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

2015-05-30杨艳君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模式思维

杨艳君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的能力,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小学创新教育是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托学校课程,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同步提高,从小就朝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利用和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身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一、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纲,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创新,而在这种影响下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都容易忽略学生这个主体,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教师在课堂上以监督者或独裁者角色出现,从而致使学生消极的听从,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教学双方的精神紧张。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有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摒弃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上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致力于教学的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创新的教学还应该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培养实施

1.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統一,创造性思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预见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突变性等特征,它可以是正向、逆向的线性思维,也可以是纵向横向的平面思维,但更重要的是三维立体思维与多维的空间思维,因为科学的整体性与交叉性,问题的多元性与联系性,必须要依靠先发散后收敛。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能超越传统习惯的模式,能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有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能另辟蹊径和别有新意地将知识重新的加以变换,形成新的构思。

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也会争先恐后的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在具体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心理要求,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将基础知识学深、学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扩大思维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从而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2.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教育教学要实现创新,教师要致力于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思维时间和思维空间,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也就需要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既要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威风和刺激,使学生启疑、激疑让教学过程充满思辨性、挑战性、生动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远胜于单纯的讲授,不拘泥于课堂、书本、课外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灵活性。此外还要重视学生亲自实践的重要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3.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我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既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方法,还教学生应用多种推理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解答问题。当学生掌握了多种推理方法就可以广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潜在能力。

4.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总之,小学教学创新教育的实施,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不断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创造性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