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2015-05-30唐庆蓉
唐庆蓉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用于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结局的中间变量,在预防医学和健康促进领域的重要性逐渐突显[2]。自200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公布以后,国内很多学者已就不同人群进行了健康素养的调查,但较少有涉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高职’)学生的调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报道,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数已占普通高校招生数的49%[3];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的健康状况,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上海目前共有高职院校26所,其中民办院校有14所,本研究针对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素养进行调查,以了解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上海市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了3所学校部分班级,对抽到班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发出问卷1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75份,有效应答率98.1%。其中男生349人,女生926人;年龄18岁~25岁(19.81岁±1.01岁)。1.2 调查方法 采用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部分修改后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现场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员当场收回问卷。
1.3 评定方法 按200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评定方法将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良好健康素养。另外,将正确回答少于80%而大于或等于60%的为具备中等程度的健康素养,正确回答低于60%的为健康素养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用EpiData3.1软件分别对每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双录入,每一批数据录入工作结束后,由录入人员相互交换数据后进行数据审核,以保障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所有数据录入结束后,利用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有构成比、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调查显示,有2.9%的高职学生具备良好健康素养,有56.7%的高职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健康素养,有40.4%的高职学生健康素养差;其中基本健康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健康技能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具备比例分别为24.2%、1.5%、53.5%。可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下,具备健康知识与观念和健康技能却不一定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
2.2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高职学生之间健康素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通过正态性检验,不同性别、不同专业高职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态分布。进一步对健康素养得分均值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健康素养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男生。通过对来自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得分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医学类学生的总得分高于理科学生,理科类学生得分高于文科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专业高职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s) 分
表1 不同性别、专业高职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s) 分
项目 人数 总分 健康理念和知识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健康技能性别 男 349 44.84±13.86 26.93±9.50 12.20±5.27 3.12±1.44女926 54.82±11.24 33.70±7.58 15.34±4.29 3.57±1.14 t值 -13.061 -13.089 -10.854 -5.719 P 0.000 0.000 0.000 0.000专业 文科类 197 43.37±13.58 26.13±9.33 11.94±4.99 3.00±1.36理科类 278 46.78±13.26 28.28±8.98 12.74±5.27 3.20±1.43医科类 800 56.11±10.49 34.52±7.14 15.71±4.08 3.64±1.10 F 值 129.21 122.88 80.983 28.31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同家庭结构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具有良好健康素养的高职学生有47.2%来源于大家庭,有38.9%来源于核心家庭,有11.1%来源于单亲家庭,有2.8%来源于隔代家庭,无来自重组家庭的学生。家庭结构与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P>0.05)。
2.4 教育程度不同父母的高职学生健康素养评分本调查对象的父亲教育程度不同,其健康素养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父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教育水平的高职学生,其健康素养得分高于其他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母亲学历不同的学生健康素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教育程度不同父母的高职学生健康素养评分比较()
表2 教育程度不同父母的高职学生健康素养评分比较()
父母受教育程度 项目 学生人数 健康素养评分 χ2值 P父亲 初中以下 188 49.55±14.432.464 <0.05初中及以上 1 087 52.40±12.43母亲 初中以下 142 51.99±12.530.195 >0.05初中及以上 1 133 52.12±12.72
2.5 影响健康素养的多因素分析 以健康素养总得分为应变量,以性别、学校、专业、民族、家庭结构、父母教育程度为自变量。变量进入方程的α入=0.05,退出方程的α出=0.10,变量赋值见表3,结果见表4。
表3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
表4 健康素养总得分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健康素养总得分(Y)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且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为性别(X1)、专业(X2)、民族(X3)。回归方程的R 为0.44,R2为0.20,说明对Y 拟合包含X1、X2、X3的线性回归方程,Y的总离均差平方和能被回归方程解释20%,所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34.824,P<0.001)。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来看,3个自变量对健康素养总得分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专业 、性别、民族。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4 0.3 2-3.25 X1+8.38 X2+2.56 X3。
2.6 高职学生健康相关知识获取途径 调查对象获取健康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依次是互联网、电视、亲人朋友、书籍杂志、学校健康教育课、宣传手册、健康讲座、报纸、广播。选择互联网的学生有90.1%,选择电视的学生有82.3%。可见互联网和电视是当代学生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3 讨论
