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预防接种五大误区
2015-05-30小鱼
小鱼
误区一:接种时间可以不严格遵守
婴幼儿疫苗接种时间只能延迟不能提前。儿童保健专家指出,宝宝一出生,娇小柔弱的身体就面临几十种疾病的威胁,如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肺炎、脑膜炎等,每一种都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大隐患。要想让宝宝抵御这些传染病,最科学、最理想的手段就是通过接种相应疫苗,刺激孩子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小宝宝从出生后到1岁以内,需要接种的疫苗最多,仅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就需要接种14剂次。疫苗接种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只能延迟不能提前。如果宝宝恰巧在接种期生病了,等宝宝病愈后才可以接种。应当注意的是,注射了人造免疫球蛋白的婴幼儿,需要过三个月以后才能进行疫苗接种。
误区二:一类疫苗必打,二类可打可不打
国家规定划分的一类和二类疫苗,也就是免费和自费的疫苗同等重要,二类是一类的有效补充。现在推荐的第二类疫苗所预防的都是一些常见疾病,如流感、水痘等。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钱花在疫苗上要比花在治疗上性价比高得多。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推荐,在知情、自愿、自费、按需、科学的原则下进行选择。对于宝宝预防疾病,一类二类疫苗同等重要。
误区三:所有宝宝接种的疫苗都一样
体弱宝宝不适宜接种活苗。宝宝适合接种什么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如何,这些跟宝宝自身的体质息息相关。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例,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大家熟知的糖丸,也就是减毒活疫苗。糖丸里的病毒都是有活性的,可能存在毒力返祖的风险。这种疫苗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风险很低,但是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等免疫力低下儿童以及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的宝宝,活苗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得上由疫苗引起的小儿麻痹症,严重时会导致宝宝终身残疾。另一种是灭活疫苗,疫苗中的病毒经处理后活性完全丧失,可避免宝宝吃糖丸后可能发生的由疫苗引起的小儿麻痹风险。
根据成分,疫苗可分为单苗和联合疫苗。单苗是一种预防单一疾病的疫苗,而联合疫苗是一种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与分开接种几种疫苗相比,联合疫苗不但可以提高疫苗接种率,而且还能大大减少注射次数和因接种所带来的不良风险。目前,联合疫苗在我国是自费的,价格也高,家长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误区四:打疫苗全听医生的
保证与医生快速有效沟通。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加上对疫苗概念比较薄弱,家长在疫苗的选择上普遍感到茫然。其实,预防同一种疾病,有几种疫苗供选择,但可能有的接种点医生不会告知家长,这就需要家长学会和医生沟通。如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可以选择OPV(即糖丸)、IPV(肌注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含IPV的联合疫苗等。对于那些患有糖丸禁忌证的孩子,在没有IPV和含IPV的联合疫苗禁忌证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要求接种点医生为孩子选择相对安全的疫苗。
误区五: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好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只要在我国获得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所以,选择什么疫苗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条件和家长的经济能力,不能盲目迷信进口疫苗。如身体健康的孩子,就可以吃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国产糖丸,不但效果好,而且经济。据医学专家对进口与国产流感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进行观察和抗体水平监测,两种疫苗接种后的反应率差异和抗体水平、抗体阳转率、抗体保护率、预防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所以,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体条件而不是疫苗的产地选择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