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教学活动研究

2015-05-30周建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研究

周建

【摘 要】 深化人地关系教学,这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更好的进行人地关系教学,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一些具体的案例中体会人地关系的构建形式。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教学活动;研究

在区域地理活动教学中给学生们渗透人地和谐的基本思想,这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并且能够引导大家对相关问题展开更为全面而深入的剖析的基础。想要更好的进行人地关系教学,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一些具体的案例中体会人地关系的构建形式。这不仅是知识渗透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思维体系的教学模式所在。

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

人地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其中涉及到的因素也很多,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也很复杂。教师首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这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地和谐理念的基础。在很多案例的分析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家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理解与看待问题,不能走入一个极端,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理解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问题,并且要结合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来进行问题的剖析。这样才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具体的情况,并且能够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答案。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入手来分析问题,这将会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在“人猿相揖别”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远古人类分布略图》并设置思考题:

(1)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从中启发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和谐理念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要看到问题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对问题有更加客观与准确的剖析。

二、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来让学生展开知识的应用,这个过程将会促进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人地关系问题在很多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或者是学生们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与现象来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首先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大家一些有效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具备从多层面来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看到问题的实质,这也是让学生对人地关系形成更为透彻的认知的基础所在。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母亲河》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黄河现状(水污染、地上河、断流)的图片,随后组织学生讨论:

(1)造成黄河水浑浊、断流及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哪些?

(2)我们应对此采取哪些措施?

很多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都会谈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甚至会简单的将这个原因归结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唯一因素,这种认识并不是太客观。诚然,人类的上述活动确实是造成母亲河现状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黄河、长江的“水患”与它们所流经的地形区及其气候特征也是密切相关的,如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也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季风的影响则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便是对人地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认知的一种问题分析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更好的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

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

人地关系的教学中,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是教学的重点。要杜绝学生片面与简单的看待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多不同的方面展开对问题的剖析。同时,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这样往往才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答案。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破坏与损伤,也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从我做起”才能够真正促进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也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教学因素。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意识时要让学生明白,人类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作用虽然是主要的,但也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积极适应自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例子。教材中也不乏此类案例,但在实施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多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破坏作用的警觉,但却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极端,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自然灾害面前也只能听天由命。这都不是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教学观念的平衡,并且要善于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人地关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化人地关系教学,这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与分析问题,这在人地关系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让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人地关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詹秀娣.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路线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冯士季.认知诊断视角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研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