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015-05-30董慧昕
董慧昕
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有经验的教师对解答应用题的教学,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应用题的内容趋于扩大。(2)应用題的难度趋于降低。(3)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数学,无论从教材或从教学来说,对应用题教学是重视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偏重内容的教学,轻视能力的培养,加之教材的选择和编排不尽合理,教学的方法不尽适当,以致花的力量很大,收的效果较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解应用题能力,又使学生负担较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总结了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大家都知道,解简单应用题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无论整数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都是一样,它们有共同的教学规律。打好整数、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就为解复合应用题做好了准备。怎么叫做打好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个人体会主要是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会分析简单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然后能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运算方法,并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下面做一些具体的分析(1)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3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来选择运算方法;(4)培养检验的良好习惯。根据这些问题分析,下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1)从数学本身看,把简单应用题划分的类型以及概括的解题公式是否科学,还值得研究。简单应用题的内容范围很广,从科学的角度说,研究它的分类是完全可以的,实际上美、日等国也有些数学教育工作者对简单应用题进行分类。(2)从唯物辩证观点来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分类型、套公式,往往把本来有联系的问题人为地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掌握。(3)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也值得研究。要的学习负担。(4)从现代数学论的原则看,要教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能实现最大迁移;强调思维过程,要从以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到以思维为主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性
关于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在教学目的中讲到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实质上包含了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当然在小学还是初步的。可以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通过解答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也应该把它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一点越来越多地被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例如,美国在80年代初就提出“解问题是80年代学校数学的重点;”在为90年代拟订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再一次强调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解数学问题能力的人”,“有效地应用数学方法解问题的人”。当然,培养学生解应用题能力的重要意义远不止于此,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道德品质等。而这些都是作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要求,为了适应义务教育的性质和需要,切实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根据我国应用题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