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不能任性
2015-05-30成言
成言
8月29日,《人民日报》以《“模范”滑坡,一样要鞭策》为题,刊登了江苏省无锡市因环境问题突出,不久前被环保部约谈的消息。正如市长感到“惭愧与震惊”一样,笔者对这则消息也是深感“吃惊与意外”。
就在几天前发布的一份全国经济百强县排行表中,无锡市下辖的江阴市赫然居首。然而,这个经济“冠军”县,却是环境问题的“重灾区”。环保部今年3月和5月组织的专项督查发现,无锡市26家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企业中,13家位于江阴市,占了一半。这13家企业中,8家属于冶金、化工企业,其中3家企业的环境违法案件,被环保部挂牌督办;1家还是属于江阴市华西村的江阴华西钢铁有限公司。该公司早在2004年就投产,至今未取得环评批复;其脱硫设施目前尚处于调试阶段,不能稳定运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超标2倍以上;高炉出铁场、烧结机尾卸料站烟尘未得到有效收集,料场、堆场防风抑尘措施不到位。
过去的辉煌不能代表现在,经济的成就难以包罗万象。曾经的环保模范城市缘何成为被环保约谈的对象?能否知耻后勇,迎难而上,续当领跑者?无锡的被约谈、约谈后的无锡,令人关注,催人深思。结合当前形势,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尤为关键。
必须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与西部地区不同,富裕的无锡地区可谓不差钱,差的是观念和认识。当务之急,一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加快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发展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二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坚持党政同责、终身追责,将环保责任落到实处,做到守土有责。当然,实践中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绝非易事。这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试金石。作为先行者,无锡理当再先行,为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更多的经验。
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各项法规,依法保护环境。据查,无锡企业违法问题主要包括部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部分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或久试不验;部分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不规范,个别企业弄虚作假,数据失真严重;部分企业对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等。可见,不少问题由来已久,环保权威荡然无存。如今,10家企业已整改到位,14家企业正在整改,但还有2家尚未整改。华东环保督查中心负责人对此表示,坚决按照新《环境保护法》的新规定,确保此次企业整改到位。结果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约谈只是手段,改进才是目的。希望各地的“先行者”“后来者”,都能从无锡的被约谈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借鉴,守住法律底线和生态“红线”,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