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惊魂何时休
2015-05-30陈文豹
陈文豹
谁也不会想到,电梯成为最近中国城市的热门话题。
谁也更不会想到,电梯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的沉重话题。
电梯吃人!电梯咬人!电梯杀人!
近来,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屡屡见诸中国内地媒体。
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内发生自动扶梯楼层板(上、下端站盖板)塌陷导致一名女乘客死亡的事故。
7月30日,杭州市新华坊发生电梯夹人事故,一女子正准备走出电梯时,电梯急速下降,女子的头被夹在电梯里,随后送医宣告不治。
8月1日晚22时20分许,上海市长宁区中山公园龙之梦商场内发生惊魂一幕,一名35岁的商场保洁工被B2至B1层的自动扶梯夹住腿部。幸亏电梯随后停止了运行,但其左小腿仍被死死夹住,后被送医急救,因伤势过重已做截肢处理。
还有一件事不能不提,7月28日,上海著名媒体栏目“夏令热线”的“区长面对面”中,杨浦区区长谢坚钢接到市民章女士关于文化花园一电梯三年“带病工作”的投诉,一查吓煞人,小区内49部电梯因紧急报警装置等项目定期检验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维修保养不及时不到位成为重要原因,本是“该修修、该换换”的简单事,为什么问题迭出?行业人士直言,随着中国电梯“老龄化”日趋严重并已进入事故多发期,呼唤打造专业的电梯维修平台,引入充分竞争。对于问题更加突出的住宅电梯来说,倡议业委会、维保单位和物业公司三方协议相互监督迫在眉睫。
紧急排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内发生自动扶梯楼层板(上、下端站盖板)塌陷导致一名女乘客死亡的事故。7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督促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在8月10日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逐台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发现电梯安全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拨打12365向当地质监部门投诉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7·26”电梯安全事故技术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事故主要原因为: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该类型产品涉及的盖板结构设计不合理。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涉及事故的3块盖板尺寸与图纸不符。次要原因是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质量体系运行不够规范,维保记录填写不全,未填写电梯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有5次记录未经湖北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人员签字确认。
报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应负主要责任,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负次要责任。
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立即向全市各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检验机构下发了《关于立即开展自动扶梯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开展自动扶梯的隐患排查工作。同时下发紧急文件,一是要求暂停使用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二是要求并督促电梯使用单位会同电梯制造单位、維保单位对上述在用电梯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重点检查自动扶梯楼层板是否稳固以及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排查情况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确认隐患消除后方可投入使用。
经过排摸,目前,上海市共有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7118台(其中自动扶梯15503台,自动人行道1615台)。经查,发生事故的自动扶梯制造单位是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该单位所制造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有90台分布在上海市相关区县,涉及7个区、9个使用单位,与荆州事故自动扶梯同型号的有徐汇区上海家饰佳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8台)、青浦区重固镇金都台客隆超市(2台)、松江区上海永春物流有限公司(4台),普陀区上海百联中环购物广场有限公司52台中有6台也与其型号相同,这些自动扶梯的楼层板(上、下端站盖板)均呈“凸”字形,存在安全隐患。
对“带病”电梯启动应急维修
住宅电梯经常“咯噔”响,或是多次出现门关不上或者打不开的情况,“老态”毕露。“这是上海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高层电梯老化,设备维修、拆除都将是大的挑战。”笔者经常能够听到居民这样的议论。
电梯的维修费用是从小区的维修基金中支出的。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须有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由业主大会决定使用专项维修资金;而维修基金不够用的,则需要再次筹集维修资金。然而,由于牵涉业主、物业等多方的利益和矛盾,致使“患病”电梯常常得不到“医治”,“带病工作”或一停了之。
对于“夏令热线”中接到反映的问题,7月28日下午,由文化花园所属的五角场街道办事处牵头,召开了关于解决文化花园一期住宅电梯安全隐患问题的专题联席会议,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房管局、五角场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五角场房管办、五角场派出所、文化花园居委会、文化花园一期业委会、文化银湾物业公司等十方共同出席会议。
经过协商,有关各方一致认为,此次电梯维修为应急抢修工程。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检验结果,立即向文化银湾物业公司出具监察指令书,责令物业公司立即整改并将上述情况公告小区业主。文化银湾物业公司收到电梯检验不合格报告书后,应当立即向小区业委会提出动用维修资金维修电梯的申请,经小区业委会批准后进行维修,需于本周内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考虑到小区业主的实际生活和安全因素,此次电梯维修可在房管部门的指导下启动应急维修的相关程序,确保工程能在下周进场施工。
如果小区业委会不能就上述维修工程达成一致,导致维修工程无法及时启动的,区市场监管局将对上述不合格电梯予以查封,采取强制停运措施。
“杨浦区此次解决问题的思路值得肯定。业主有意愿,安全有问题,启动应急抢修。”上海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处长忻一鸣认为,许多小区电梯的维修方案在制定过程中缺少第三方专业技术部门论证,没有专业意见的支持,往往在落实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
