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效性
2015-05-28田林林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培养质量,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人才,推进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教育专业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推进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省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教育改革,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周口师范学院在学习省级教育改革文件的同时,制定了针对周口地区的周口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卓越教师”培养方案。本文以周口师院的“卓越教师培训”项目为例,进行研究、探讨,深入分析其实效性。
【关键词】卓越教师;培养;实效性
为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培养质量,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人才,有效地推进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教育专业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建设,推进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时目标定位偏低,师范生在修完所规定课程的学分后,通过所学各科考试,毕业时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从事教学岗位,这对师范生的专业素养要求并不高,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卓越教师计划”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应运而生。周口师院在“卓越教师培训计划”中结合教师的发展规律,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卓越教师的入职前培养目标、课程、培养模式等三个关键方面对师范生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教师培训。
周口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级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以师范生为主,主要针对地方及县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部及省级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改革措施后,围绕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和周口市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实际,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班培养方案》。
周口师范学院以周口地区的教育水平及教育现状为基础,结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引导发展计划的通知》(教师[2012]830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文件精神,为周口地区的教育量身定制了“周口市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卓越教师培训方案”。笔者在下文中将以此方案为蓝本,并结合周口地区的教育情况以及周口师范学院对师范生所进行的课程培训进行阐述。
一、卓越教师人才选拔培养标准
周口师范学院的“卓越教师培训计划”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成功开展了二届。这些参加卓越教师培训的学生,都是学校从各院系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教师觉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学习能力和思想品格都比较优秀,各方面能力都较强,所以学校把这一部分“精英”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为未来的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卓越教师培训班学生单独组班,学校为其提供专门的教室供其学习和研讨。安排专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在考核中成绩排名后5%将被淘汰,空出名额由原所在班级择优补充。
二、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
以教师培养的规律来看,一名合格的师范生想要成长为一名卓越的教师或者说达到卓越教师的素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要通过职前和职后的不断学习和磨炼。而师范院校中的教师教育只是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的一个环节,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在其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师范生需要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专业培训,才能成为未来的卓越教师。因此,现阶段应该把完善知识结构和训练其学科能力和从教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周口师范学院以本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量身定做了卓越教师的培养规格。
三、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规格
周口师范学院在制定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规格时,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积极了解所学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水平,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网络框架,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在遵守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1.自主发展的培养模式
以往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框架模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而周口师范学院新制定的“卓越教师”培养方案是在融入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上,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依托本校已有的“教师教育训练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双导师制”的实施和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实现对“卓越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
2.“互动型”的教育模式
与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同“卓越教师”培训中改革旧的教学体制,引入了“互动型”教育模式。此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创新能力课程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参与式、合作式等形式,以课堂实践为蓝本,加入创新能力课程,师生共同分析,相互学习、探讨,相互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
周口师范学院“卓越教师”的培养正是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围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的“打造平台、创新模式、建立机制”目标要求,在“卓越教师”课程建设上通过调整学生所在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在制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坚持专业化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教师的专业教育和专业能力素养也不能懈怠。通过理论的学习,也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以理论服务实践,从实践来检验理论,二者相互结合,培养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
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周口师范学院的“卓越教师”培养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出发,着力于系统研发培养“卓越教师”的精品课程,打造创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设置课程模块和统筹课程内容两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模块方面重点开发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发展需要,设置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践问题、提炼教育经验和教育科学研究等。
在平台建设方面,结合周口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培养模式。通过模拟、观摩、交流和示范等形式完善教师教育训练中心;以渐进性的特点分阶段、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形式来合理规划见习实习工作;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以见习、研习和实习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来与实践基地建立“伙伴”关系;结合周口师范学院已开展的“国培计划”来完善“顶岗实习”制度,锻炼他们的实际教学水平和能力。
周口师范学院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真正做到了以教育改革方针为导向,以本地经济教育现状为基础,结合师范生专业特点,不仅能改革原有框架结构的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还能在发挥优秀师范生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此培养计划在为地方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也激活了高校的师范教育改革动力,真正做到了“引进了”到“走出去”的转化,将教育改革理念转化成实际的教育成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
田林林(1990~),女,河南省项城市人,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职务:学生,研究方向: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