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分析

2015-05-29高志华

企业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管理层监管信息

高志华

摘 要: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够提高企业报告财务的可靠性,从而给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所不能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而从其他方面来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也存在着问题。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内涵。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的,并由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COSO1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原则等目的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主要来源于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同时与管理治理过程相结合。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价,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核准评价,然后将核准信息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给外部信息接收者提供更多对关于公司的信息。单纯的财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外部信息者的需求,他们不仅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数量信息,还想要了解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合理、完整以及有效。(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意识。首先,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需要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有一定了解,从而做出评价,这个过程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本单位存在的管理缺陷;其次,要求企业管理层定期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最后,内部控制信息是需要管理层的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才对外披露的,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感。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外部原因。(1)缺乏各界认可的内部控制规范。很多上市公司对业务流程制定了相对严谨的规章和制度,但是,其实际发挥的效用,往往存在很多不足。很多企业在实际执行此程序时,并不遵循规章制度,缺乏对整个业务进程控制的有效监管。正是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一定的监管才使得沪市A股在2009年未披露的公司数有7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内部人员缺乏有效地控制和监管制度,使公司员工携公款外逃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金流失,而公司监管方面也遭受巨大打击,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私自接受供货商、购货商的回扣,中饱私囊,有的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购买不合格的原材料以次充好,或者为了偷逃税款,将商品销售收入不计入总账等;由于缺乏民主监督和决策机制,管理者进行决策时往往仅根据个人直觉和判断,对本企业尚不熟悉的经营领域进行大额投资,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2)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督。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自身存在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还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督。管理当局应披露而不披露或者披露了不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时,管理当局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若提供了不符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的评价建议时,注册会计师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规定尚处于空白阶段。(3)缺乏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定。我国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是出于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完善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保证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考虑。但是由于这些规定没有明示披露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时间等问题,使得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造成各个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形式化严重,降低了投资决策的有用性。(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不完善、不透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核心环节。信息披露是整个中小企业市场上信息流的源头,这一源头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生产者和投资者可获得信息的总集,直接约束着其可利用的信息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大量的经验及实证研究来看,信息披露监管的强度与信息披露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是保障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信息流通的外部条件,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透明度提高的基本保障。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内部原因。(1)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认识不足。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公司治理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体制的弊端造成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加之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观念的更新速度较慢,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还认识不足。(2)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往往会有成本因素的考虑。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必然会涉及成本的支出。因此,出于成本的考虑,上市公司即使在强制披露的情况下,也往往选择以最少的成本进行披露。当以较少的成本进行披露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对策

(一)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建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信息披露,他的企业文化都是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表明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和理想,并共同的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的一种文化体系,它能使企业形成一种认知共同体,使企业及其所有员工在这种共同的人认知体系下,为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利于内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对选聘的人员素质、诚信和道德观一定要给与关注。

(二)明确上市公司未按要求披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形成适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追究和惩戒机制,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否则只能是消极监管。笔者认为,应当明确不同违规行为(如披露不实或披露不全)所适用的司法程序,加强和细化对证券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这对从根本上遏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实,进一步明确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有关监管部门需要对上市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的鉴定意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并切实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还需要外部力量予以保证。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从源头上防范虚假的内控报告、审核报告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付玉红,浅论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2,(2).

[2] 李明辉,论我国衍生工具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1).

猜你喜欢

管理层监管信息
监管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