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兵场玫瑰

2015-05-30潘前芝

看历史 2015年9期
关键词:方队女兵民兵

潘前芝

阅兵历来是男子的天下,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女兵参加过受阅。新中国女兵参加阅兵的时间虽不长,但她们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充满阳刚的阅兵场上,她们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展示着中国女兵的自信与从容,彰显着中国军队的进步与开放。

1984,玫瑰初绽

1984年10月1日,在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一支女兵方队首次惊艳亮相,引起不小轰动。

当时的媒体这样报道:“年轻的女兵头戴大檐帽、身着棕绿、藏青小翻领裙服,佩戴红十字袖章,脚穿黑色光面皮靴,英姿飒爽,生气勃勃,赢得了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上一阵阵掌声”。组成这支方队的,是当时的北京军区军医学校(即白求恩军医学校)的学员。

1983年底,该校接受了组建首都国庆35周年阅兵女卫生兵方队任务。1984年春节后,他们开始选调受阅队员。学员们得知消息后,纷纷到办公楼和教研室打听选调标准。连正在华北地区12个医院实习的学员,也推出代表,给学校打电话,要求参加。

很快,方队组建。每天的训练内容无非就是“踢步、摆臂、拔军姿”,十分枯燥乏味,而且运动量很大,许多女兵的脚都肿了,但没有人因此打退堂鼓。为了锻炼全体人员耐力和意志,方队领导组织400多名队员顶着大雪,排成整齐方阵,进行军姿训练。4月初,方队女兵开始穿皮鞋进行适应性训练。当时,女兵们所穿的皮鞋,只是在制式皮鞋的基础上结合阅兵要求进行改进而成,因此在舒适性上便打了折扣。按规定战士学员是不配发皮鞋的,所以领到新皮鞋的女兵们兴高采烈,穿上脚后,由于皮子紧硬,40%以上姑娘的脚都磨破了,走路一瘸一拐的。

为适应当时机械化部队数量大、军兵种多、技术装备复杂、物资和技术保障要求高的特点,阅兵指挥部改变了过去分散驻训的方法,实行集中驻训,分别在北京沙河、通县、南苑3个机场按正规化要求修建临时驻训区,搭建了2000多顶帐篷,修筑道路50余公里,铺设训练场90万平方米。营区整齐清洁,道路四通八达,宛如一座村落。

5月8日,女兵方队进驻阅兵村,与首都女民兵方队同住在阅兵村最东边的第九村。参加阅兵的十几支方队在一起训练,相互之间都暗暗较劲。进入6月,阅兵村帐篷里开始升温。到七八月份,外边温度30多度,帐篷里太阳一晒,有40多度,热得人根本睡不了觉。而阅兵训练场的水泥地则超过了50摄氏度。然而一开训,方队的姑娘们都整整齐齐站在那里进行拔军姿训练。排头兵石华,为矫正腿型,睡觉时总要用背包带把两条腿捆在一起;满族姑娘付亚蕙,练正步时摆臂过多,腋下磨出血,稍稍处理后继续练。她们在锻造自身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中国当代女军人的形象。

短短几个月,这些姑娘穿烂了3双牛皮鞋、一双胶鞋。每双皮鞋修补都在五次以上。在阅兵总指挥部和沙河分指挥部组织的历次考核和9次合练及两次天安门前预演中,女兵方队的训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8月26日,总指挥部组织了阅兵前最后一次考核,完全按国庆当天天安门前的实际操作,齐步50米、正步96米、再加齐步50米的顺序,完成了196米分列式行进动作。考核中,女兵方队精神饱满,步伐有力,横、竖、斜线整齐,踢腿、摆臂、步幅、步速合乎标准。规定时间3分22秒75,而实走3分22秒整,仅误差0.75秒,创下了徒步方队最佳成绩。国庆当日受阅后,女兵方队受到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通令嘉奖。

然而,临近阅兵式前,为了女兵着装的事,曾经闹出一场不小的风波,甚至惊动了当时阅兵领导小组组长、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当时,受阅女兵穿的裙子,刚开始是的确良筒裙,而上衣则是凡尔丁布料制作。女兵们普遍认为这两种布料不配套,希望把裙子的布料也换成凡尔丁的。北京军区军需部门特意做了几件凡尔丁裙子,试穿后,与的确良筒裙感觉大不一样。当时,受阅部队的服装标准,总部已经审批过,经费也拨了。北京军区参谋长周依冰和万里较熟。于是,他找了个机会,带上两个女兵,穿上这两种裙子,跑到万里家里去找万里。万里看后,也倾向于凡尔丁,于是他说,行,我给你们说说好话。在万里的帮助下,女兵方队最终穿上了漂亮的凡尔丁裙子。

