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农村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30刘璐刘林李凡
刘璐 刘林 李凡
摘要: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对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95位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呈现如下特征: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是常患病;健康问题具有年龄和性别差异,高龄老人患病和残疾的可能性更高,妇女的健康状况更差;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健康问题的形成受到环境、经济、文化、家庭和政策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多项举措并举,改善健康状况。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农村;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健康风险是中老年人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接近1亿的居住在物质基础薄弱的农村的中老年人,健康的脆弱性降低了改善生活水平的能力。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尹庆双、王薇和王鹏(2011)发现收入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有重大影响;吴俊心(2002)发现生活方式是影响居民体质状况与健康水平的重大行为因素;刘恩典(2014)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或加速若干人的疾病发生和发展。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的发展主要依靠留守的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效能的发挥,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基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的实地研究,本文深入分析其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一、样本选取
选取较为贫困的SSH村和条件较好的XL村为研究社区,两村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煤炭和木头为主要燃料。以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收集资料。抽样调查完成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份;完成访谈10份,其中女性4份,男性6份;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制作中老年人疾病季节历、饮食结构图和日记图,了解其健康和生活状况。
二、 健康状况判断
1. 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和关节炎是高发病。根据与中老年人、村医和乡卫生院负责人的访谈,发现受牧区传统饮食习惯、饮酒文化和寒冷气候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和关节炎是健康意识薄弱的农村中老年人的高发病。
2. 高龄老人残疾、失能现象多。SSH村23位样本患病严重,其中50~59岁3人,60岁及以上20人;XL村29位样本患病严重,其中50~59岁8人,60岁及以上21人,60岁以上患病严重者远多于50~59岁。随着衰老,中老年人残疾和失能现象增多,SSH村和XL村50~59岁残疾人比例分别为0%和5%,两村庄60岁及以上残疾人比例则分别为24%和6%。
3. 男性健康状况好于女性。SSH村调查对象中25人有劳动能力,其中男性15人,女性10人;XL村调查对象中42人有劳动能力,其中男性23人,女性19人。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多于女性,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4. 中老年人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调查发现,中老年人睡眠质量普遍较差,SSH村和XL村60岁及以上老人睡眠质量差的比例分别为61%和63%,高于50~59岁的50%和59%,两村庄女性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差的比例分别为77%和81%,远高于男性的35%和44%。关节炎等疾病带来的剧烈疼痛使患病的中老年人难以入睡,同时,沉重的生活负担导致精神压力大,反复失眠,影响身体健康。
三、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1. 严寒的气候加重身体负担。农牧交错带气候寒冷,一年中有6个月的时间气温降至冰点,甚至低至零下30摄氏度,给中老年人身体造成沉重压力。由于收入较低,贫困家庭取暖困难,长期暴露在严寒中,危害健康。寒冷的气候对女性健康而言是更大的威胁,调研村庄60岁以上的妇女患风湿病的比例较高,腿弯成O形,手指关节变形严重,大多是由于手经常浸泡在冷水中,分娩后一个月内处于低温环境。
2. 恶劣的人居环境威胁健康。研究社区均无自来水系统,牲畜与村民共饮湖泊水,易导致布鲁氏菌病等人畜传染病;圈养舍饲推广范围窄,散养牲畜致使动物随处排便,污染了村庄水源;没有垃圾收纳和填埋系统,破坏环境卫生;厕所是不能冲洗的露天构造,不方便老年人进入,经常有很多苍蝇和蚊子,恶劣的人居环境难以促进健康的改善。
(二) 经济因素