另外,他建议,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打造专业的电梯维修平台,引入充分竞争。“因为将来这个市场很大,公开透明,让业主明明白白消费,没有‘打闷包的感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问题解决。”
当然,从具体实施环节来看,“与此事有关的各方坐下来,特别是业委会、电梯维保单位和物业公司应该有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去年曾做过“上海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现状调查”,该中心主任蒋曙东首先谈到了电梯安全的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靠政府监管,还是靠市场手段。
《2014年上海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现状调查报告》特别提到,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后的整改落实尚需政策支持。该次调查对有老旧电梯(使用15年及以上的电梯)的21家使用单位进行了统计:在94台商品房老旧电梯中,已经接受过安全风险评估的有90台,但经过改造的仅占需要改造总数的9.6%;在224台售后房的老旧电梯中,已经接受过安全风险评估的有201台,经过改造的比例仅为18.8%。目前老旧电梯更新和改造的难点主要集中反映在“资金短缺”、“业委会审批无法通过”、“电梯主要部件(包括零部件)配不到”三个方面。
“土办法”清洁埋隐患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国内不少大商场的电梯保洁仍是采用人工清洁的“土办法”,存在安全隐患。以上海长宁区龙之梦商场发生电梯事故的情况来分析,伤者张先生在龙之梦商场的工作是在晚上22时结束营业后对自动扶梯进行清洁,日常保洁共有两班,张先生是隔天上班,商场面积大,电梯数量多,一个晚上都要保洁完成,基本上一整夜只能休息一会。
据介绍,电梯保洁主要是清洗电梯梯级。清洗应该有一种专门的机器,很多地方都在用,但许多商场用的是人工“土办法”。比如龙之梦商场电梯事故中的张先生,用的是一根宽度与电梯差不多,下方有刷子的木棍,因为刷头一面已经破旧,所以用废旧的地毯包裹起来,清洗的时候把木棍放在电梯梳齿板与踏板的连接处,然后人双脚踩在上面,靠人体的压力和电梯运动的摩擦力清洁污垢。站在上面人一直颤颤巍巍的,因为电梯在运转,双手不能扶着两侧扶手。据知情人士称,保洁工有时会扶着电梯两侧的玻璃板,有时还要半蹲一点保持重心。
上海市电梯协会办公室主任秦炯对媒体表示,保洁自动扶梯有专门设备,但是国内并不普及。究其原因,答案可能是因为“贵”。这样的设备售价在5000至1万元一部,使用也不是强制性的,因此也并不普及。秦炯也曾看到保洁员在电梯运行时用拖把等人工方式清洁,类似的操作都不正规。而据他所了解,虽然是和自动扶梯相关的工作,保洁员并不需要额外培训。
秦炯说,除非是用专用设备,一般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在运行状态下进行保洁。
多重防范才有安全
一般来说,电梯安装使用之后一到两年,属于厂家免费保养阶段,由厂家负责日常保养,但是由于价格等种种原因,目前采用这种方式保养的电梯占市场30%。电梯行业人士坦言,电梯事故存在潜伏期,在新梯安装后的前两年,即使维保不到位问题可能也不大,而三五年后,小的故障会慢慢放大,就会出现大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目前,市场上超出免费保养期的电梯70%是由维保公司在保养,这些公司按照资质被分为ABC三类。地铁、车站、大型商场和一些品牌开发商楼盘的电梯基本上是由廠家和A、B类维保公司负责,而一些老旧小区或者新开发的普通小区往往是C类维保公司在负责养护。
秦炯表示,以修代保、只修不保是电梯维保的一大问题。而根据相关规定,电梯需要定期维保,一般为两周保养一次,具体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检查隐患等。而在客流量大、电梯使用频繁的公共场所,维保力度还应加大。
“电梯维保有严格的规定,一次现场保养至少要两个小时,还要做好记录以便质监部门检查。电梯出现安全隐患,维保员接到报告,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排除隐患。”秦炯说,目前质监部门是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管。在安全领域,暴露出的问题,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针对频发的电梯事故,《人民日报》罕见地多次发声,7月28日在头版发表评论呼吁“用责任终结‘电梯悲剧”,文中这样说道:
“对当事人来说,任何形式的亡羊补牢都已太晚。但对公众而言,事故发生后必须要有‘责任追问。近年来,‘电梯悲剧不时上演,不是质量缺陷,就是维修不力、管护缺位。屡屡发生的背后,正是关键环节的失守。‘谁来保障安全感的沉重命题,凸显出安全治理的现实挑战。
置身现代都市,没有人可以远离公共设施而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他人‘安全环境的一部分。只有从内心唤起公共安全意识,在各类事故中找到改进的方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让公众看到身边的安全环境在改善,整个社会才会有更加牢固的安全感。”
8月4日再次发表文章《多重防范才有安全》。文中披露了一些中国电梯行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他山之石”:
“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和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
“综观国内外的情况,电梯事故的发生,不仅与机械零配件的质量相关,更离不开对规章制度和行业参与者的深层拷问: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价格战,使电梯产品的质量标准下滑;安装过程中缺少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把关,使电梯在安装之初就埋下安全隐患;电梯投入运行后,负责管理的机构和个人责任意识不强;长期运行后,电梯逐渐步入‘老龄,而相关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未能及时跟进;在电梯行业的整体监督管理层面,责任主体往往不甚明晰,从而导致安全管理责任难以有效落到实处。”
“制造商、运营方、行业机构、从业者和使用者的多重防范,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必要条件。在美国,各州都制定有专门的电梯安全法规,并通过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的干预和民事责任机制,来确保电梯产品的质量。此外,还设有专职的政府检查员,对所属管辖区域内的电梯进行每年两次的检查。法国于2003年专门出台《电梯安全法》,规定电梯运营方每个月进行例行检查,严格保障乘坐者的生命安全。处于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半数以上的电梯事故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少年儿童也是电梯事故中受伤较多的群体。为此,日本消费者厅定期组织各地的宣传机构,向公众宣传搭乘电梯的安全知识,并与民间公益组织开展合作,逐步将该活动向校园和老年人活动场所予以普及。”
“电梯日复一日的安全运行,依靠的是防患于未然的责任心和专业态度,而每一起看似孤立的事故背后,暴露的则是安全意识的淡薄和规章制度的缺位。电梯上上下下间,带给人们的不应只是从爬楼中解脱的轻松,还必须有对安全的绝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