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爱自亲始
2015-05-30杨朝明
杨朝明
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后,常与鲁哀公讨论问题。一日,哀公说:“您对我的教导已很完备了,那么,要做到这些该从哪里开始呢?”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他强调,树立仁爱的观念要从自己的父母亲开始,这是为了教导百姓和睦。难怪孔子这么重视“孝亲”!原来,孔子谈“孝”,并没停留在“孝父母”的本身。
假如我们向孔子请教:“社会要和谐,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人人修身”。如果再问:“修身最关键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培养爱心”。如果继续追问:“培养爱心从哪里着手?”他一定会说“从孝亲开始”。
说起来,这个“孝”字实在太重要了,它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伦理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所谓“仁”,就是具有“人”的内涵。具有“人”的内涵,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孝亲!所以他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而不仁,与禽兽何异!
孝敬父母为什么这么重要?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如果有人间孔子:我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孔子很可能会掉头就走,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很难再被称为“人”了。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可是,孔子弟子宰我说:“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其实一年时间就足够了。”父母去世后守丧,自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不过,父母去世,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会茶不思,饭不香。所以孔子反问:“为父母居丧期间,吃得精细,穿得华美,你心安吗?”没想到,宰我竟然说:“我心安!”
孔子实在无奈,说:“你心安,那你就这么做吧!君子居丧期间,吃美味不香,听音乐不乐,正常起居心不安,所以不那么做。现在你既然觉得心安,那么你就按你想的去做吧!”
宰我退出去。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出生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是天下一致的礼制。宰我也得到了父母三年的怀抱之爱吗?”
对于“孝”,孔子有很多、很深的思考,他回答关于“孝”的问题,也往往显得不厌其烦。“孝”不仅在“养”,而且还有“敬”,还有诸如传承“父之道”的大问题。所以,人们向孔子问孝,他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例如:
子夏问孝。孔子说:“经常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很难。”子夏领悟到:侍奉双亲,需要尽心竭力。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背礼制。”还说:“观察一个人,父亲在世时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看他的行为。”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最担心子女的病痛。”能理解到父母对自己身体的担忧,就不会不孝敬了。
曾子对孔子思想体会很深,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丧祭之礼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它对于现实的教化意义。
有人简单地理解“孝”,认为就是供养父母,孔子很不赞同。他明确地表示反对,说:“如果家中养了犬马,同样能够养活呀!如果缺少了内心的‘敬,供养父母与饲养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不理解“孝”,往往与所谓“愚孝”简单联系。他们可能不知道,“孝”还有一层很重要的意涵,就是“孝谏”。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从父命,就是孝吗?”孔子认为,父有争子,就像国有争臣。国有了争臣,君主就会少犯错误,就能社稷不危、禄位不替;父有争子,就不会陷于无礼。所以,后人说“不孝有三”,排在第一的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孔子儒家重“孝”,不仅为家和,更是为国治、为天下平。孔子弟子有若认为:人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一般不会冒犯君上;不喜欢冒犯君上却喜欢作乱,更没有这种人。”
人有了对父母的爱,才可以推己及人,将自己内在的爱心推延于外,使社会充满爱。人修养自身,具有仁德,做到“亲亲”,才能“不独亲其亲”,才能“泛爱众”。由“亲亲”逐步外推,进而自觉守礼尊君。由孝悌而守礼、敬上,社会秩序才有保障。
孔子谆谆教导年轻人,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希望年轻人从孝敬父母开始,以培养自己的爱心,从而完善自身,成就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