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移动互联网推进智慧民生发展
2015-05-29丽珍
丽珍
当下,全球已经步入移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时代。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超过70亿台。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也已走在世界前列,据统计,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渗透率达到85.8%,高于全球58%的渗透率。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3年,中国信息经济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信息经济体,占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5.0%提高至2013年的23.7%。
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成为许多互联网领军人物关注和创新的广阔舞台。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建议:运用移动互联网推进智慧民生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加快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未来,如何把“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起来,实现这一想法对我们的生活将会有什么改变?本刊专访了马化腾。
移动互联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
◎ 记 者:马总,当下移动互联网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马化腾: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移动互联正在全方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CNNIC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每日使用时长为3.7个小时,比2010年增加了1.1个小时。从使用深度来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服务平台,给人们办公、娱乐、购物、学习、看病、理财等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以移动电商为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更为便捷地购物,网店经营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大数据系统个性化、精准推送、互动分享的社交特性更是让购物变成了一种社交体验。在广度上,移动互联让广大不发达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享受数字红利。传统互联网时代,国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铺设宽带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上网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更加便捷、低成本地连接到网络,同时手机的易操作性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这点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民网民规模已达1.78亿,50%以上的农民网民通过手机APP进行交流沟通、获取资讯、学习娱乐等。而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的深化应用也将有效弥补家庭教育、优质医疗资源的缺失,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不仅如此,移动互联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具有显著效果。据统计,1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公开、在线咨询,70%的国家将其用于电子政务的开展。在我国,政务微信、政务APP等应用,使用户在移动端也能享受行政服务大厅式的一站式服务。例如广州市通过开通微信“城市服务”功能,将医疗、交管、交通、公安户政、出入境、缴费、教育、公积金等17项民生服务汇聚到统一的平台上,市民通过一个入口即可找到所需服务,诸如户口办理等基础服务也无需多次往返公安办事窗口,手机上即可一次性完结。目前该账号已经服务91万广州市民。截至2014年底,各级政府已经在微信上开通了近2万个公众账号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服务。
移动互联还被应用于解决看病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防治雾霾等新老重大民生问题。目前,移动医疗、在线教育、打车软件、智慧停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热点应用。例如基于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平台的移动医疗模式使得患者在手机上可直接预约挂号、交费、候诊、查询报告等,无需在医院大厅多次排队,有效缩短了就医流程。丁香医生、春雨医生等手机医生问答类APP通过医生在线问诊,远程即可解决患者30%-40%的咨询问题,减少患者去医院就诊的次数。还有空气质量监测APP,它不仅让每个人都能实时了解自己家门口的空气质量情况,而且当发现污染空气的行为或现象时还可进行在线举报,从而实现全民参与环保;车载智能系统、定制公交等应用的广泛普及对于绿色出行、降低能耗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移动互联服务民生
◎ 记 者:当下,将移动互联应用于民生领域是否存在什么瓶颈?
马化腾:要谈问题,首先应该是对移动互联服务民生的认识还不够高。利用移动互联服务民生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发展初期,在我国也刚刚起步。由于尚未形成规范的解决方案和可成功复制的运行模式,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对移动互联服务民生的优势和价值还未充分认识,部分城市还停留在传统信息化的理念上。此外,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深化、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都是瓶颈。
◎ 记 者: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移动互联服务民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马化腾: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建议各级政府充分认识移动互联对于智慧民生、信息惠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加快推进移动互联对民生领域的应用渗透,纳入整体工作布局,统筹协调相关资源,稳步推进。同时建立以环保为考核原则的发展思路,将节能降耗的指标纳入国家智慧城市等工程的考核标准。
其次要完善移动互联环境下的电子政务评价体系,驱动电子政务强化公共服务功能。需要加快建立适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切实把发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来。通过正向评价鼓励引导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基于移动平台的电子政务系统,深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深度应用,提升移动互联时代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再次要完善产业环境,不断提升智慧民生应用的针对性。建议通过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和开发者不断进行民生类移动应用的创新。同时鼓励公共服务部门加大与软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的合作力度,深化移动互联网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在线教育、移动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对于农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建议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满足“三农”对移动互联网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建设面向“三农”的移动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创新“三农”信息资源采集方式,为定制化开发面向农民的移动互联产品和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此外,针对雾霾治理、城市拥堵等日益紧迫的重大民生问题,需要集中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开发和推广空气质量实时监测、预警报警等针对性的应用和解决方案。
此外要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建公共数据资源池。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信息系统开发的顶层设计,破除“信息孤岛”,形成面向民生的公共数据资源池,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引导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平台企业和机构基于这些数据开发更多的民生类应用,并反向将进一步采集到的数据开放给公共数据资源池,形成全社会开放大数据的氛围和良性循环。
当然,为了更好地将移动互联应用于民生领域,建议选择信息化程度较高、基础较好的城市做试点,在教育、养老、医疗、交通、环保等普及面广、供需矛盾突出等重大民生领域,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开展试点示范,重点在信息资源共享设施建设、公共数据开放模式、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体系、移动互联深度应用等方面先行探索,形成一套成熟可推广的方案。
相信未来,随着“互联网+”思维的逐步渗透,将会有更多搭载移动互联的民生应用被开发出来,这将大幅提升社会整体服务效率和水平,使更多的百姓获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