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与防治
2015-05-30刘芝明
刘芝明
【摘要】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二衬混凝裂缝成为一个普遍性的质量问题,本文针对此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与治理方法,对提高衬砌混凝土施工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 隧道施工二衬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
【Abstract】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mountain range tunnel, two mix the quality problem that the Ning crack become a catholicity, this text to this reason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of crack with manage a method, to exaltation the Chen carv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o have to draw lessons from meaning.
【Key words】Tunnel construction two concrete;Crack;Reason;Prevention and cure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建设的公(铁)路越来越多,山岭隧道建筑工程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隧道建设中,二衬施工一般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但二衬混凝土的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还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在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以减少混凝土中的裂缝的数量和裂缝宽度、深度。本文分析了二衬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裂缝治理方法。
1. 裂缝的类型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类型主要有: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施工缝处裂缝、外力荷载作用裂缝等。
1.1 温度裂缝。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及其表面形成温度梯度,内外张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约束力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裂缝宽度、深度冬季较明显,夏季施工产生裂缝主要与衬砌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
1.2 干缩裂缝。二衬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慢慢蒸发散失,而水泥石中凝结胶体干燥收缩,受二衬台车整体钢模及围岩的约束,产生徐变应力,当应力值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表面裂缝,其走向没有明显规律。影响其因素主要为:水灰比,砂石粗细,级配的合理性,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多少。
1.3 施工缝(接茬缝)。在二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或超过混凝土的正常连续作业时间,因而产生明显裂缝。隧道整体二衬前一般先在隧道两边浇注矮边墙(高80cm左右),矮边墙混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再用水泥砂浆垫层,如直接在原混凝土上进行衬砌,以致新旧混凝接茬间出现裂缝。
1.4 外力荷载作用裂缝。仰拱或边墙基础未清理干净,混凝浇注后,基底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而使整体钢模台车定位不牢固,以及脱模过早,或在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外力撞击等都容易产生变形裂缝。
2. 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衬砌混凝裂缝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施工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混凝土裂缝占70%左右,材料质量或混凝土结构配合比不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产生裂缝占25%左右,外界因素产生裂缝占5%左右。
2.1 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不规范
2.1.1 隧道开挖成形差,超欠挖现象明显,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或部分二衬背后出现空洞,以使衬体内部张拉力不均匀。
2.1.2 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不到位,仅凭一般施工经验来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有使隧道衬体过早承受围岩压力。
2.1.3 混凝土施工中计量随意性,外加剂量添加不科学;材料含水率没及时试验调整,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随意加水,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2.1.4 混凝土浇注时,振捣随意性,不规范性,以致混凝土质量不均匀。
2.1.5 盲目追求施工进度,随意提前脱模时间,使得低强度混凝土过早过量地承受荷载。
2.1.6 脱模后没进行潮湿养护,如湿度不够,混凝土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
2.1.7 砂石料露天堆放随意,夏季无有效的降温措施,冬季无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有所影响混凝土正常水化热。
