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之龙”驶入苏州
2015-05-28凡凡
凡凡
科克斯塔德船的“一比一”复原罗斯基勒维京船博物馆藏
晚唐诗人温庭筠在《春江花月夜词》一诗中如此写道:“百幅锦帆风力满”,描绘的正是船只在长江“龙头劈浪”的场景。与此同时,欧洲北海海域的龙头船也在冲风破浪、扬帆远航。目前,“北海之龙——丹麦的维京时代”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丹麦国家博物馆、西南日德兰博物馆、奥胡斯大学、罗斯基勒维京船舶博物馆藏的44件(套)8世纪至11世纪的文物,时间跨度贯穿了整个维京时期,丹麦的那一段辉煌历史浮于眼前。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受阻,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的“海上丝绸之路”便取而代之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欧洲大陆西北端的丹麦人也开始了他们在海上的探险。这段时期,被称之为丹麦的“维京时代”。
维京时代是指公元8世纪至11世纪的整个北欧历史时期,涵盖维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维京时代的航海文化以及海上冒险是丹麦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独特的历史传统。这个时代对应着中国的晚唐到宋初时期。虽然,没有证据显示“维京时代”中国和丹麦有着直接的交往,但是,丹麦维京时代建立的首批市镇——里伯城中的珠宝商售卖的独创一格的金属物件所用的铸造方法——“失蜡法”,乃是起源于中国,后被游牧民族横跨欧亚草原带至欧洲。
1674年,丹麦船只首次航行到了中国广州的黄埔港,国王克里斯钦五世致函康熙皇帝,要求建立通商通航的友谊关系,至此拉开了中、丹两国300多年和平交往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丹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
维京人的文物留存许多都与航海有关。比如,此次展览展出的一座科克斯塔德船的“一比一”复制品,便向人们展示了维京时代的船帆的样貌。船是维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维京人的一切都与船有密切联系。制造维京船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笔直的橡树。维京船可分为战船和货船两类。战船较轻、船窄、灵活轻便,又很耐风浪;而货船的船身又高又宽,船体也很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载重航行时可保持稳定。两类船都有通常所说的弯曲船首,用一整块完整的橡木精雕细刻而成。除了这艘复制的大船,展览还展出了龙形的船头、船桨、风向标等文物,均为当年维京人所用的航海器具。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
图1 带船只图案的银币 约公元9世纪 罗斯基勒维京船博物馆藏图2 珠宝首饰组件 公元10世纪 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图3 卡明匣子 公元10世纪 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图4 挽具上的龙头端饰 公元10世纪 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图5 船形(收帆状态)的胸针 公元9世纪 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图6 维京时代风向标(复制品) 罗斯基勒维京船博物馆藏图7 银质镀金人物坠饰 公元9世纪或10世纪 丹麦国家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