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得正确 养育才正确

2015-05-30珍妮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养育父爱母爱

珍妮

有位家长对我说:“我为孩子付出的太多了,为什么他还恨我?” 有这样疑问的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爱了。为什么父母那么爱孩子,而孩子感受不到爱呢?难道是爱错了?是的,如果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爱,我们也感受到了孩子的爱,这说明我们爱对了。这种爱是成熟的爱,是有能力、有质量的爱。反之,当父母的爱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厌恶、反叛,甚至逃避,这种爱就是错误的爱,是无能力的、负面的爱。

显然,爱得不正确,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家庭教育就有障碍。父母要想对孩子的教育有成效,首先要清楚怎样爱孩子,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正确的爱要了解爱的对象

孩子除了需要物质生存的保障,还需要充满爱的、宽容的环境和足够的成长空间,才能发展潜能,才能快乐地成长。我们爱孩子,就要清楚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什么。

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我们就给他。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接纳他。

孩子需要信任,我们让他信任,让他看到一个真实的我们。

孩子需要自主独立,我们就给他自主权。我们不再操控和替代。

孩子需要掌控感,我们就给他主动权。我们教会他负责任。

孩子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空间中,才有可能充分地感受和理解父母之爱。

正确的爱要懂得“分离”

有爱,才有“分离”。“分离”是爱的一部分。“分离”意味着爱得科学、爱得洒脱、爱得适度;意味着要爱,还要“放手”。父母与孩子“分离”得越彻底,孩子人格成长得越健康,综合能力越强,亲情的纽带越牢固,每个家庭成员才幸福。

与孩子“分离”不是不爱,而是指父母有意识地超越本能的爱,和孩子“心理断奶”,理性地支持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孩子从2 岁左右就开始了自主意识。如果父母不理解的话,常常会抑制孩子的成长。

父母与孩子“心理断奶”有助于:

消除彼此过度依赖的心理

满足孩子自主独立的需求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些小技巧便可以让“分离”顺势而为。

成熟的母爱要支持孩子独立

母亲孕育了孩子,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有着特殊的区别于父亲的意义。从孩子成长的意义上讲,母爱需要超越本能的爱而升华为成熟的爱。母爱的能力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展、提升。母亲的良知感染着孩子,而母爱的能力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以良知继续实践着母爱的无比力量。母爱的伟大意义正在于此。

智慧母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是理性地支持孩子独立,最终让孩子离开自己,而生活在他自己创造的世界。母亲人格独立、自爱自立,有快乐的人生观,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心态,才能理性地支持孩子独立。

如果母爱不能超越本能的给予,通常会导致病态的依恋人际关系,并由此导致家庭和社会问题。例如,自恋、人格缺陷、恋母恋父情结、婆媳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亲情丧失、啃老族、宅男宅女、社会人际关系不和等。

弗洛姆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注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想让孩子离开自己。”

父爱应该是理性的

父亲没有经历母亲在身体中孕育胎儿的体验,所以,在孩子早期阶段,父亲与孩子没有特殊的联系。但是,父亲的存在代表着尊严、权威、力量、理性、冷静、规则、探险等人类生存所具备的因素。父爱也因此被赋予了与母爱不同的意义。

父爱应该是理性的、具有社会性的,即父亲理性地按照社会生存的要求让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父亲在对孩子管教和约束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孩子从父亲的尊严中习得纪律和服从,锻炼主宰自己世界的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理想的父亲以理性教育孩子,同时,又在日常生活中倾注感性的内容,和孩子一起分享对生活的热情和感受,分享心灵的沟通。若父亲对孩子是冷冰冰的、疏离的、不能亲近的,可能会造成孩子叛逆和疏远等后果。成熟的父亲有责任感,有能力爱他的女人和孩子。做父亲容易,但做合格的父亲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学习思考,还需要对养育孩子倾注热爱,投入时间。

父爱与母爱的融合

虽然母爱和父爱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在实际的家庭养育中,将其完美地融合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男性和女性大多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他们的能力同时得到锻炼,素质同时得到提升。这些能力和素质,加之从小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品质,一并成为他们为人父母的质量。

善良、宽容、自信、理性、自律等的优良品质和学习能力、人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是年轻人做好父母的基础。他们又可以把优良的素质传承给下一代。

父爱和母爱的融合需要父母使用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一是可以有预见性地避免爱的偏差,二是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养育更轻松、更有效。

单亲养育并不困难

单亲养育孩子对抚养孩子的一方比双亲家庭的父母要求更高。单身父母是家庭中唯一的榜样,无论父亲和母亲都需要同时肩负起两个角色的责任,除了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外,还要影响孩子以感性之热情去拥抱生活,享受生命之美,以理性的力量来培养人格和品格,并管理日常生活和工作。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正确地爱孩子,我们一定会胜任这两个角色,去寻求并实践有效的方法。只要掌握科学的养育知识和方法, 我们同样能收获爱之养育的喜悦,收获感性和理性平衡的新“自己”。

猜你喜欢

养育父爱母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母爱大于天
父爱如山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