2.2 原材料质量差,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泥品种选择不当,安定性不良,不同批次的水泥混用。碎石、砂料级配差,增加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不规范的砂石料中,含有较多的石粉,针、片壮物过多,影响水泥与骨料的胶结。
3. 混凝土裂缝的治理
混凝土作为多组材料组成的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是客观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管理,避免或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出现的裂缝,应认真研究、分析原因,裂缝的存在是有害还是无害,并对有害裂缝进行处理,以防止裂缝的继续发展,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3.1 细微裂缝。隧道衬砌混凝土表面常出击一些没有扩展性的细微裂缝,这种裂缝长久地存在会影响二衬衬体的使用效果及耐久性。从美观的角度考虑,可先清洗干裂缝的表面,然后涂上腻子几遍,最后用刮抹料、调色料处理混凝土表面,使其颜色与周围衬砌混凝土颜色一致。腻子采用环氧树脂浆液配比:环氧树脂:501稀释剂=1:0.2。调色料采用白水泥浆液,配比为:水泥:白水泥:107胶=5:1:1,施作中以试验结果进行确认。
3.2 贯通性裂缝。贯通性裂缝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必须采用有效的治理方法。没裂缝方向凿成一条沟槽,在沟槽内每隔50cm左右钻一孔,孔深为二衬厚度的1/2~2/3,一般不得小于15cm。钻孔后再在孔内安装10的压浆管道,利用环氧树脂砂浆固定,灰刀将砂浆压实抹光。环氧树脂砂浆配比;环氧树脂:水泥:细砂:乙二胺:二丁酯=1:1.6:3.2:0.1:0.12,其中乙二胺是固化剂,二丁酯是稀释剂,环氧树脂砂浆强度达到0.15-0.2MPa时压入水泥一水泥玻璃浆液或环氧树脂浆液,压浆结束后并检查其效果,裂缝表面用刮抹料和调色料处理。
3.3 密集裂缝。衬砌混凝土背后的空洞或衬砌厚度不足而弓I起的密集性裂缝,在裂缝范围内以间距1m左右交错布点,凿成10cm×10cm大小,深5cm的方槽,再用风钻打入中空注浆锚杆(勿接触衬背防水层),注入水泥砂浆,灰砂比为1:3,水灰比为1:1,施工时注浆压力保持在0.4~0.66MPa为宜,注浆结束后,当达到规定压力而砂浆压不进时,即认为已经注满,注浆孔用环氧树脂砂浆抹平,再用刮抹料和调色料处理。
4. 预防或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4.1 提高设计精度。
4.1.1 加强工程前期的地质工作,为设计提供详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探数据资料。
4.1.2 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与技术标准。
(1)水泥:施工现场多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但应尽量减少单位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一般控制在350Kg/m3左右,不同批次水泥不能混用。
(2)碎石:根据泵送管路的内径,尽可能选用较大粒径的碎石,一般为5~31.5mm,其中5~16mm占1/3,16~31.5mm占2/3,严格控制碎石的含泥量<1%(质量计),针片状颗粒含量<15%(质量计)。
(3)砂: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应为2.3~3.0,严格控制砂子的含泥量<3%(质量计),砂中的硫化物<0.5%(质量计),砂中的氯化物<0.02%(质量计),砂率应控制在35%~40%,泵送时最在不能超过45%。
(4)水:一般先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应执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进行检测,PH值应大于4。因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也越大,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水灰比是减少裂缝的根本措施,施工水灰比一般为0.45~0.55,混凝土坍落度12~16cm。
(5)掺和料:推广粉煤灰和膨胀剂的双掺技术,等量代替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粉煤灰掺量一般水泥用量的10~1 5%,膨胀剂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8~1%,具体掺量以试验数据为准确。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小,需水量低,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在水泥中掺入原状或磨细的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推迟水化热峰值现象,减少绝热条件下升温,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掺量适当的膨胀剂量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增加其密实度。
4.1.3 严格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提高钻眼技术水平,优化钻爆参数,提高光面爆破技术,以达到超欠挖的良好控制。
(2)二衬的施作时间,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体稳定时进行。当围岩稳定明显,需提前进行二次衬砌时,必须对初期支护或衬砌结构进行加强。
(3)加强混凝土的拌舍。严格按照施工配料单进行电子计量,定期检查、校正计量装置,加强砂石料含水率的控制。控制混凝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天施工时,当气温高于32℃时,砂石料应用冷水冲洗,尽量可安排在夜间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的浇筑。在运输及泵送过程中严禁加水;浇筑时适当地放慢施工速度,两侧边墙对称、分层灌注,拱、墙交界处应停1h左右让混凝土下沉稳定后,再浇注拱部混凝土: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质性,减少内部的抗裂性。
(5)混凝土的脱模、养护。拆模时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一般衬体端面在拆除挡头板后,混凝土颜色变为灰白,即可脱模;传统的混凝土为洒水养护,也对隧道内的文明施工有所影响,且强度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建议使用喷涂混凝土养护液的方法进行养护。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9-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