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对数学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创新?

2015-05-29王志南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2期
关键词:长方体规律探究

王志南

(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江苏南通226301)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材处理方法,教学效果往往相去甚远。寻找最能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整体建构的教学素材重组创新策略,也就必然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研究教学素材的加工重组,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的重组,更要研究学生数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素材重组,引领学生进行切入问题实质的“真研究”,获得有价值的“真发现”“真感悟”,进而引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由“表层”进入“深层”,直抵数学学习内容的内核和本质。那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又该怎样对数学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创新,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一、寻根就源,挖掘教学素材的初始“模型”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习惯于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去展开教学,同时又被教学经验所束缚,很难在原有基础上对教学素材的重组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创新性地重组教学素材,教师预设教学活动时,必须要思考,教学素材的本源在哪里?怎样以一种最为朴素的形式呈现?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总是习惯于从生活中的圆引入,然后让学生借助圆形物体,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再引导学生探究圆的特征。这样的学习活动总体而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教师要实现教材重组,必须寻根就源,向深处思考,没有圆形物体(或工具)可以画出圆吗?在没有圆形物体(或工具)的时候,我们怎样画出一个比较接近圆的图形?怎样让这个图形更接近一个规范的圆?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展开如下设计:

(1)你能尝试直接用水彩笔画一个圆吗?(如图1)可以怎样修改使它更像一个圆?(左右压扁一点,如图2)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四个提示点来画圆。

(2)(出示图3)2条长度相等的线段,这样摆可以画圆吗?怎样摆可以画?(出示图4)让学生再次尝试。

(3)怎样画才能更接近圆形?提示点该怎样添加呢?(出示图5)再次画圆。

(4)回顾反思:刚才是怎样画出这个圆的?(确定中心点和一个固定长度)。引导想象,当提示点越来越多时,这个图形就是一个——圆。启发思考:这些提示点有什么特点?

显然,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创新的,更是本真的,因为它回到了画圆活动的原始状态,退到了问题的源点。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这个过程被他称为“再创造”。[1]在上述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再创造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发现“圆是无数个与圆心等距的提示点组成的图形”。

二、意义建构,引领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内涵

郑毓信教授认为,我们应当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即通过相关内容的“理性重建”使数学课真正“讲活”“讲懂”“讲深”,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有关的数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2]因此,教师在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重组时,必须深入地研究教学素材,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寻找对数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的生长点。这样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引领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本质规律为终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深入思考,从数学的本质内涵的角度来展开建构,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也能领悟内在的思想方法。

具体地说,如在教学《找规律——间隔规律》时,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找”规律,即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认识情境图中的间隔现象(夹子与手帕、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并让学生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量的个数,研究间隔排列中有怎样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用小棒和圆片也尝试摆出具有这样规律的间隔排列。这样的“找”显然是浅层次、浮于现象表面的,因为,从学生对规律的意义理解来讲,学生并没有弄明白为什么“首尾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会比中间物体多1个”;从规律的发现方法而言,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索发现一个规律有其必然的局限性;从规律的探究过程来看,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对情境图进行必要的抽象、重组,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普遍性。究其本质,教师未能从间隔规律中挖掘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一一对应思想),导致教学中的“看图说话”规律探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那么,怎样才能让“找规律”教学从简单的不完全归纳中抽离出来,走向深入和深刻呢?那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素材进行重组,挖掘间隔规律中的对应思想,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获得对规律本质的深入而透彻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猜一猜:(出示图6)继续排下去,下一个会是什么图形?为什么?揭示这样的排列在数学上称为一一间隔排列。

(2)启发思考:将图6中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个数相等)你是怎样看出这两种物体个数相等的?(数的方法、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思考,相机出示图7)

(3)观察比较:(出示图8)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组图形排列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图6中首尾物体不同,图8中首尾物体相同。而后引导学生发现图8中正方形和三角形一一对应后,还多一个正方形。

(4)抽象提升:(出示图9,图10)分别引导学生思考图9中正方形与三角形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规律:首尾物体不同,两种物体数量一样多;首尾物体相同,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物体数量多一个。

(5)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显然,当我们在进行教学素材的重组时,注重数学意义的构建,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来重组具体教学素材,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更鲜活灵动,具有内在的思想性和深刻性。

三、重组活动,发掘探究活动的潜在价值

在数学教学素材的组织和运用中,教师一般均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数学探究活动,意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地发现和生成数学知识。但在设计具体的探究活动时,教师往往容易被已有的经验所“遮蔽”,所设计的活动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但教师的预设并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所进行的活动进行内化,发掘探究活动对数学知识构建的潜在价值。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在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后,出示“研究提纲”,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学习。

研究提纲:

(1)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形状和大小是怎样的?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上述的探究活动固然可以让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但问题是,这样的探究仅仅局限于观察、比较等浅层次的思维活动,获得的活动体验难以深刻,所获的结论也仅仅是一种发现。显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于探究活动操作层面的必要超越,努力实现“活动的内化”。那么,怎样创新重组探究活动,发掘数学探究活动的潜在价值呢?

在上述案例中,在研究长方体棱的特征时,教师可以重组探究活动,变“简单观察”为“做中思考”,不再直接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观察,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颜色不同的小棒和接头,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搭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搭的过程中的收获。在研究长方体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变“讨论发现”为“想象配面”,通过出示长方体一组长、宽、高的数据示意图(如图11),想象它的六个面应该是什么样子?并提供相应的长方形让学生进行选择。

图11

这样的活动重组设计,充分发掘了探究活动对学生知识构建的潜在价值,可以有效引领学生深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进行感知、分析、思考、想象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实现数学活动的内化。进而促使学生真切地把握长方体的棱、面的内部结构,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事实上,数学教学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对数学教学素材的重组创新,而对教学素材不断重组创新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深入分析教材、解读教材、运用教材的过程。要实现教学素材的重组创新,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教材重组的方法和策略,还需要教师不断丰厚自己的数学素养,开拓思想,抛开已有经验的束缚,创造性地对数学教学展开研究。▲

[1]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讲学[M].刘意竹,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0.

猜你喜欢

长方体规律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拆拼长方体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