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
2015-05-28刘炎孙启国刘峰斌
刘炎+孙启国+刘峰斌
近几年,随着高等工程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用人单位期望高等工程教育能够培养出快速适应企业实际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也应运而生。其目标是要解决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性和创新性缺失的问题,从而使工程教育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我国工科院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由于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条件欠缺,长期以来高校只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工程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基本没有与企业联合培养,使得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大学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同时工程实践条件的欠缺以及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导致高校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2.专业面窄,所学内容陈旧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与社会对人才需求接轨,部分课程及课本知识没有与市场需求接轨并更新,导致部分工程类毕业生所学知识面狭窄,知识也相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工程实际不够
突出反映在没有真正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没有实际的感性认识,没有感受到所学专业的实际工程意义和价值。学生缺乏对工程技术在工程及工程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缺乏参与现代工程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
4.工科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目前,工科教师自身背景不足,难以适应工程人才培养需求。国内很多工程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教育背景完全是“从学校到学校”。而且国内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磨炼,使其具备工程实践的经验。反观国外,尤其是德国等一些工程强国,只有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程经理资历者,才能进入高校成为工科教师;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工程教授也往往长期担任企业工程专家。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
1.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卓越计划”应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等原则,以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校企合作将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更加及时地了解当前人才需求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因为企业最清楚本行业领域当今和未来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人才层次、类型等,而且也非常了解目前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通过在企业学习,熟悉和掌握企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走到工作岗位后成为“上手快”的工程人才,培养的毕业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2. 构建全程产学结合应用型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素养”三位一体的全程产学结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校企联合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累计一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计划是安排若干门与行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主要由企业中高水平的专家进行讲授,让企业的专家和优秀工程师参与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生产开发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将与生产工艺、设备等有关的课程安排在企业授课,将毕业设计、论文等安排在现场进行,增设“企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加强学科交叉,突出工程能力,以个性化培养为重点,制定工科大类培养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有方向、模块化”原则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前沿性、实践性;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工程实际的有机结合,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与工程的建造、设计紧密相结合。教学大纲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界的实际需要,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到工作单位后有用武之地。实践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专业技能专题训练等组成的阶梯式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北方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培养计划对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实施模块化教学,每个教学模块配置实践类环节,所配备的实践环节题目为工程实际项目,同时制定了企业培养方案;在企业培养的主要环节包括认知实习、工程项目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各实习阶段实践与课程体系中模块对应,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依托于与企业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完成,指导教师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对其成绩进行共同评定。
4.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实践平台
一是搭建创新训练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工程训练中心、企业实践基地,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场所。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二是搭建科研实践平台,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鼓励“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早期进入科研,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三是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大平台,包括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基地、工程人才培养平台、综合性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四是国际化教育平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与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共建工程教育联合体,建立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寒暑假与国外高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选修跨文化课程或特色课程,采用多模式、多渠道的合作培养方式。
5.建立具有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双师型队伍
学校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历和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组成,强化在学科发展前沿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应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证受聘的授课教师,每年能开展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开发、在企业现场挂职等工程实践;应有计划培养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交流、到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交流互访、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工程背景。
聘请企业专家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资深专家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将企业要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转化为综合设计题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
6.建立全新的考核方式
在学生成绩考核过程中,应侧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一是将考核记忆式能力转变为考核综合能力;二是考试方法多样化,打破传统的试卷考试方法,改为试卷(或论文)与作业考核、工作现场考核、实物模型制作考核、答辩相结合的方法;三是创新考核形式,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开卷、闭卷、课外研究论文、实验上机考试、多媒体测验、案例解决等形式,减少考核的负面影响,使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克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呼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J] 中国教育,2013(8).
[2]万晓明.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J] 教育评论,2013(8).
[3]黄晓涛等. 关注教学过程,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 [J]. 中国大学教学,2013(9).
[4]胡岳华等.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 中国大学教学,2013(6).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