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想法
2015-05-28冯钊
冯钊
提高教学效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时间少,教学效果好。地理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也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在初中的学科设置中,地理科作为一门非统考的科目,导致了学校和学生的不重视,所以对我们地理老师来说,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传授地理知识,如何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如何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难题,更是一个挑战。在近来的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我认为下面几点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一、注重备课,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还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是对各知识点的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备课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要把握教材在全册书中地位,它对其它教材的重要性、影响性。还要弄清各册教材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教材与大纲联系起来。有重点的进行“双基”教育。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各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要吃透学生。切实做到眉目清楚,心里有数,因材施教。备课时备教材,要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理清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题目、回答题目尽量用课本的文字或材料里的文字作答,答题效率就有可能提高。
二、关注社会生活,联系实际,特别社会是焦点、热点
通过联系一些社会生活,将地理应用于实际之中,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很有用的,是有必要学习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能够积极参与。做到把课本与社会生活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能反映地理学科获得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介绍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最新地理学科进展和科技成果,开拓学生视野;还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得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比如在讲“西北荒漠化的防治”时以“大河之旅——环保中国·2005黄河万里行”活动的新闻报道为背景,以及大量西北地区沙漠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在学生踊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了沙漠化形成的主要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针对出现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然后总结应该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构建防护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多方面治理荒漠化。并以不要让人类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这一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注意用水,从而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保护环境的作用,由衷地感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四、我们应注意地理课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巨大作用
们实施地理课程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地理学家,而是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地理、文化的地理、科学的地理,实现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的有机统一,树立科学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即达到人文素养提高之目的。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大科学家,不仅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而且在对社会与自然的理解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底蕴,他们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文素质,很难想象他们会成为时代的伟人。因而从地理教学资源的拓展入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加以拓展,促进学生终身欣赏和认识世界
老师突破课堂教学时空,一方面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文化环境等课程资源自主学习充实自己,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利用地理时事、学校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事、天下事”。其一,同学结合时事如伊拉克战争等出墙报、专栏,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拓展了视野,增强了思辩能力。其二,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辩论会、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展示等各项活动。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地理课堂知识设计活动方案、广泛进行资料搜集及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展示才干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加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更好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更重要地是培养了终身发展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改进地理教学模式加以拓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根据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和课程综合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要将整个社会生活与学习环境有机结合并融入到相应课程中去,学生的学习生活围绕课程主题而展开,将课程进行一定的整合,指导学生关注所依存的社会和环境,拥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启迪学生对生活、社会、人类命运的关怀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注重了以课堂为基地,社会为背景,研究多元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研究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