三军女兵方队惊艳亮相

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女兵方阵仍然是佩戴“红十字”臂章的白求恩军医学校学员。方队领队张薇薇、张莉莉——一对双胞胎姐妹成为当年的焦点新闻人物。10年后,在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出现了三军女兵方队。

同样是96米、128步,同样是每步75厘米的步幅,然而,受阅女兵主体与前两次受阅女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参阅的三军女兵都是“80后”、“90后”的女学员和战士,独生子女比例高,自主意识强,思想活跃。然而,不变的是女兵们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训练场上没有男女之分,体力耐力较弱的女兵只能不断加大训练量,为此甚至牺牲休息时间。为了练体力,她们每天早上绑着1公斤重的沙袋,跑3公里越野。腿受伤了,就练摆臂,臂脱臼了,就吊着胳膊练踢腿。即使回到宿舍,同伴们还会互相压脚尖,压的哇哇大叫甚至大哭。当时的三军女兵方队方队长常东华说:“我曾担心‘80后‘90后不能吃苦,她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当然,高强度的训练环境下,姑娘们难免会有牢骚。一位参阅女兵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是第二拨洗澡,可我们排通知晚上训练,大家顿时都如休眠的火山突然喷发。可恶的教练,一听人家排今天晚上练他立刻跟着人家说他也练。哇!这种人真的一点用也没有,白痴一个。”然而,女兵们又是很乐观的,没两天,这个女兵又感叹:“有时觉得我们这群小丫头特别伟大,真的,点点滴滴中你会看到我们的乐观、坚强,日子不论多么苦我们总会把最灿烂的微笑留下。”

然而,并不是所有女兵都具备这种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如何排遣高强度训练给女兵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三军女兵方队首次将心理专家纳入方队编制,全程伴随保障,这应该是60年国庆阅兵突出的亮点之一。这种心理服务工作很快显出效果。女兵方队一个羌族学员在5·12大地震时,家里失去7位亲人。在“5·12”一周年祭来临之际,一向训练成绩优异的她表现反常,神思恍惚。方队心理医生梅清海教授得知她的情况后,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同时,战友们也主动找她聊天。一周后,这位能够善舞姑娘治愈了心理创伤,带着饱满的热情融入到训练场上。为了配合心理师的工作,女兵方队拨专项经费购买了最新版心理测试软件,每月进行心理健康、压力应对检测,为队员建立详细的心理档案;建成适应女兵特点的“信任背摔”、“巧破圈套”、“智穿电网”等心智拓展训练场;编印了《心理健康服务手册》,利用《三军女兵方队报》板报、《受阅之声》广播、橱窗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遇到难事,找梅教授!”良好的氛围,让姑娘们在艰苦的阅兵训练中始终心头洒满阳光。

这种不变与变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阅兵村依然是在沙河,但女兵们居住条件已大为改善。1984年是帐篷营地。1999年住的是木板房,一个房间14人,只有一台小电扇。2009年,女兵们住上了活动板房,每一间里面都安装了空调。依然是在烈日暴晒下训练,但带队干部还买来了知名品牌的防晒霜,女兵们每次训练前,都要抹上几层,尽管还会晒黑,但却没再被晒伤。依然是长筒皮靴,不过09年时的阅兵女靴是根据需求专门研发出的新品,既美观大方,又柔软舒适,减震耐磨。在颜色选择上也颇费心思,譬如三军女兵方队服装颜色分别是松枝绿色、白色和藏青色,整体队列中色彩较多,容易在视觉上产生面积分割、队列不统一的效果,于是靴子颜色采用了黑色。而首都女民兵由于方队服装采用了玫瑰红,胸标、腰带和贝雷帽等配饰为银灰色,于是靴子也采用了银灰色,增强了整体着装的层次感。此外,小小的阅兵村里还开设了银行、邮局、超市、熨衣房和修理间,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更加科学,一些高科技的辅助器材和评估系统也首次引入了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地面方队,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在空中还有一支由女飞行员组成的战机编队。受阅女飞行员全部是“85后”。尽管这支编队年龄偏小、飞行时间较少,她们创新设计的“长僚机组距离500米跟进起飞集合”的方法,突破了低能见度对梯队起飞集合的限制,使女子飞行梯队成为当时所有受阅空中梯队起飞速度最快的一个。

