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背景下的茶具艺术设计研究与创新

2015-05-30代红颖吴波

工业设计 2015年9期

代红颖 吴波

摘 要:书法与茶都可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唯有在中华民族这方醇厚的泥土里才能培育出的散发历久弥人香气的文化艺术之树。它们有着许多土生土长的相通的精神气息,两者的艺术融合也是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渊源,它们可以是各自分离,自称一系的,又可以是毫无分界,互为一体的,一同为着文化艺术事业而献身。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背景下,茶具的设计都是在茶具的表面附着书法文字,书法文化等似乎往往是以“装饰”的形式存在于茶具的艺术设计当中。本文从书法笔画的结构中提取要素,将之运用到茶具的艺术造型设计中,书法对于茶具不再是简单的装饰性。

关键词:书法笔画;结构要素;茶具造型

1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也是汉字字体的演变史,中华民族的文明因为有汉字的记录而得以延续,中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正好与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相契合。中国字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每种字体都和那段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书法字体在记录历史的同时,历史也同样见证了书法字体的美丽与蜕变。

美是经得起时间雕刻的,篆书的美就如此。它有着千年的历史,千年历史积淀出的美,是持久的美,古朴典雅的美,不衰落的美。篆书字体的笔画很单纯,从起笔到收笔,始终是一条圆匀的线条,但其笔画却不僵直,而是有俯仰、有向背,婉转流动,呈现圆曲的势态。

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文书繁多,写篆字难以速成,为了提高书写速率而简省篆书结构,产生了一种不同于篆书写法的俗体字,这种书写形态就是早期的隶书。

隶书不但便于书写,而且笔画形态比篆书丰富。篆书的基本笔画形态,不外点、直笔(包括横向和纵向笔道)、曲笔,而隶书至少有点、横、竖、撇、捺、弯钩等形态。成熟的隶书,笔画横平竖直,有挑笔翻势,横画出现“蚕头燕尾”的形态。隶书的这些显著特征,西晋书家为恒概括为“砥平绳直”、“纤波浓点”、“规旋矩折”。

隶书的结构偏平,重心略低,给人以亲和感,带有“蚕头燕尾”标志的笔画更让它富有韵律,它的美是含蓄不张扬的美,是静中有动的美,它更符合“中庸”的思想,有中正平和的人生哲学蕴藏其中,因此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不仅如此,隶书书法所呈现的线条美,空间美,字法美,图像美,肌理美等艺术形式与设计美学,也在在平面设计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并有着深远的影响。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字体特点与瘦长的篆书、扁平的隶书,足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楷书方正且略有点儿偏长,重心居中且略偏上,这个比例恰好是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因此,楷书给人以稳定、平稳的感觉,心理上首先赢得了广大受众群体的安全感,这也是楷书能够受大部分群体青睐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以上几种字体,行书和草书更着重于内在气息的流动,节奏感更明显,书写过程中笔画的虚实、快慢、粗细等能以更直接、更形象的视觉形象呈现在观看者眼前,于无声无息中吐露笔墨中内在的气韵。

字体得以演变的重点是重心和结构的改变,而结构作为一切造型的根源是比其他要素更值得关注的。

2 在茶具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艺术应用

在茶具艺术设计中,书法似乎往往扮演着装饰者的角色,而且是纯粹的书法装饰。

梁启超说道:“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梁启超说的“写字”,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法,而“美术”是舶来的新名词,指造型艺术。梁启超认为中国人的“写字”可以成为美术的原因有四个: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

由此看来,书法的艺术表现是线的表现、光的表现、力的表现以及个性的表现。由于汉字本身的方正结构和其固有的对称、均衡等特征,要求书法艺术在茶具艺术的装饰中保持视觉的平衡和稳定。当书法艺术作为装饰艺术应用在茶具的艺术设计中,书法的艺术表现是需要以茶具的造型、色彩、肌理为依托,它需附着在茶具表面却又不能独立突出自己固有的美,它必须与茶具的其他艺术设计因素保持均衡,不能够太过于锋芒毕露,而失去了两者的协调。书法的秩序感也有依赖于茶具的艺术造型设计,字迹是横式、竖式、还是圆弧式,是四字书法装饰,还是上下左右间隔跳跃式的章法,这都取决于茶具的艺术造型设计。但并不是单个的书法字体就没有节奏感了,书法的节奏感存在于每一笔、每一画中,一笔一落,都有粗细、长短、虚实、宽窄、方圆的变化。

