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研究
2015-05-29王沛然彭巧静
王沛然++彭巧静
摘 要:本论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切入点,深入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就业现状,并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从中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提出构建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新模式,这将会对会计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失衡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根据权威数据公司的调查,该专业位列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届高考生志愿填报十大热门专业。会计专业往往最后经常实际人数比招生计划多一倍。甚至有的学校每年会计专业报志愿人数超过千人,一个年级有20个会计专业班级让人惊叹。一方面,高等院校设置会计类专业的学校较多,招生规模大,但很少有用人单位需要大批量的会计人才,这就造成会计专业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供求存在高级会计人才紧缺与初级会计人才泛滥的矛盾,大部分毕业生只能胜任低端的基础工作,造成高端领域供不应求,而低端岗位却又供过于求。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就业的影响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会计教育目标决定培养会计人才的类型和培养方向,并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把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业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和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定位过低,定位过窄,缺乏前瞻性。(2)会计教学内容理论化,课程设置模式缺乏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而是采用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要求设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学识不如本科,适应性差,后劲不足;技能不如中专,岗位针对性差;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3)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够。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并具有较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而并非单一的只具备会计技能知识的人才。根据对各大招聘网站近期发布的对会计岗位需求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越是大型高薪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高、越细致,包括学位、专业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财务软件使用能力、沟通能力,实习经验、班干部经历及在校成绩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实际上一些高职院校不能完全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去培养人才,导致毕业生文化素质欠佳,缺乏人文精神,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不够。
三、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新模式
(1)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强,具备会计职业操守、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一定要面向中小企业。第二,突出岗位教学,体现高职的特色。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针对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第三,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是成为一个初级会计专业职业技术人员。(2)开展各类选修课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但是,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自身竞争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提高应变能力。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相应的账务处理难度的增加,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不能再仅仅是死记硬背准则和制度,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变通能力。在工作中要审时度势,打破常规,灵活机动,适应变化,应对变化。所以任课教师要在课堂上突出培养学生思考、学习、分析、灵活应变的能力,要通过工作实践提升学生自身的交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 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