2009年10月1日,地面上,三军女兵方队身着07式新军装,把大地的绿、海浪的白、天空的蓝汇成一个整体,气势如虹、神采飞扬。空中,战机轰鸣,女子飞行梯队分毫不差地飞过广场。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上,掌声如潮。

女民兵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民兵组织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庆阅兵重大活动中不能缺少的。建国初期,市区和近郊民兵组织不健全,训练也谈不上经常化,所以,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1950年国庆庆典上,没有民兵参加。

民兵参加阅兵是从1951年开始。方队人员选调自全国各地,名义上叫“首都民兵师”,当时称“民兵游击队”。1952年国庆阅兵时,民兵方队由一个增加到2个,由男女民兵混合组成。女民兵方队首次亮相是在1958年。这些民兵由工人、农民、学生等组成,大部分是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当时受阅民兵方队是这样编成:20(纵深)×12(排面)+2(指挥员),每方队242人。受阅民兵,不管男女,一律头扎白毛巾,上身着对襟衬衣,所持步枪呈肩托形式。随后,京津卫戍区撤销,组建了北京卫戍区。首都民兵随之归属北京卫戍区领导。从此,首都民兵师脱离受阅部队序列,归群众游行指挥部领导。自1959年开始,首都民兵师正式出现在群众游行队伍中。

在当时“全民皆兵”的形势下,全国上下掀起“大办民兵”热潮,连中南海也有了硝烟味。毛泽东的机要员小李也参加了中南海里的民兵组织,在一次休息时拍了一张扛枪的照片。后毛泽东看到了这张照片,赞赏道:“好个英雄的模样!”然后,他挥笔写下了《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1962年后,民兵师前卫方队改由北京铁路局民兵师担任。当时的铁路局武装部部长张登瑞想改一下过去“首都民兵师”五个仿宋字。铁路局党委立即草拟了请毛主席题写“首都民兵师”五个大字的报告报给中央办公厅。毛泽东得知后非常高兴,欣然提笔书写了“首都民兵师”五个大字,落笔后又重新写了一遍,在其中比较满意的字下面划了个小圆圈说:“请他们选用吧。”题字落实后,为体现出对毛主席女民兵师的最好诠释和体现,指挥部选用体态、仪表较好的女民兵担任“首都民兵师”标语牌的护卫队最外层。全体女护卫兵一律穿白衬衣、蓝裤子,佩带50式铁把折叠冲锋枪,呈握枪姿势,组成首都民兵师的前卫方队。

到了1984年,阅兵指挥部决定再次组建女民兵方队。前期,先挑选了500多名民兵,在工人体育场进行了两个月基础科目训练,后进驻沙河机场,与女兵方队在一起训练,实行全天候封闭式训练,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由于地处京郊,早上醒来时,经常会发现鞋子里盘着一条蛇,衣服上爬满小虫子,往往会吓得女民兵们吱哇乱叫,半天缓不过神。

1984年阅兵式上,女民兵方队的队员头戴白底蓝边航空帽、身着艳蓝色服装、手持冲锋枪,犹如一道道浪花涌过天安门广场。阅兵结束后,女民兵方队也受到了邓小平的嘉奖。

1999年阅兵式上民兵服装设计也是一波三折。当时设计了6套件服装,包括猎装、西装、西服裙、列宁衫、连衣裙等,颜色包括红色、白色、蓝色、墨绿色、天蓝色等。第一次送审,白色、天蓝色裙服因与女兵方队的服装相似,没有被通过。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设计师们经过两周紧张设计,设计出猎装、常服等三种款式,颜色有绿色、淡蓝色、银白色等。1998年12月19日,经阅兵总指挥部和总参动员部领导审定,确定一套白色西服套裙、红色贝雷帽、黑色高筒靴和白色腰带。后在中央军委常务会上,军委首长认为白色与海军方队服装颜色雷同,最后确定在款式不变的基础上,改白色为红色,女民兵方队服装至此正式确定。

时代在变,女民兵的成分也在不断变化。1999年以前,女民兵主要来自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而2009年女民兵都是从北京朝阳区抽组,其中有大学生村官,有“海归”和外企白领,还有时装模特和健身教练。不变的,是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壮志豪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参加2009年女民兵方队的舞蹈教练路晓雯的一番话,也许代表了她们这一群体的心声:“我觉得一辈子能有这样一次机会,非常非常有意义”。

猜你喜欢

方队女兵民兵
这!就是女兵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胜利日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