泡会随着机械震动发生破碎,气泡破碎后单独的微粒难以分离从而大大降低浮选池的出水水质,将同向刮渣改为逆向刮渣。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提高刮渣机的运行稳定性和震动幅度,降低对气泡的破碎作用。对设计刮渣机滚子结构进行改良,一方面要采用耐磨材质,一方面要选用大直径的滚子,定期检查链条长度,保证在允许范围内,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链条松紧度。
1.3.2 增加二级气浮设施
对于采用两级浮选工艺,在一级气浮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二级气浮设施,二级气浮采用涡凹气浮系统。涡凹气浮系统的优点在于舍弃了传统的回流泵及管路系统,回流管道从曝气段沿着气浮的低部伸展。渦凹曝气机的回流管与池底的接触区域造成负压区,通入的空气气泡在负压作用会将废水由池底带到曝气区,然后又返回气浮段,形成良好的部分回流溶气。独特的涡凹曝气机将“微泡”直接注入污水中,散气叶轮将“微泡”均匀分配到水中,能避免阻塞的发生,同时降低了空压机或射流器及循环泵、压力溶气罐及进气系统。
2 二级预处理工艺技术及改造
2.1 活性污泥法工艺
活性污泥中的降解细菌处理污染颗粒的过程是个协同过程,一种细菌在利用污染物中的有机质,生成的代谢产物可以为另一种细菌的提供食物和养料,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降解直至将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逐步分解成分子量小的,容易被细菌吸收的有机物。污水的活性污相当于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池中的细菌、原生动物等微型生物在一定的氧气量和人工控制下的理化环境中,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将污染颗粒降解分离。
2.2 工艺流程
经过一级预处理的污水进入二级预处理浮池,细菌、原生动物等微型生物在曝气条件下,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细菌在曝气条件下形成絮状的活性污泥,再经过二次沉淀,将絮状物质沉淀出来并进行外排,剩余的活性污泥在沉淀池中沉淀分离出来,再一次进入浮池进行循环处理,沉淀中产生的回流污泥返回到曝气池进行再次生物处理,直到污水水质达到下一级排放标准。
2.3 改造工艺
2.3.1 双螺旋曝气器进行改造。
将双螺旋改为可提升膜片式微孔空气曝气器。可升降式微孔曝气器的工作原理是由底部通入压缩空气,气泡经过旋转后径向混合反向旋转,从而气泡多次被切割,直径不断变小,形成了较大的上升流速,使曝气器周围的水向曝气器入口处流动,形成水流大循环,这样曝器的提升、混合、充氧能力就得以完成,维护方便。
2.3.2 曝气池澄清区亲水性填料安装。
通过对曝气池澄清区填充亲水性填料能强化生化作用,提升污水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有害物去除率,减少了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量,而且污泥浓度高,性能好,耐冲击能力强。
3 结语
通过对气浮装置结构和材质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级,大大提高了气浮装置出水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污水净化时间,为下一步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贺利民.炼油厂废水处理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3(2):74-76.
[2]咎元峰,等.污泥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4,6(20):25-28.
[3]梁汉修,王正平,等.浮选工艺单元的优化与改造[J],炼油与化工,2006(1).
[4]赵玉华.污水处理场改造中浮选工艺单元的优化[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0(3):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