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5-28郭胜永
郭胜永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课堂教学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语文教学作为中国的母语,其他课程的基础,显得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我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自主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景、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等。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挂图或照片,准备课上交流,上课是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检查:“课文写了哪两件事?”一是哥俩在草地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第一件事我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要求体现兄弟二人的心里、神态,设计相关的动作并加进相关的对话,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然后让学生再回到文本仔细阅读,学生学文的兴趣是空前的,效果是极佳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直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个体的生活经验,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学生喜欢的人、事、物、入手,随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二、创设恰当学习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教师尤其要注重创设人文性课堂环境。要力求达到情理交融、师生心灵相通。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个体思考、形成独到见解,并畅所欲言、互动生成,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三、要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和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清楚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的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慎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游园不值》一诗是,学生提出了“课文为什么用抠而不用敲呢”、“既然已经扣门,为什么久不开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关注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技能
1.训练内化自学技能
语文自学技能是语文自学能力在行为方面的体现,它也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具有一定水平的语文自学能力需要的语文自学技能有:①查找工具书的技能。②朗读的技能。③圈点批注的技能。④概括文章内容的技能。⑤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技能。⑥提炼文章写法、借鉴课文精髓的技能。
上面所述几项都是自主学习语文的行为操作方式,长期训练这些技能,不仅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而且能不断内化,形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渗透多种思考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走出单项思维的死胡同,从而达到思想解放、思路开拓,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质量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1)由课文题目引发思考。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在板书课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题。由课题可以读出什么?(天气、人物、事件)由课题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两部分)这样,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诗歌内容和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课文内容思考探究。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开篇作者写到林冲与李小二的交往,中间写了林教头用花枪挑着葫芦到东边市里去打酒买牛肉,并且途中又要经过一座山神庙,文章选择这些材料用意何在?
(3)在课文学习之后发散延伸。如教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让学生探讨一个问题:孩子抱了杜甫茅屋的茅草,杜甫真的怨恨他吗?杜甫为什么要去追赶孩子?通过讨论确定:是出于对自己茅屋的珍爱,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真正明白要懂得珍惜的道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