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学魅力课堂,提高中职教学有效性
2015-05-30张瑞华
张瑞华
摘要: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数学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难点,激活课堂思维,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本文对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教学 数学教学 魅力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创新,尤其是中职教育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更需要针对学生和课程的特点,学习思考运用更多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尝试教学过程视觉化、形象化、多样化,从而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魅力。
一、学习兴趣是前提,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提高“抬头率”
学习兴趣对最终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数学知识对中职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的数学基础义普遍薄弱,所以数学一直是中职教育的老大难,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上甚至连头都不抬,还有的学生干脆在睡觉。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乐趣化。
1.创设开场氛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双曲线教学时可以先放一段歌曲《悲伤双曲线》,直线方程教学时可以先放一段孙悟空大闹龙宫动画,把直线比喻成金箍棒,直线与圆教学时可以放一段太阳落下海平而的美景等等。实践证明,这样进行教学的教学效率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2.引入动态模式
数学课程中有些内容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加之中职学生基础薄弱信心不足,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出现开小差等现象。这时,适当利用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就能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让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从远处慢慢靠近,直至两圆同心;讲解函数奇偶性时可以让函数图像绕原点或轴旋转180。等等。
3.贴近平常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那么教学也必须要贴近生活,讲授《古典概型》知识时,让学生运用模拟摇奖器模拟摇奖过程,通过动手实践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同时也对客观认识生活中的彩票中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消化吸收”是关键,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理解率”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是公认的,中职学生数学差的最直接原因往往是他们理解不了数学知识。而信息技术能把形象与抽象有机融合到一起,从全方位展示立体图形,分各阶段演示动态变化,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比如学习圆锥曲线时,定义晦涩难懂,学生想象不山它的图形到底是怎样。这时利用儿何画板动态展示圆锥曲线的生成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函数,它是公认数学中十分抽象不好理解的,可是如果借助多媒体将函数图像画山,将概念上的函数表达式变成漂亮的函数图像就直观易懂多了。
三、“主动投入”是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提高“参与率”
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学习主动性不高,一直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做。如何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并快乐地参与其中,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比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
比如,在椭圆定义的讲解中,传统教学由教师用特制的黑板采用“钉绳法”做山椭圆,但学生不易理解定义。笔者曾经上过一堂数学实验课,由学生自己准备工具并作图,自己探索,结果发现效果好于单纯由老师讲。但学生层次不同,上课进度慢,一堂课容量小。而改由儿何画板在电脑上作图,同时请学生现场操作,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快速地理解椭圆的定义。
义如,对于学生的“板演”,按照传统教学手段,限于黑板的大小,一道题只能由一位学生上台做;而若使用投影仪,可以将多位学生的练习清晰地投射在屏幕上,从而更伞而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分析。若学生使用了多种方法也可以为学生开拓思路,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促进了师生的交流。在一次复习课中,笔者创设了竞赛情境,将全班分为两队,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中,通过使用投影仪,将大家可能山现的各种问题都反映山来,达到了预期的复习效果。
四、小结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以其较强的刺激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优化了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使中职数学课堂更有魅力。但电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的手段,教师不能盲目依赖它,要在教学中尽量找到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打造魅力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