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建设: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的转变

2015-05-30沈曼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主管部门村民群众

沈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研究积极案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农其村文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G乡的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由此,本文提出实现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的转变,才是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久效果的路径。

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其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农村文化建设能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是构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对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文献进行研究后,笔者总结各地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几点情况:一是农民参与度普遍不高;二是农村文化形式单一;三是农村文化队伍人才缺乏。然而在普遍的农村文化建设都没有收到较好效果时,笔者发现,G乡的农村文化建设却办得风声水起。这其中是什么在发生作用呢?为什么G乡的文化建设能优于其他乡镇?

学界诸多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都是以负面案例作为出发点,指出我国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希望从G乡这一正面个案中提取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理论体系,让广大乡镇学习并结合各自乡镇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农村文化建设。

相关概念的界定

张康之在《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一书中,提出了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概念,并将近代以来的政府职能类型分为三种:保护型职能模式;干预型职能模式;引导型职能模式。

所谓的引导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政府为促进社会颈部而进行科学的宏观引导,以达到社会总体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种政府职能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一种凯恩斯主义下政府干预模式的中国式表达,在这样的控制模式下,政府目标往往是已经预见的既定方向,是单一的,容易陷入非良性循环的。而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虽然也包含一定的政府干预色彩,但这种政府干预是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元目标“基础上进行的多样性的行动。

关于主导型政府和引导型政府的职能区分界定:鉴于本文的讨论建立在对个案的农村文化建设考察,因此笔者将借助相关文献的阅读,从狭义上对政府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和政府引导的农村文化建设作出界定。

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G乡

G乡是湖南省北部城郊区一个集镇,全乡常住人口2.8万余人(截止2012年),辖8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该乡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具有新型集镇特点。自湖南省文化厅下达关于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通知,G乡于2008年建立了该乡的综合文化站。文化站占地1400平方米,设备齐全,有标准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2架,室外“农民健身路径”1套等。办公室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内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有扬琴、唢呐、二胡、牛皮音响等设施,主要用于群众文艺汇演及节目演出。除开文化站的设立,该乡近年来在各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文化建设,包括:送戏下乡、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农民课堂、组织文艺汇演等。

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而发展的,随着近年来农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以前,G乡的农村文化建设仅停留在政府单方面的推动和扶持的层次,缺少内涵的实现。

那么,农村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农村文化建设到底建设什么?这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G乡的农家书屋、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政府的支持下都以及建设得基本完善了,在笔者的访问中发现,2011年以前,这些设施几乎无人问津,建设成效并不明显,公共文化活动几乎组织不起来,农民闲时用在牌桌上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这种自上而下推动的文化建设,也没有意识到精神与文化上的培养,继而村民们之间的归属感和亲近感会有所降低,陷入整体的发展困境。

G乡由政府引导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困境,需要转变观念、明确路径,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G乡自2011年以来转变路径,以政府引导为主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鲜明的效果。

主管部门的改变,调动积极性。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要避免过度行政化的干预,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主导变为引导,政府的任务在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规划监管等。目前,G乡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主要注重抓好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和文化设施的维护管理。农家书屋由大学生村官负责日常管理;村民健身、棋牌娱乐活动由村民自发进行,乡、村及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安全监管;文艺比赛等活动大多由群众性团体自发组织参加;对于具备条件的文化团体,政府将加强引导与扶持,并由主管部门协助其办理注册手续等。在笔者与一位主管部门干部的访谈中,该干部还提到他的辖区现在有专业演出队1支,承接民间婚丧喜庆事宜,受到群众的欢迎。一些村组近年来已经有了在正月邀请花鼓戏团为屋场 群众唱戏的惯例。

政府职能的转变,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使得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G乡村民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文化建设不再只是死板的设施建设,大批文化团体发展起来,一些基础设施也不再是摆设,文化建设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突出服务性。“从前的文化设施大多是上面发文下来,明确指出以后检查要有哪些设施,具备什么条件,才会开始建。现在我们建文化广场这些基础设施都不是这样了。都是组 里面的组长 收取意见,一级级反映上来。比方说,群众说这里需要一个广场,那么组长往村里报,村里往乡里报,我们再往上面报,写好申请书,陈述理由。通过了申请,就批钱下来给我们搞建设。”

从以上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审批过程的访谈回答中,不难发现转变之后的政府采取了由下往上的方式,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突出了文化建设的服务性,积极响应群众,才能收到更好的建设效果。农村文化建设,仅依靠政府或村民中任何一方都是无法完成的,而是要双方互动,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建设群众真正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饱含感召性。G乡近年来的文化活动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组织,一种是群众自发,如广场舞大多为一些热爱舞蹈的中老年人互相集结起来,约定时间在文化广场进行活动;农家书屋则是“一户拉一户”,大多村民最开始都是跟着邻居、好友去看书。这类方式发挥了群众之间互相的带动作用。另一种形式是在此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团体组织形式,如通过长时间活动,村民形成了广场舞队,在乡、村文化站的引导下开始作为一个团队组织参加各种比赛、演出等活动。

G乡近年来对主管部门职能等进行的改变,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从基础设施建设申报方式的变化,也突出了该乡的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其服务性,做到真正以村民们的需要为出发点;多样化活动的组织形式,饱含感召性,提高了村民们的参与度与认同度、归属感,对促进G乡邻里和睦、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G乡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不该只是主导角色,而是要从主导变为引导;不该只是听从政令建设基础设施,而是要听取群众需求组织多样的活动;不该包办一些服务,而是要充分利用村民资源,从服务变为引导、监管。农村文化建设始终是以村民为主体的,但也绝对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基于此次的调查研究,笔者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

文化活动内容决定着文化活动对群众的吸引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活动的成效。把文化活动同农民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感召性文化,以达到加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作用。充分利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引导和带领群众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引导群众组建文化活动组织或队伍,多开展一些活动或比赛。

总的来说就是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善于利用条件,立足于基层,着眼于群众,发挥自己的引导能力,注重文化活动内容、形式、方法上的创新,以充分激发群众积极、自主性。

2、完善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找准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一是强调服务性。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主管部门要更加强调文化的服务功能。如何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如何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才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找准平衡点。主管部门的首要职责是配合政府工作,把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同时更要即使将群众的文化需求反馈给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为相关文文化政策的出台提供参考,成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纽带,找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3、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方式,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可以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同步考核的内容之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规范和服务职能,切实保证文化投入,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基层文化产业链的连结与延伸,及时提供公共问你话产品,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猜你喜欢

主管部门村民群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