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绿色高效产业情况调查
2015-05-30温朝文李立
温朝文 李立
近年来,江西省石城县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全县以烟、莲、稻为主,其中水稻面积25.2万亩(双季);烟叶种植面积3.3万亩,白莲种植面积4.4万亩。全县财政收入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6%。目前,绿色高效农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经。
一、常规农产品与绿色高效农产品产值对比
(一)常规农产品产值及农民收入。
水稻:双季年均产量1500斤/亩,1.3元/斤,产值20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不含劳动力)500元/亩后,纯收入约1500元/亩。
白莲:年均产量约125斤/亩,25元/斤,加二季水稻500斤/亩,产值约38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不含劳动力)600元/亩后,纯收入约3200元/亩。
烟叶:年均产量350斤/亩,10元/斤,产值约3500元,加二季水稻900斤/亩后产值约46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不含劳动力)1500元/亩后,纯收入约3100元/亩。
每户按5人、3.5亩田计,平均每户每年从自有农田中纯收入约10000元。
(二)绿色高效农产品产值及农民收入。
1.高效蔬菜。
圣女果:双季年均产量24000斤/亩,批发价2元/斤,产值480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18000元/亩后,纯收入约30000元/亩。
美容黄瓜:双季年均产量30000斤/亩,批发价1.5元/斤,产值450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18000元/亩后,纯收入约27000元/亩。
茄子:双季年均产量60000斤/亩,批发价1.2元/斤,产值720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18000元/亩后,纯收入约54000元/亩。
辣椒:双季年均产量30000斤/亩,批发价1.7元/斤,产值51000元/亩,扣除生产成本18000元/亩后,纯收入约33000元/亩。
每户按5人、3.5亩田计,以圣女果为例,平均每户每年从自有农田中纯收入约105000元,是常规农产品纯收入的10.5倍。
2.高效养殖。
三元猪:正常情况下,每家农户年养殖2批200头,约1500元/头,总产值600000元,扣除生产成本1300元/头,计520000元,纯收入约80000元。
蛋鸡:正常情况下,每家农户年养殖5000羽,年产蛋约300个/羽,批发价0.6元/个蛋,总产值900000元,扣除生产成本0.5元/个蛋,计750000元,纯收入约150000元。
山地鸡:正常情况下,每家农户年养殖5000只,批发价50元/只,总产值250000元,扣除生产成本30元/只,计150000元,纯收入约100000元。
以养殖山地鸡为例,平均每户每年纯收入约100000元,是常规农产品纯收入的10倍。
二、石城县农业效益低下的原因
从对比情况看,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虽然石城县高效绿色农业已经起步,但与其发展潜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观念落后。对绿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不强。应用适用先进技术不高,习惯于常规农业的耕作模式,靠天吃饭,粗放管理。
(二)自然条件差。一是田面不平。全县周边大部分为高山,仅有的农田绝大部分为巴掌型田,中下部为相对平坦的农田,上部连接几条高差较大的垅田,且面积小,每块相连农田面积大都在1000亩以下。二是农田总量少。全县农田总面积19.8万 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平原地区大面积耕作无法比拟。三是地理位置偏。与最近的地级市相距200公里,省级市相距300公里,仅靠公路与外界相连,交通不便。
(三)基础设施差。由于县本级财政紧张,每年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较少,农业基础设施差,灌排水不畅,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大都靠肩挑手提,导致40岁以下的中青年都不愿在家务农,农村劳动力大为减少。
(四)产品效益低。 现有的农产品档次低下,分散经营、量少质低,有的有名无牌,有的有牌无品,名牌产品少,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如石城县的主要农业产品白莲、烟叶、水稻三项, 水稻抗自然风险能力强,但量少价低,年均产量仅1500斤/亩,纯收入约1500元/亩;白莲年均产量仅125斤/亩,加二季水稻并扣除成本后纯收入约3200元/亩,且效益受市场影响较大;烟叶年均产量350斤/亩,加二季水稻并扣除成本后纯收入约3100元/亩。每户农户(按5人、3.5亩田计)从自有农田中纯收入仅1万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五)产品销售难。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少,出现生产盲目性,好卖的年成没有生产,无产品可卖,不好卖的年成生产过多,卖不出去;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单干,无销售手段,在家坐等贩子上门,价格自然低廉。
三、石城县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大有可为
从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的必要性看,一是农民增收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较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很多农民生活仍然停留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较大,与小康生活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原因是,现有肩挑手提的生产方式、单家独干的经营模式以及单一的常规产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像石城这样的县,耕地面积少,耕作条件差,农业总量较小。农村需要发展,农民渴望致富,渴望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做精做优,提高单产及效益,使农民家庭纯收入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增加。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虽然石城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矿产资源不多,工业发展缓慢,旅游业刚刚兴起,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基于现有的条件,工业的发展难以赶上和超过其他县市,旅游业的发展难以实现快速兴起的要求。唯有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大幅提高农业总产值,并带动生态观光旅游、农产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社会责任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较多,食品安全成了政府最大的心病,人民需要绿色安全的食品。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将实现绿色安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给人民提供安全的食品,保障社会稳定。同时,通过推进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大大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及农业收入,将使许多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回到农村投入家乡建设,减少农田的撂荒。
