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引领快乐起航
2015-05-28王建英
王建英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有着明确规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课外阅读,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就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因此,引导儿童自发、积极、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形成一定的阅读素养,从而营造书午校园,引领学生快乐阅读呢?
一、营造悦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怎样的环境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孟母三迁”用实事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环境影响人。同样,环境也影响着孩子阅读兴趣的滋生。童真、童趣、童心、童爱的阅读环境,能够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充满人文气息的内容,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可感知的情景中,从而造成一种意境,滋润孩子的心田,熏陶孩子的心灵。那如何营造一个人文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呢?
1.让墙壁飘溢书香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如在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在教室四周的墙壁和窗玻璃上写上醒目的读书口号:“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腹有诗书气自华”。墙壁上还可以挂上一些精美的卡通人物。布置富有新意的学习园地,命名为“小荷尖尖”,展示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秀习作、优秀的采蜜本、读书手抄报,张贴阅读之星的照片等等。努力让教室的墙壁也溢满浓浓的书香味。
2.让图书充盈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我们可以把相对封闭的图书馆创意成开放的书吧,让图书馆收起严肃的面容,亲近孩子。墙壁上,“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等富有感召力的名人名言,书架上摆放的是经典的读物,书架旁是可以席地而坐的读书台。孩子们在这样的书吧里阅读,沉浸其中,这是何等的享受。还可以开发更大的空间,校园的走廊处,开放式书架次第陈列,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处取阅,享受阅读的快乐。更精彩纷呈的是班级小书吧,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书吧起好听的名字“狗尾巴草”、“丫丫书吧”、“三味书屋”……小书吧的藏书由孩子自愿捐借。并设立图书交换站,定期开展“好书换着看” 班与班流通活动。这样,给学生一个“图书室就在身边”的感觉,让图书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二.推荐悦读书目,努力引领航向
麻木的阅读如同无头苍蝇,在茫茫书海迷失方向。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分辨是非能力差,他们对课外读物的择别很大程度上来自老师、家长和同伴的影响。读好书能造就人,读不适合的书不仅浪费时间,还有可能丧失阅读兴趣,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处于课外阅读启蒙阶段的孩子适合读哪些书?王林博士给予我们明确的方向——应该强调“儿童本位,兴趣优先”的原则。
1.让绘本成为孩子最爱
当生命从童年开始之时,个体的视觉发展和艺术感受也就从儿童开始了。面对色彩斑斓的图画,孩子的眼睛是那样明亮,对图画的反应是出奇的灵敏,他们不仅喜欢在图画中探寻,还充满渴求。这,就是儿童从视觉到心灵的图画需求。可以说,绘本在儿童的心灵成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绘本引入我们的课堂,让绘本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以适切的方式,走进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们读写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训练孩子们读图能力的有效载体。这是时代的理性选择和儿童心灵成长的必然。再者,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他们对图画的喜欢远远胜于文字,特别是阅读初期,受拼读能力和识字量等影响,他们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得借助图画来理解,培养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地向文字阅读过渡。
2.让童话伴随整个童年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而经典的童话故事都以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孩子口吻的语言来叙述,又极富想象的张力。因此,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门户。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短篇注音读物,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这些故事虽然学生早已经耳熟能详,但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通过拼音通过文字自行阅读,走进故事走进文本触摸文字,这对刚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小读者来说会有一番别样的滋味,会使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而且,他们会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中获得对真善美的把握和领悟。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的了。
总之,作为儿童课外阅读的启蒙者,身为儿童课外阅读的点灯人,让我们携起手来,给孩子一片温馨的港湾,一个明确的航向,一座阅读的航标,一份不竭的动力,让孩子漫步书海,快乐起航,驶向阅读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