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波澜

2015-05-30徐卓凡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乐声波澜练琴

徐卓凡

我不肯放弃任何时间,不停地弹着——我希望有一天,能有天使降落在我的指尖。

——题记

第一次走进这间教室,大概是一年半前吧。那是间小教室,里面立着十一台古筝。我推开那扇木门,伴着咯吱声的,还有清脆的古筝声。我的目光在那些弹拨不止、动作夸张的同学身上停留了一秒,便注意到了它。

它在那儿沉默着,虽未发声,却有“一鸣惊人”的气势。它稳如泰山,四只檀木架踏实地站在地上,淡褐的筝板上描画着一只孤独的小船,一排整齐的筝码如同座座跨水的小桥。面板仿佛加了点儿紫色的染料,纹理分明。弦更有吸引力,根根紧绷,永远新得闪着亮光。

那是老师的筝,因为总从它身上传出美妙的曲,孩子们疑心它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大家总是争着弹。后来我有幸坐上去,可怎么弹都弹不好。从那时开始,我便觉得它有着特殊的魔法,只有老师才能操纵。

我望着它,它望着我。

一双纤细的手在它身上跳跃、舞动,那是怎样的曲子呢?它看似缭乱的背后是畅达的条理,在喧闹的教室中显得脉络清晰。它从丝丝弦上缓缓流出,听起来异常神秘。我正纳闷古筝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乐声停止,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和蔼地望着我。

她,是我的古筝老师,她姓王。

第一堂课。王老师教会了我一个又一个新鲜的名词:“这是弦,是尼龙钢丝的。可以摸一摸,但小心别弄断了。打到了手,会非常疼的!”“这是筝码,移动它可以调音。”“这是扳手,可以……”

我一遍一遍看着古筝,竟越看越喜爱,对老师不停提着问题。老师也不烦,像妈妈一样,耐心解答着。

对那些弦,我永远会感到敬畏。不知为什么,我的手一触到它,就感觉浑身充满了音符。轻轻弹拨,看它微微颤动,心中的弦也随即扣响。

那是一个傍晚,我一曲弹毕,骄傲地等待老师的评语。王老师什么也没说,待余音散尽,她静静复弹起那支曲子。周围练琴的同学不觉停下动作,睁大眼睛,沉醉地听着。我低下了头。我终于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每当我遭遇练琴的瓶颈时,我便看向那古筝,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那里满载着老师对我的肯定和宽容。

一个个骄阳似火的日子,我顶着烈日,手不自觉地爬上爸爸的背,弹拨着上一节课老师教过的内容;一个个呵气成冰的日子,我裹紧大衣,目光落在前方,追寻那乐声传来的方向。坐在琴凳上,乐滋滋地抚摩指上老茧的小女孩,是我。侧耳抓取老师的每一句教导,转头抚琴乐此不疲的学生,是我。纵使脚在琴架旁划破,手指在胶布里捂得生疼,我唯一能想到、做到的,还是一头扎进筝的世界,久不出来。听那琴音化为露水,在指尖波动。

多少天我费了心思,多少天我身边的同学穿梭来去,我却没有觉察,我沉浸在乐曲的海洋不能自已。今天,筝韵在指尖流淌,我看见老师赞许的目光。

我感到这一刻无比放松,我得到了一份对音乐真挚的感情。

再一次看向老师的那台筝,我看到了它用眼睛向我投来欣赏的目光,它似乎不再神秘——原来奏响它的魔法就是“用心”。弹古筝时,我从未感到累,它所给予我的,不正是这身心的放松和沉醉其中的乐趣吗?

指尖的波澜仍在继续。

老师的筝——我走进筝的世界的启蒙,它也永远都含笑立在那里。

猜你喜欢

乐声波澜练琴
丰满而高清晰 LA Sound(银乐声)Deviank(迪维安卡)系列发烧线材
你的乐声
练琴记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to global warming in the model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我爱葫芦丝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练琴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