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新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5-05-30郎丽霞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物理课动手课本

郎丽霞

物理这一门学科作为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已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生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物理也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学习也往往和说教联系在一起,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稚气犹在,童心未泯,单一单调的授课方式,势必使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怎样改善这样的状况呢?下面我就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拙见。

一、首先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本,对物理有自己的认识

对于刚进入初中生来说,物理这门学科是他们进入初中学习一门新学科。学生们拿到课本看到里面的内容对物理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课本里描述都是生活中他们知道或亲身经历过的事;陌生的是:课本里面又有哪些物理知识。这时作为我们教师首先要学生自己预习翻看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先学习。学生就会参照书上所述,自己动手去完成,这在无形中就预习了课本,待到上课的时候,我们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自学的情况帮他们解答他们对物理原理认识的疑惑,学生不就一目了然了吗?例如学习“声的传播”时,让学生制作“土电话”;学习声音特性时,制作“水瓶琴”;以及小孔成像照相机、万花筒等,學生自己制作,收获一份成功,当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时又多了一份惊喜,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上物理课,是怎样的期待呢,当然想立即知道原理是什么了!这比教师做好了给学生演示效果显著得多。这样即让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主预习的学习能力。

二、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其体系的建立凝结了无数科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里面有偶然,但更多的是必然。每一个现象的发现,每一个定律的得出,都有背后的故事。教师如果注意收集,就能在上课过程中巧妙地穿插进来,达到和科学家一起探究一起学习的效果,不仅学生乐于去听故事,也让学生无形中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揭开了科学神秘的面纱。更有趣的是有些在无意中的发现,令学生若有所思,树立了自己“也能”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望远镜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最早的望远镜是一个小男孩在无意中发现的,他在爸爸的眼镜店里,拿着镜片玩,无意中将两个镜片前后放置,突然发现远处的景物发生了变化,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就有了现在各种用途的望远镜。学生们有的羡慕,有的惊叹,他们的心里一定会想,我又能在生活中发现什么呢?

三、物理学科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实验效果对突破教学难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里尤其要提到“小实验”的作用,是指那些能就地取材,信手拈来的实验,更是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物理本来就是一些科学家根据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总结编写出来的一门学科。他们也是经过自己的亲身试验证实后,才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所以,我们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动手试验的能力,让他们亲身体会物理的趣味。例如用“塑料尺和头发摩擦起电”;用“放大镜”和墙壁模拟照相机成像;用气球和乙醚演示汽化和液化等这些试验,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他们根据要求自己验证这些试验原理,从而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识,尽而爱上物理这门学科,为以后学好物理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初中物理课,是物理启蒙阶段,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最终喜爱这门学科,愿意去学,为高中阶段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开了个头。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物理这门年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到亲切,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易学易记,印象深刻。

猜你喜欢

物理课动手课本
我也来动手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动手演示找错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动起来的物理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