3.1 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 本调查对象具备良好健康素养的比例只有2.9%,低于2008年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6.48%),低于15岁~25岁组的平均水平(6.3%)[4],说明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在一般人群中和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都处于较低状态。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理念和知识素养的比例为24.2%,高于一般居民14.97%的比例,高于同年龄组居民15.94%的比例,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在对健康的正确认识方面,高职学生只有60%具有正确认识,低于全国居民的71.1%的比例[4]。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素养的比例仅为1.5%,远低于居民平均6.93%水平,低于同年龄组的6.43%水平[4],说明高职学生可能具备应有的健康知识和理念,但并没能指导他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高职学生具备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为53.5%,高于全国居民的20.39%水平,高于同年龄组的25.24%水平[4],这可能与高职教育比较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技能方面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机会比其他人群更多有关。但是对于触电和煤气中毒的处理,正确回答率为22.9%和51.3%,低于全国居民的92.2%和77.01%正确率[4],说明高职学生的安全急救技能还需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3.2 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家庭状况、学校环境、所学专业有一定的关系 Andrus等[5-7]在对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知识和认知的调查中分析了各种人口特征变量以及特殊的生活经历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受健康知识和技能最多的场所,家庭的氛围、父母的健康素养及职业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行为[8]和健康意识及素养[9]。国内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随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升高有上升趋势[10]。本调查也显示,高职学生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也偏高。来至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及各维度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护理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明显较其他专业学生高,这可能是因为护理专业学生基本上都是女生(92%),而其他专业主要以男生为主(70%)[11];另外,护理专业学生已初步接触了部分医学基础课程,所以其健康素养水平是其他专业调查对象的7.285倍,但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还是较低。
3.3 高职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第一途径是网络,而学校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获取健康知识九大途径中处于第5位,这既说明现代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非常多,同时也说明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缺位或不足的情况。
4 建议
4.1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Nutbeam[12]研究指出,健康素养较低的人接受健康教育通常较少,利用疾病预防服务和进行慢性病自我管理也较少。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13],高职学生远离家庭,获取健康知识的机会最应该来自于学校的健康教育。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健康知识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提高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建立健康知识传播链条,由高职学生将健康知识和理念传向家庭(小手牵大手)、传向社会,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素养,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4.2 充分利用网络等传播途径发布健康知识和信息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手机、报纸、广播等众多媒体获得广泛的健康信息和知识.大众传媒对健康教育的作用已经突显,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4]。学校在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从3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高职院校在进行网络建设中,可专门开放一个网站收集学生所希望获取的健康知识,定期发布健康相关信息;在网站开办互动平台,学生提出健康相关问题,老师给予健康咨询。第二,充分利用手机这种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定期给学生发送健康信息和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第三,在学校公共区域或食堂的宣传电视或播放器上,滚动播出健康知识、信息及健康技能的示范视频,生动形象、潜移默化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督促高职学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健康保护的能力。
[1]孙浩林,傅华.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3(5):225-229.
[2]孙浩林,傅华.健康素养的涵义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3):323-3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EB/OL].[2009-12-18].www.moh.gov.cn.
[4]蓝祥龙,谢南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现状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2,6:192-194.
[5]Andrus MR,Roth MT.Health literacy:A review[J].Pharmacotherapy,2002,22(3):282-302.
[6]Beier ME,Ackerman PL.Age,ability,and the role of prior knowledge on the acquisition of new domain knowledge:Promising results in a real-world learning environment[J].Psychology and Aging,2005,20(2):341-355.
[7]Brigitte LS,Pharmd D,Lilian HH.Enhancing student knowledge about the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low health literacy[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05,69(4):460-466.
[8]唐庆蓉.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文献行为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514-516.
[9]Lckes MJ,Cottrell R.Health literacy in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age Health,2010,58:491-498.
[10]沈莉,孟国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2):123-126.
[11]任绍娟,葛龙广,米光明.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1):79-83.
[12]Nutbeam D.Defining and measuring health literacy:What can we learn from literacy stud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9,54(5):303-305.
[13]朱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61-162.
[14]徐仁发.大众传媒应用于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