从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的可行性看,一是有环境。石城县远离城市,距最近的地级市200公里,省级市300公里,工业不发达,污染非常少,特别适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且是一个独立流域,通过天然降水形成独立的河流,水源与周边县市基本不相连,不受外界水污染的影响,非常适合发展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产品。二是有市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需求安全的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成了稀缺资源,价格是普通农产品的3—5倍。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季节、高品质农产品成了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如美容黄瓜、圣女果等,其价格是正常普通黄瓜、西红柿的5倍以上,而且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给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带来了生机。三是有政策。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绿色食品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大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的扶持力度。四是有氛围。石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多年来农民喜欢种植经济作物,有改革创新精神,容易接受新事物、新产品。近年来已在各地发展了一些小规模的绿色高效农业,如种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耸岗的蔬菜基地、石城县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在各乡镇推进的三元猪及蛋鸡养殖场、木兰山地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山地鸡等,发展势头良好,效益显著。
四、石城县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的主要措施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的核心,是生产方式机械化,经营模式企业化,农业产品高效化。具体措施如下:
(一)统一思想,合理规划。要将发展农业的思想统一到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上来,在保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优势的同时,强力推进现代绿色高效农业发展,全面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创建全国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区。要从上到下,对石城县农业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做到一乡一园,一村一品。形成山上油茶,山脚养殖,农田果蔬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如以琴江镇、珠坑乡旅游景区为中心,建立花卉苗木等绿色生态观光园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以小松创业园为中心建设5万亩高效白莲示范园区,在小松创业园建立白莲深加工企业;在屏山、大由、横江一带发展10万亩高效果蔬基地,生产小黄瓜、小圣女果、反季节蔬菜等高产高价农产品;在横江、龙岗一带发展10万头生猪等养殖园区;在木兰、丰山等山区发展100万羽山地鸡等绿色无公害家禽园区等。
(二)整合资金,有序推进。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土地整理、农业扶贫等部门约1亿元扶持农业的资金进行全面整合,有序推进标准化农田建设,通过努力,将石城县大部分农田改造,达到田块方正、交通便利、灌排自由、土地肥沃、机械耕作,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为高效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时序上,先将高速路进出口等主要通道及千亩以上农田进行改造,再将500—1000亩农田进行改造,最后改造500亩以下农田。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高效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和配送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石城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引进企业,带领发展。全力引进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农”字号企业,以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采用“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模式发展高效农业。利用农田改造机会,推行土地流转机制,通过租赁或保底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经营的农田集中由企业或合作社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将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通过企业自身技术和优势,生产、加工、销售其高附加值农产品,使农业产值得到显著提升。农民学到技术后,通过承包企业农产品生产的形式进一步增加收入,达到致富的目标。
(四)延伸产业,保障效益。在农业企业布局上,合理安排生产和加工企业,鼓励深加工企业发展,特别是对白莲等主要产品尽量延伸产业链,减少初级产品的销售,并搞好农产品的包装,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增加销售量。成立相关农产品协会,在全国设立销售或信息网点,全面掌握农产品的市场行情,杜绝盲目生产。在生产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分”,即统一品种(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施肥(饲料)、统一防病、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分户生产。在质量管理上,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及市场准入制度,以保障企业、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
责任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