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物流发展金融创新模式研究
2015-05-30李俊霞
李俊霞
摘 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河南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更为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文章以探究传统物流金融模式为理论基础,重点剖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并对物流金融创新模式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航空港经济;物流金融;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5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7-0108-02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文件,标志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政策导向,为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布局、积极带动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农业化以及城镇居民现代化协调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保障该项政策的有效实施,科学合理开发物流金融模式创新,吸纳金融服务业精髓,为更好的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体系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 物流金融内涵及模式
物流金融也称供应链融资(Supply Chain Finance),指在供应链业务活动中,通过借助金融产品资金优势(运用结算、融资、保险等金融业务)服务于物流活动的每个环节,提高资金运作周转效率,从而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链的有机整合,产生价值增值的金融活动。而狭义上的物流金融指金融机构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产品采购、销售回笼周转等经验过程中存在的物流和资金流实行锁定控制和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总而言之,物流金融是融合了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复合产物,这种融资形式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不仅提升了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及效益,同时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也能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并能降低资金周转风险。物流金融模式可分为:物流仓单金融模式、物流结算金融模式、物流授信金融模式以及物流金融进出口模式。物流金融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应用范围在国外已较为成熟,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创造物流金融发展新空间
2.1 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发展已具备一些基本条件:①地区性生产总值节节攀高,从27.6亿元骤增至325.6亿元,每年增速高达126%,为航空港的长远发展奠定经济基础;②产业布局合理科学,郑州机场位于中原腹地,地理条件优越,是我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现入驻于郑州机场的航空运营公司达到39家,并与12个直属海关建立区域通关机制,航运货物快件中心已开通运行。此外,高端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均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高端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入驻港区内并开展相关项目投资业务,有效推动产业园区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港区内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已有25个,总投资额达到309.4亿元,被批准为国家级“自产内销货物返区维修业务”试点;③开展实行市管导向下的省级扶助管理体制,省级政府负责港区长远规划、宏观决策及协调各级工作等。市级政府重点实施、落实政策、保障港区建设有序展开。现省级政府针对航空港区已下放226项行政管理权限于市级政府,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沟通效率;④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设施基本完备,通过建立河南省电子口岸实体公司,构建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港口业务类系统和增值业务系统,共16个应用型子系统,增强各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关系。
2.2 为金融业的业务拓展及细化服务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为适应港区建设的实践需求,创新金融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应用于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内,有利于丰富贸易服务功能、提高贸易航运效率、增加就业机会、增强资金周转率等各种优势。
目前已有21家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港区开展各项服务,包括8家银行,7家投资担保公司,3家金融服务外包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由此可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要想发展成为较强大的现代物流体系,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具体表现为:①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保障日常活动运营;②借助银行媒介进行资金结算与划转业务,极大的提高了物流企业资金周转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突显个性化;③创新改善物流金融工具以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④物流公司通过金融业的监督与指引,可有效减低坏账数目、减轻资金占压压力、提高资金回转速度;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通过充分利用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自身优势,有机结合高效运作,发展和创新物流金融业务,一定会使双方达到共赢的局面。
3 面临的问题
3.1 物流金融平台构建有待完善,金融聚合程度不高
供应链体系整合发展离不开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需求商的合作,还需辅以物流金融支撑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客户消费服务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环境,因此构建合理完善的物流金融平台已迫在眉睫,如动产质押融资、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仓单融资等物流金融服务项目;另外大多数入驻港区的银行类金融组织总部不在河南,金融集聚程度不高,基本是各大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从事物流金融服务工作,而在金融创新方面缺乏改进意识,金融产品及金融工具较为传统,缺乏更有效的金融产品及工具应用于郑州航空港物流产业体系建设中。
3.2 缺乏辅助物流金融必需的外部制度环境
首先,我国关于金融行业的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因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租赁物权登记制度,造成金融租赁行业在实践中缺乏租赁物取回权的操作细则等问题;其次,我国法律规定非金融机构无资格参与金融业务活动,因此这大大限制了物流公司的融资渠道,因此只能到商业银行满足各项融资需求;最后,因受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定限制,不利于商业银行实行证券、信托等相关物流金融业务,尤其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与商业银行发展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征信、担保、安全认证、技术检测、担保、咨询等服务)相对较少,不利于物流企业全方位获取物流金融信息,鉴别合适的物流金融产品。
3.3 物流金融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小型物流公司信贷需求态势旺盛,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需注入大量资金。随着港区内招商引资逐步增加,未来入驻港区内的企业数目将呈几何级速度增长,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项目各不相同,包括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需求、金融租赁需求、商业保险及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需求扩张迅速。相对较大的金融需求市场,港区内金融信贷供给严重不足,金融服务滞后,金融机构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类型,信贷资源匮乏,无法真正满足试验区物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 创新策略
4.1 打造系统性的物流融资平台
为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有效开展,构建物流融资平台,实现金融信息互通共享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在实验区内建立各种物流金融交易平台,提升各物流企业资金融资参与度,加速资金利用率,具体途径如下:积极扶持中小物流企业参与货币市场交易,逐步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结合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高端制造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自身优势,寻求适合于中小物流企业股权流转渠道,开发新的融资工具;完善资金划拨结算服务体系,实现零时差,保证供应链上从供货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无缝衔接;大力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金融组织当中,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借助股票、债券增强融资力度;大力发展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金融中介服务行业,通过引入征信、评估、法律、会计等金融中介组织,实现服务一体化,积极拓展保险理赔业务范围及第三方支付业务等。
4.2 强化政府引导行为,规范信用评级制度
现代物流是企业创造利润的第三源泉,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点,除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外,还需得到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通过地方政府的介入,加强物流各方联盟协调沟通关系,同时还能有效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或国外资本,以完善现代物流中心管理体制,甚至当政府出台优惠倾斜政策时更能吸引大量银行及保险公司参与到物流金融结构体系中。另外,我国物流金融信用评级制度并不完善,很多政策法规较为原则化、形式化,实际操作性较低。因此,政府应尽快建立统一信用立法标准,完善信用等级制度,明确评级、监管机构以及具体执行细则等问题,通过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存储客户资料、资信程度、信用等级、合同结算信用风险防范、信用额度标准及财务管理等制度,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减缓信息不对称出现的金融风险,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4.3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物流金融
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给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保障资金来源以及物流企业能否正常运行的基础,当然银行也从中获取客观利润,由于我国明令禁止非金融机构参与金融业务,则须地方性商业银行转换角色,致力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而推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发展,尤其是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更需为其铺平道路。可将郑州银行升级为物流金融专业银行,提供物流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为港区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以满足供不应求的局面。
4.4 培养专业物流金融人才
航空物流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技能专业化人才,因此培育现代化高技能人才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根据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对人才素质各方面的要求,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借助高校教育平台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专业化;二是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在职人员,更新金融知识结构和物流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可针对高素质在职人员进行储备干部培养,为物流金融未来发展提供中坚力量;三是聘请国内外物流金融领域专家到企业或合作院校进行指导培训,或引进高层管理人才,更新管理理念及方法等。
参考文献:
[1] 宋炎,李伟杰.物流金融:出现动因、发展模式与风险防范[J].南方金融,2009,(2).
[2] 毛哲炜.拓宽融资渠道,发挥物流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2,(24).
[3] 张丹丹.中部地区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11.
[4] 杨希玲.物流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J].商业经济评论,2011,(5).
[5] 赵卫红.河南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J].经济论坛,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