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身势语交际文化研究
2015-05-30李虹
李虹
摘 要: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深入频繁,由于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民族习惯等差异,发生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闹出笑话,甚至出现交际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非语言交际是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部分,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身势语言。本文探讨了中西方在空间距离、目光表情、身体接触、姿态动作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对比了中西身势语言的差别,为"跨文化"交际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跨文化 身势语 研究
一、引言
不同民族的语言棱镜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手段,非语言或身势语(Body language)是人类进行交往的最初形式,有着口头和书面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法国作家罗曼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总交流量=55%的身势动作+38%的语音声息+7%的图形文字。所谓的身势语,从广义上讲就是指那些包括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在内的非语言的身体信号。中西身势语存在不少差别。
二、交际空间距离差别:中国人习惯亲密集中,西方人喜欢疏松自由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中西方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间距明显不同,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的不同,不同的间距对中西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也具有不同的反映。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自我空间,不同的民族、行业、文化背景、个性及其环境等,这个空间大小不同。根据研究,交际舒适距离有四种情况:亲密接触交际双方关系紧密,如丈夫与妻子及母亲与幼子之间;私人距离朋友,好友或亲戚之间;礼貌距离,进行一般办公或社交活动;一般距离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西方人四种舒适距离分别为60、120、360、720 cm,而中国人对应距离要小的多。东方人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他们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空间。
三、交际目光表情差别:中国人表现含蓄微妙,西方人体现七情六欲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哲学家奥塔加在说:“每一次注视都说出了注视者的心路历程。”中国成语有“画龙点睛”,男女之间有眉目传情。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而在美国,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这种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人群使用的代码。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女士的凝视是一种文化准则。
微笑的面部表情有益于人际交往。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描绘出了最微妙动人的面部表情。笑脸不仅美丽,还是快乐的表示,更能传达歉意与友好的信息,在公共场所上不小心碰到别人,微笑着表达歉意就等于说“不好意思,请原谅”。亚当斯讲过:“当你露出笑脸的时候,别人会更加喜欢你”,特别是服务窗口的人脸上经常挂着微笑更能让大家感到满意。中国人面部表达感情比较含蓄,有时还用很复杂的表情遮掩感情,让人摸不着头脑,西方人却常常用夸张的表情,让你能立即明白对方的反应,可以看到他们的七情六欲。而中国人那种“看脸色办事”和“给人拿脸色”,更是出神入化的用非语言来表达观察心境。所以,交际双方“to read one′s face” 、“察言观色”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四、交际身体接触差别:中国人注重内容实质,西方人讲究形式礼节
握手、拥抱等身体与他人的接触在交际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我们必须仔细区别和严格把握。
握手 手掌地张开表示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手掌的接触则表示合二为一。今天,握手作为交际双方见面的开场白,不仅是一种表示友好和亲热的礼节,还可以表达各种更丰富的感情。但不同的文化带来各国不一样的握手习惯。德国人做客仅在进门时每人一一握一次手,而法国人拜访别人时见面和离开时都要与主人握手;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要用力,既是表达力量,又是表达热情。中国人一边握手一边讲“你好”,有时握着的手还不停地上下摆动,表达了很高兴见到你的热情。交际活动中,如果握肩膀和握胳膊时,实际上是进入了接受者的密切区域,只有在感情极为密切与融洽的人之间才受欢迎。在异性之间,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如果伸左手与人相握,则是无礼的表现。
拥抱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妇女每天第一次见面时的拥抱是常见现象,夫妻和近亲好友久别重逢时也常常相互拥抱;两个男人应否相互拥抱,中西各国差别较大。俄国人、阿拉伯人、法国人以及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里,男人之间也热烈拥抱表示欢迎。不过,在东亚和英语国家,两个男人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否则可能意味着同性恋。这些差异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浓厚的社会文化意义,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深层的差异在身势语这个表层上的具体表现。
五、交际姿态动作差别:中国人表达简单内敛,西方人表露丰富多彩
姿态动作习惯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态。东方人感到,西方人说话办事喜欢指手画脚,特爱比画,相比东方人显得大胆而泼辣,随意与个性,美国总统奥巴马富有激情地演讲动作语言将全场的追随者的情绪调动到高潮,很难想象美国的总统不会演讲。但当你看到老师上课坐在课桌上时,也不用惊讶,因为他是某美籍外教。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千手观音》,二十一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静静地用她们的手势语传递信息,默默地表达了向全国亿万观众的新春祝福。而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姿态动作就很有代表性,二战时期德国军人就根据犹太人的手部动作多的特点来区别逮捕他们。相反,西方人则认为东方人谨小慎微,日本女子的碎步反映出他们的柔顺和屈从心理。同样表达互不相干,西方人习惯将大大交叉地放在胸前表示作为旁观或不准介入,中国人则两臂放低两手相握表达“袖手旁观” 。
六、结语
东西方身势语的种种差异源于文化的差异,源于有着千变万化的文化的民族性。而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还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清楚地认识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和非语言交际都是人们在不同环境、长期历史积淀下的产物,是代代相传和约定俗成的,都是社会共同的习惯。必须要准确把握非语言交际特点,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全面掌握中西文化习俗,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民族心理和习惯,做到“入国问禁,入门问俗”,缩短文化距离,真正相互尊重,平等往来,才能成功地用好非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际,避免交际失误(Communication failure)。
参考文献
[1] Barfield,Owen.History in English Words.Edinburgh:Floris Classics, 1967.
[2] 王福祥,吴汗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