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犁与韩映山

2015-05-30赵长青

当代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孙犁小说创作

赵长青

在孙犁的四大弟子中,韩映山无疑是特别重要的一位。不仅因为他与孙犁接触最多,联系最频,更因为他的作品自始至终保持了荷花淀派的风格。

韩映山(1933年~1998年),河北省高阳县人。历任河北省文联编辑、天津市文联编辑、保定市群众艺术馆创作员、保定市文联主席等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韩映山就读于保定一中。1952年,韩映山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投稿,其处女作短篇小说《鸭子》由孙犁编发。1953年冬天,孙犁下乡路过保定,河北省文联主任远千里邀请孙犁在红星剧场作关于文学的报告。孙犁作完报告后,来听报告的学生们纷纷让孙犁签名。孙犁问:“韩映山来了吗?”保定一中的学生把韩映山推到了孙犁的面前。这是孙犁与韩映山的第一次见面。

1959年10月26日,韩映山第一次去拜访孙犁,却没有见到。不久,他与女作家葛文、司仃又去拜访,终于见到了孙犁。1960年,在孙犁的指导下,韩映山开始大量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1962年8月,韩映山的短篇小说散文集《作画》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孙犁读后,撰写评论文章予以好评。1964年春天,韩映山因病入天津柳林疗养院。在此期间,孙犁与他通信频繁,几乎两三天即通信一次。孙犁不仅亲自探望过韩映山,还多次送给他自己的藏本。而且,孙犁自己每出一本新书,必签名赠与韩映山。可见两人的交情笃深。

韩映山的短篇小说散文集《紫苇集》《绿荷集》《红菱集》,以及《串枝红——韩映山中篇小说选》等都由孙犁题写书名。在孙犁的四大弟子中,韩映山是唯一为孙犁撰写印象记并结集出版的人。韩映山通过一篇篇散文,将生活、工作、学习、创作中的孙犁向人们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韩映山的目的是趁着孙犁健在的时候,记下有关他的一些事迹,并让他亲自审阅,从而让人们了解真实的孙犁。

1997年夏天,韩映山与长子韩大星一起赴天津参加“梁斌文学创作研讨会”暨“梁斌逝世一周年书法国画展览”,到天津市总医院探望生病住院已两年的孙犁。这是韩映山与孙犁最后一次见面。

从1964年开始,到1995年孙犁生病住进天津市总医院停止写作时止,孙犁写给韩映山的信有二百余封,现在保存下来的有161封。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孙犁的书信集《芸斋书简》中,收录孙犁写给韩映山的信87封,数量为此书之冠。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文集》(补订版)中,收录孙犁写给韩映山的信161封,数量亦居此书之首。在这些信中,或谈生活,或谈工作,或谈学习,或谈创作,孙犁与韩映山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其中,所发表的一些观点,所透露的一些信息,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在1972年写给韩映山的几封信中,孙犁对刚调到保定的韩映山表示了深切的关注。他希望韩映山安心写些东西,不要急,不要勉强,要有充分的感受,要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要打破一切消极障碍,勇敢地深入生活。在读过韩映山的小说后,孙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生活方面,还要深入挖掘,语言也要再求有力,结构也要力求严谨。

在1985年之后的多封信中,孙犁对韩映山所写的系列散文《孙犁印象记》表示了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读了韩映山写的《修书》一文后说,写得很好,有些真实感。他指出,写这种文章,最怕添油加醋,也怕只讲道理。主要应写被记的人的言与行。而且最好是多记些无关重要的小事,从中表现他为人做事的个性来。他觉得,韩映山写的修书一段很好,很有风趣。在1986年3月14日写给韩映山的信中云,《羊城晚报》的万振环来信,称赞韩映山写的印象记是“权威”的。在1986年3月21日写给韩映山的信中云,韩映山写的印象记越写越带劲了。

在与韩映山通信的过程中,孙犁还与韩映山的长子韩大星、次子韩金星通信。孙犁写给韩大星的信有5封,写给韩金星的信有1封,均已收入《芸斋书简》和《孙犁文集》(补订版)中。韩映山的长子、著名篆刻家韩大星回忆,当年,韩映山每次收到孙犁的信都要读给他的母亲听。并且,韩映山可以背诵多封孙犁写给他的信。收到孙犁的信,韩映山一整天心情会变得很好,连向他们兄妹几个发脾气也顾不上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孙犁的影响和指导下,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作家,以《文艺周刊》为阵地,以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树立起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旗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刘绍棠和从维熙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变化,房树民则专注于编辑工作,很少写作,只有韩映山固守荷花淀派的阵地,不仅坚持了孙犁诗化小说的风格,也坚守了荷花淀派的“风骨”意识,始终创作充满时代热情、健康向上且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的作品。这些,使得韩映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荷花淀派最忠诚的传人。

自文学创作之始,韩映山就深受孙犁作品的影响。韩映山在上初中时,一读到孙犁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就被深深地迷住了。他说:“《风云初记》,像早晨的一片云霓,淀上的片片白帆,林间黄鹂的鸣啭,平原上摇曳的红高梁,带着奇丽的光彩,诗一般的意境,浓郁的生活气息,清新的溪流,出现在中国的文坛上。”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孙犁作品的地域色彩与韩映山的生活环境相契合,在情感上有一种自然的接近;另一方面,是孙犁作品的风格气象与韩映山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孙犁也曾说过,韩映山的生活和气质,是有些与他相似的。

韩映山的作品,就题材来说,大部分是围绕白洋淀而写作的。韩映山作品的书名《水乡散记》《紫苇集》《绿荷集》《红菱集》《香溪集》《绿苇丛中》《满淀荷花香》等,作品中的村名小苇庄、小荷庄、明镜塘等,作品中的人名青莲、秀菱、芦苇、苇根、荷叶等,亦具有鲜明的白洋淀的色彩。

韩映山主要创作小说和散文,尤以小说著称。在小说创作上,韩映山与孙犁有着明显的师承关系,韩映山的文学创作受着孙犁及其作品的引导。韩映山的小说创作,不仅师承了孙犁诗化小说的传统,也延续了孙犁的现实主义风格。韩映山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将乡土生活的诗意同时代现实的氛围结合起来,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自然气息与时代气息相交融的水乡世界。刘绍棠说:“同在同一门下学艺的我们几个人里,映山长于散文。他把他的散文有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便有诗情画意,优美雅致……”运用散文的笔法写小说,是韩映山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因此,他的小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以情感人的抒情美、清新疏朗的散淡美。

我认为,在荷花淀派作家中,韩映山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荷花淀派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韩映山自幼生长在白洋淀畔,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二是韩映山受孙犁影响和熏陶最深,从五十年代初师承孙犁,终身不渝;三是他没有经受刘绍棠和从维熙那样大的磨难,没有改变他的性格和气质,所以他的文风没有改变。

韩映山对荷花淀派充满信心。他认为,荷花淀派“将随着时代的推进向前发展,其形态会是万紫千红、婀娜多姿的”。“历史将断定:只要人间有真善美的存在,荷花淀派艺术就不会消亡,它的艺术生命和影响,将会与日月星辰共存。”

韩映山终生守护着荷花淀派这片神圣的领地,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2011年12月,五卷本《韩映山文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计二百三十余万字。

(责编:刘建蕊)

猜你喜欢

孙犁小说创作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孙犁装外行
创作随笔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
Domestic Violence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