1. 低收入制约健康的改善。健康状况好的样本中,42%人均年收入为8000元以上,26%介于4000~8000元,32%低于4000元;患病严重的23位样本中,52%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17%为4000~8000元,31%高于8000元,因此,收入高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好,收入低的中老年人健康差,面临更高的疾病风险。
2. 不完善的市场导致营养失衡。表4表明,中老年人饮食以肉类为主,植物性食用少,营养失衡。由于贫困落后、市场发育不完善,中老年人只能在夏季食用到品种、数量有限的蔬菜,冬季蔬菜匮乏。低收入的中老年人常将鸡蛋储存起来到市场出售,导致低营养摄入,根据当地医院的检查,中老年人明显缺乏钙、铁、锌和胡萝卜素,免疫力低下,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
(三)文化因素
1. 低文化水平制约健康水平提高。健康状况好的样本中,64%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患病严重的样本中,52%是文盲,39%是小学文化水平,9%是初中文化水平。因此,文化程度高的中老年人健康好,文化程度相对低的中老年人健康堪忧。
2.健康教育和服务不足致使保健意识薄弱。SSH村94%和XL村97%的样本未接受过健康教育,中老年人健康意识薄弱,保留着经常吸烟和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损害身体健康。卫生部门2013年提供了免费体检,但体检设备简陋,缺乏老年人针对性和跟进的结果告知,老人难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问题;免费体检常在农忙时节,导致接受免费体检的比例较低,调研社区分别有55%和47%的调查对象未接受过。
(四) 家庭因素
1.青壮劳动力非农就业加大生产生活负担。由于缺乏可持续生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中老年人承担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如表5所示,中老年人劳动强度大,关节炎等疾病的形成与长期的生产劳作密不可分。同时,两村庄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样本比例分别只有14%和6%,其余独居或与老伴共同居住,无法获得子女照料,一些老人同时承担隔代抚育的责任,负担沉重。
2. 夫妻情感交流少加剧精神寂寞。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指出,在生产技术很低的社会里,夫妇间的关系偏重事务合作,感情的满足较低。访谈得知,在农牧交错带的农村,夫妻是主要的生产单位,相互情感交流有限,共同话题主要围绕子女和家庭经济事务。沉重的生活压力无法通过伴侣的情感交流排解,影响身心健康。
(五) 政策性因素
1.公共平台的缺乏导致休闲生活单调。由于缺乏老年人协会等公共平台的倡导和组织,缺少体育器材和图书室等文娱设施,中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呈现个体性和小群体性,不具备普遍性和公共性,多数中老年人通过打牌、打麻将和看电视等室内活动打发空闲时间,缺乏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2. 基层医疗服务欠缺难以实现“病有所医”。农牧交错带地广人稀,远离专业化医疗机构,村医是经济贫困的中老年人就诊的首选。但村医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未接受过完备的医疗教育,医术水平低,导致中老年人的一些疾病不能获得有效治疗。此外,生产劳动和繁琐的基层医政工作也消耗了村医大量精力,中老年人难以及时看病。
四、对策与建议
中共《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更加重视人民的健康状况,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改善健康状况。
第一,要广泛开展符合农村中老年人认知结构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促进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第二,鼓励中老年人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庭院小菜园,弥补市场的不足,蔬菜自给,平衡膳食结构;第三,政府加大医疗投入,改善乡村医疗条件,定期提供具有老年人针对性的免费体检,错开农忙时节,扩大受益面;第四,增加村医培训,提高医术水平,适当提高政府的补助标准,促进村医由原来的劳务收入、药品收入为主转变为以政府补助为主,稳定村医队伍;第五,推动建设老年人协会等平台,开展生产生活互助,减轻劳动负担;通过参与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增进情感交流,促进心理健康;第六,改善人居环境,在农忙交错带建设美丽乡村,为中老年人健康生活打造宜居社区。
参考文献:
[1]尹庆双,王薇,王鹏.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健康状况循环效应分析——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11).
[2]吴俊心.论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
[3]刘恩典.面对生态危机的医学向何处去——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现实依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02).
[4]杨练,张雪莉,景琳,等.新医改进程中乡村医生收入结构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03).
*基金项目: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内蒙古赤峰市减贫开发协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项目“农村地区的贫困再教育——建立老年人参与发展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