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表扬让孩子健康成长
2015-05-30陈日益
陈日益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作家毕淑敏所讲述的这样一个真实而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中国女士到北欧某国家去访问,周末闲暇时,她受邀去当地一位女教授家中做客。在进屋问候之后,该女士给教授那满头金发、非常美丽的5岁小女儿送上了从中国带去的礼物,小女孩很有礼貌地微笑道谢。女士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然而,这位女士的赞美却没有得到教授的首肯。等女儿退走之后,教授非常严肃地对她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必须要向她道歉。”女士感到非常惊讶而迷惑不解。教授于是向她解释:“你刚才因我女儿漂亮而夸奖她,可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没有什么关系,但你却夸奖了她。孩子还小,没有分辨能力,由此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于是使她进入了误区。不过,有一点你是可以夸奖她的,那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才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虽然是在“赞美”方面有关中西文化冲突的一个典型例子,但其中有一点是极有道理的,那就是表扬孩子应做到恰当适度、实事求是、掌握分寸。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看着孩子如天使般的成长,人们便会忍不住要感谢上苍的赐予,忍不住要将诸多美好的言辞加诸于孩子本身。特别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孩子稍微表现好一点儿或稍有一点儿进步,更会欣喜若狂、赞不绝口——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及所谓的诸多“优点”。殊不知,久而久之,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有几多
不能理性认识自己 目前,相当多的父母赞同“赏识教育”,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殊不知,过度的表扬会妨碍孩子全面、准确认识自我的能力,特别是当你笼统地表扬他(她)时,他(她)有时感到自己确实在各方面做得都不错,这样就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渐渐地“迷失了自我”,于是养成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的个性。而孩子一旦自满、自大起来,再想纠正就比较困难了,而且表扬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捧杀”,所以是非常要不得的。
容易使孩子患上“表扬依赖症” 如果家长连续不断地“发掘”表扬孩子的契机,甚至没有机会表扬也要创造条件给予表扬,很快会发现孩子有了“表扬依赖症”,即被表扬牵着鼻子走,为了表扬而做事,没了表扬就灰心。此时,父母对孩子养成一系列良好行为的各种“要求”,就会变成种种“央告”——孩子在得不到足够表扬的时候,便会懒得行动甚至无动于衷。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由意志、独立
人格”。
使孩子缺乏耐性和竞争力 很多研究表明,过度表扬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有时甚至是一些无足挂齿的小事,也会令孩子不知所措,无以应对,甚至消极退却。正如人的成长是需要多种营养成分一样,每天珍馐佳肴而缺少蔬菜素食不利于人的成长。同理,天天面对阳光、鲜花、掌声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考验。
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过多、过滥的表扬,常常使孩子不能明白哪些是真正做好的、哪些是不够的;加上过度的表扬往往有悖于父母的初衷,所以只能起消极作用。因为当表扬一旦失去自身的价值,它不仅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而且会使孩子产生“连爸妈都虚伪”“爸妈的表扬分明是哄人作假”等逆反心理,对一切事情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并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不利于孩子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让孩子养成凡事用金钱交换的不良思想 当表扬和物质鼓励成为“交换条件”,孩子有时也会功利地来理解父母的教育意图。此时,家长的表扬将成为孩子走向世故的加速器。当家长开口表扬,孩子便会警觉地想:“你想让我在哪位客人面前表现表现”或“你有什么事情求我”等,特别是在没有及时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立即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出现捣乱等不良
行为。
与上述情况相反,有些家长对孩子总是恨铁不成钢,尽管已看到孩子有很大进步,但为了防止孩子骄傲自大,他(她)们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在语言、行动上无任何表示。还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进步,总是过分笼统地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而自家孩子的优点及特长却不给予肯定。经常这样,必然会挫伤孩子的进取心或使孩子失去自信心或使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都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有关专家指出,表扬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就像孩子生活中喜爱的“巧克力”一样,它既能令孩子兴奋开怀、得意洋洋,同时也可导致孩子过度兴奋、情绪失控等不良影响。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寻找成才的捷径、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教育都是徒劳的。因此,掌握好表扬的尺度,控制好表扬的频率,发挥好表扬的动力,对每位家长都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中,以下几点可供家长在表扬孩子时参考。
坚持原则 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表扬,造成孩子是非不分、骄横跋扈的坏习惯。当然,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并做得很好,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做了不对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皮或发小脾气,也千万不能迁就他、说好话,而要认真地提出指正意见,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从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黑白颠倒、是非不分,表扬就会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及时鼓励 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父母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则应该设法及时补上。例如,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耐心说服和正确引导下,使原本比较差的书写或绘画水平终于有了进步(哪怕是一丁点儿),此时父母应抓住时机立即对他(她)进行表扬和肯定,这样可大大激发孩子对书写或画画的兴趣,树立写好字或画好画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增强继续努力的勇气,使其以后做得
更好。
就事论事 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只表扬他(她)的努力和成就,不应该直接表扬他(她)整个人。即使是努力和成就,表扬也要尽量具体。但不能夸大其词,这样会使孩子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例如,孩子对书法很感兴趣,常常能写出几手好字来。这时笼统的夸奖“这孩子真聪明”显然不恰当,而应当就事论事,可以这样说:“这些字写得真好看。” 让孩子明白自己被表扬的原因,能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要记住,言过其实的表扬会给孩子播下虚荣的种子。
当众表扬 当孩子应该得到表扬时,最好当着别人的面给予表扬。孩子的成绩当众传播了,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双重的奖励。例如,孩子的妈妈说:“我这孩子很懂礼貌。”以后孩子总是十分小心地维持这种表扬,并且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每当有人来家串门时,都会友好地说:“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客人走时会将其送到门外,还会懂事地说:“再见,请以后再
来玩。”
灵活运用 指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允许有一点“虚”的内容。例如,孩子纯粹是因为好玩,挥着扫帚在院中“扫地”。家长明知如此也不必道破,而应及时表扬他(她)这种爱劳动的行为。这种夸张有利无害,因为它既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肯定,又可以让孩子从小知道,爱劳动是人的一种美德。但在含有虚的内容的表扬中,应该注意三点,即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脱离实际和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言辞恰当 家长在表扬孩子的良好言行时,应注意语气的真挚平和,用词要恰如其当,让他(她)意识到这也是他(她)责任范围的事情。若能来点幽默感则更好。如孩子一时心血来潮在整理书桌,请不要用“你的书桌真干净”来敷衍他(她),不妨用夸张的言辞,如“可以拿书桌当镜子来刮一回胡子,或梳一下头发了”,这样会让孩子印象更深刻,下次他(她)真会拿书桌当镜子来维护清洁了,并利于从小培养他(她)爱卫生的习惯。
掌握分寸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或者他(她)做完了他(她)理所应当做的事情,应该得到相应的表扬。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不要重复表扬某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表扬。表扬孩子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搂抱,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但要注意,对于7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要改变肢体亲密的表扬方式,因为他(她)更期待你把他(她)当作“朋友”,而不是“小孩子”。有时对他(她)诡秘地眨一眨眼睛或竖一下大拇指等,都会让孩子会心地笑起来,也会很快明白你的赞赏之意,从而起到许多赞美之词难以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