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品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5-05-28张超
张超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不断追求新的突破,而回归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以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可见,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的思想品德课,应坚持实施生活化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体验人生和全面发展,以达成课程的最终目的。
一、挖掘教材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以一个故事、情景为载体,引发出一个道德主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源于现实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所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使用方法的完善以及开发补充教材的方式,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得到升值,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如:我在教学《诚信是金》之前,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型的社会调查,搜集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不诚信的事情,以及不诚信带来的社会危害对教材进行补充。在课堂上学生就开始分享他们通过调查获得的最具有时代性的资料。他们从衣食住行分角度来谈:“我们每天吃着地沟油油条,吃着苏丹红鸭蛋,喝着三聚氰氨奶,烧条避孕药鱼,醋溜盘尿素豆芽,吃个增白剂加吊白块和硫磺的白馒头或者吃个掺了卫生纸的王哥庄大馒头,呼吸着充满PM2.5的空气,开着锦湖轮胎的车,用着暗藏吸金软件的手机 ,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上一会盗版操作系统的XP,钻进黑心棉被窝……”从这些打油诗的叙事中,学生谈到的不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甚至更深层次的讨论到了这也是导致千万富人移民的原因,原本是一个社会支柱的财富和知识精英,不仅带走了知识和财富,更带走了这个社会的灵魂,带走了那种激励个体奋发向上不努力改造社会的精神。所以,我们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用生活的逻辑来分析生活叙事,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从而自己去优化生活状态,在无声中,学生融进知识,知识丰富了学生。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生活化
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必须根植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问题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关注学生身边的事,寻找学生身边的“热点”,让学生经历身边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从知识到生活”的循序上升过程,让学生“重温发现的乐趣”。通过问题设计,搭建沟通生活素材与知识理论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获得超越生活本身的理性思考。如在学习人教版《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这一内容时,我提出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一位同学通过QQ聊天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邀请他见面。这位同学要不要接受网友的邀请呢?这样的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每个学生都可以就此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发表了许多个人见解,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引起了学生之间的争论。此时,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与交流,最终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开展的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学生较为熟悉,都可以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全面,考虑问题更周到。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了用所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
三、教学评价生活化
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与国家的人。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有效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多元评价,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又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评价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现生活化的特点,让评价为学生所接受,真正成为学生不断上进的动力。在教学中,我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表现也融入到了评价中。如在学习了人教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后,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面上,还让学生相互列举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实例,然后我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必要的表扬。这样评价的好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正确的行为,真正了解了如何将所学表现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中。
四、结语
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构成学生主观认识的主要素材。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脱离生活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正所谓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