书法艺术能够在茶具艺术设计中起着装饰作用,并且能够发展成“陶瓷书法艺术”,究其本源,可以说是书法艺术和茶艺术两者内在的共同氣质,和共同追求的“静”。宗白华 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事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中吐露芬芳。

书法和茶都是在“静”中感悟空明的觉心,空纳着万镜,万镜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 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美是有灵魂的,与外在的装饰相比,内在结构的美更是有性灵的。

3 隶书书法结构与茶具艺术造型设计创新

隶书之于其他几种字体,字体比例呈先出扁平状的亲和、谦逊、不争之美,笔画圆润温和,于内敛沉静中富有力量却不露锋芒。

它所呈现的内在精神气质最能与茶文化的思想相通,二者在精神上共同追求的“清净之静”“雅致之宁”“韵味之律”“气息之沉”是平等且互通的,它们并没有所谓的从属之分,它们追求的是一种共同的“气”,共通的“气”,一种无形无象,却又被我们内心所熟知的“气”。这种“气”在爱茶者看来,是喝茶时的清净,忘却世俗,不与纷争的“静”气;这种“气”在喜书法者看来,既是书写文字时淡淡的水墨“香”气,亦是笔画的“动”在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一股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这两种“气”汇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气,骨气,磅礴之气。

书法之气就在于于无形无相之中赋予字迹生命力,字与字之间相衔接的气又使整篇书法得以传神。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一个字就像一个人,以人体喻书法,“善笔者多骨,不善笔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书法之气就如“人活一口气”,有了气才有了生命和神韵。

中国的茶文化亦然乃中国之“气”,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棵“气宇轩昂”的参天大树,这棵大树的根深深扎在这块土壤里并不断乡下伸展,才得以枝繁叶茂释并放氧气,让空气更加鲜活。而茶具的存在就像整个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叶子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换生长、枯萎直至落下变成肥料,为了来年更好的生长,茶具也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以另一种面貌展现在饮茶者面前,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饮茶者的心理需求。

因此,遂将隶书的比例、结构加以提炼,重组,将之运用到了茶具的艺术造型设计当中。如下图所示,把书写书法过程中的执笔、运笔、比划、比例、结构等运用到茶具的设计当中,使茶具设计更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在造型上更具有新意,让饮茶者在感受茶具的功能美之余,也能在茶具的形式美中隐约感觉到书法的气息与活力。茶水的静流与书法笔画的内在气势之美是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的美。

4 结语

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背景下,书法艺术之于茶具造型艺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装饰的形式主义上,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书法艺术的美,对于茶具艺术造型设计也将有重要意义,因为结构的美不同于装饰的美,装饰的美附着在表面,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的,而结构的美是刻在内心的,时间越久越是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 赵集富.论陶瓷书法雕刻的历史、形式比较及创作把握[J].陶瓷研究.2012(02):68-70.

[2] 刘建东.试论中国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景德镇陶瓷.2011(03):2-3.

[3] 何莉,王红艳.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16):300.

[4] 李晓辉.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陶瓷研究.2009(03):43-44.

[5] 姚晓霞,张荣进.书法在陶瓷装饰上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0(04):45-47.

[6] 陈道义.古代瓷器铭文书法装饰的形式构成及其审美特征[J].中国书画.2010(07):66-69.

[7] 张建平.青瓷书法装饰创新的美学意义[J].新美术.2010(03):63-66.

[8] 田博文.中国古今书法与现代陶瓷装饰[J].景德镇陶瓷.2010(01):96-97.

[9] 慧子.浅论书法与陶瓷书法[J].理论导报.2008(11):53.

[10] 曹峰,徐敏.浅谈陶瓷装饰中汉字的运用[J].陶瓷研究.2008(02):111-114.

[11] 曹淦源.装点瓶尊翰墨香——谈陶瓷书法艺术[J].收藏界.2007(12):81-85.

[12] 劉忻.室内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 上旬刊.2008(05):89-90.

[13] 梁家年.浅谈信息时代的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2002(03):17-20.

[14] 许乙弘.面向大众的无障碍住居环境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8(06):56-59.

[15] 李莉.浅谈室内设计的创新[J].河南建材.2009(06):153-154.

[16] 张波.浅谈室内设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60.

[17] 叶舞,王珏黉.浅析当代室内设计的文化选择[J].老区建设.2009(08):42-44.

[18] 姬羊平,贾志宾.论回归原始的室内设计[J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224.

[19] 于晓燕.论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交融[J].消费导刊.2010(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