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协议的无线传感网服务架构研究
2015-05-30盛雨晶
盛雨晶
摘 要:目前,关于传感器网络与IPv6互联的技术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兴起。然而,现有的初步研究工作仅局限在简单的数据传输,功能上也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少一个统一服务框架,应用开发效率低、难度大,缺少因特网互联的支持,无法支撑大规模聚集式应用。
关键词:IPv6;无线;传感网
中图分类号:TN929.5;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90-01
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传感器网络已经经历了四代的发展,无线传感网作为新兴的下一代传感网络,节点计算能力更强,节点间通信更加方便,能够实现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应用。现阶段的无线传感网正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已有一些试验性项目,美国INTEL公司从2002年开始了基于微型无线传感网络的新型计算发展规划,我国也在无线传感网的节点硬件设计、操作系统设计、网络路由等方面陆续开展工作。
1.2 研究目标
研究传感器网络与下一代互联网互联的问题,重点研究具通用性的基础服务和对应的面向传感器网络的IPv6支撑协议,以方便快速构建连接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连接不同地域环境的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应用。
2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协议
本项目研究面向典型应用的共性基础服务,以及支撑服务的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族,并构建典型应用环境,部署并运行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服务系统及其支撑协议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2.1 传感网IPv6协议族
IPv6具有地址数量大,很好的支持自组织组网等诸多优点,充分符合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互联的网络层协议要求。但传感节点由于诸多硬件限制,难以实现整个IPv6协议族,需要基于上面提到的几类服务,针对性的研究必需的几类简化IPv6协议,服务和IPv6中的协议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由于无线传感网节点功耗和计算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不可能也不必要实现完整的IPv6协议族,而要根据上层服务的需求,仅实现必需的最小协议集合,需符合两条要求:首先,输入/输出数据包都具有标准格式,能与IPv6网络互连互通;其次,为降低功耗,去除IPv6协议标准中不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2.1.1 路由协议
主要实现局部网络常用的ICMPv6和邻居发现(Neighbor Discovery, ND)协议,以支持传感节点的自组织组网。
2.1.2 传输协议
单播通信支持UDP协议,TCP协议由于其复杂性不适合在传感网节点实现,且传感网内由于数据量不大,基于其特点实现逐跳可靠传输,跨越互联网的可靠传输可由网关提供支持。
2.1.3 服务协议
①自动服务注册。
网关需要向中央服务器预注册以获取一些全局分配信息,如IPv6地址。传感节点经简单的撒播部署后能自动组织成局部传感网络,并连接到网关,网关根据预设信息在指定的中央服务器上注册该网络,并返回一些传感网内节点的初始信息。
②可靠的点对点通信服务。
互联网内的点对点通信的可靠性由TCP协(下转92页)(上接90页)议来保证,但由于传感网节点较弱的功能和单次传输信息较少的特点,TCP协议的消耗过大。另外,如果传感网节点具移动性,路由会经常更改和出错,造成上层连接频繁的不稳定。
3 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创新之处
3.1 以面向服务为目标,提出融合传感网和互联网的服务框架
结合目前省内可持续化发展的需求,提出基于IPv6协议的融合传感网和互联网的服务框架,可有效用于涉及多个传感网的跨互联网的大规模聚集应用。服务框架提供自动服务注册机制,有利于应用的快速部署;提出了适合混合网络整体特点的可靠通信机制,以保证一些关键应用的可靠性;并提供针对单个节点访问的服务原语,规范化了节点的访问方法,消除了应用开发时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同时以整网操作为目标,提出了更具应用信息的群操作服务,消除了IPv6多播协议和上层应用需求的差距,方便全局信息的配置。
3.2 面向传感网和互联网互联的传感网IPv6精简协议栈设计
针对传感器网络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对网络的需求,充分考虑必要的传感器网络的在功耗和性能方面的要求,结合节点的大部分应用场景,精简IPv6协议栈。从OSI七层协议的角度,裁减高层协议。在报头定义、路径最大传输单元发现、邻居发现、地址自动配置等方面进行相应修改。精简后的协议能够保证和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同时兼顾自主设计的传感节点的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 肖晓军.美国防部C4KISR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J].装备参考, 2003,(5).
[2] RM Kling, R Adler, J Huang,etc.Intel Mote: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J].In proc of 24th IEEE INFOCOM,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