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2015-05-28彭长江洪志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均分整数阴影

彭长江 洪志华

磨课心得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这节课是在学习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认识分数的第一阶段。三年级学生以前已学过整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分数。所以,教学要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通过一根“线”把所有的“数”贯穿起来, 于是,我用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话:“数起源于数”,联系华应龙这位名师把“分数”理解成先分后数(先数一共有几份,再数其中的份数,不过在数之前要看是否平均分)。抓住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把“整数”和“分数”紧密联系起来,将“分数”分的动作、过程、结果用“数”字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数学是整体、联系、发展的,而不是孤独的分数。简简单单一条线,一站到底,体现了简约富有实效的课堂。让学生腾飞,飞得很高、很远。的确,以1个蛋糕为标准去度量,结果如果满几个蛋糕就用数字几表示;如果不满一个蛋糕,就用真分数来表示。这样,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已有的认知框架,着眼点不仅是帮助他们把握分数的本质,渗透分数的模型思想。更在于培养学生以“系统”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进一步强化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

(3)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初步认识分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发展,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理解分数是一个相对概念,表示平均分后,结果中的一份或几份与总量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说“整数”。关于数,华罗庚大师说过:“数起源于数。”接着,依次出现蛋糕的个数,指出有几个蛋糕就用数字几表示。

(2)说“分数”。师:指着大屏幕问:这是几个蛋糕?(半个)这一半,应该用什么数表示?12是怎么数的?

【设计意图:找到学习的起点,把整数和分数联系起来。分数怎么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生新课,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为后面的整体建构打下基础。】

二、循序渐进,全面理解12

活动一:学生折纸 课件演示

师:用圆片代表蛋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12,也就是一半。

生:交流汇报。

师:演示,把一个蛋糕从正中间分成2份,其中1份就是它的12。

【评析: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建立12的表象,为下面全面的学习“分数”作了有效引领。】

活动二: 12正、反例,内化 12。

屏幕出示:

师:笑笑和我们一起学习了12,也用12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 生:3、4是错的, 1、2是对的。师:第3图,为什么不能用12表示?师:看来,要用12表示,每份必须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怎么分?生:平均分。第3、4个要用12表示,应怎么办?

小结:看来,分数离不开平均分,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师:这4幅图(正确的图)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用12表示?

小结:一个物体或图形,只要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师:这些阴影部分,提问:它们分别是谁的12?

小结:在说分数时,一定要说清楚到底是谁的12。

师:说一说生活中的12。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其中的12。师:12能表示这么多意思,数学真的是太神奇。指着饼干图问:图中的12是怎么数出来的?生:2份表示总共有2份,1份就是图中的阴影部分。

小结:数的方法:先数一共有2份,再数其中的1份。

【评析:12虽然是一个分数,表示分的“结果”,但每个分数都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结果的意义就在于过程之中。初步感受分数和整数一样都要数,不同的数要先数总共有2份,再数其中的1份。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整合”。】

活动三:“会变的三角形”

任务一:猜一猜。 师:拿出一个图形的12,猜一猜:它整个图形是什么样子的?生:三角形。生:长方形。

师:老师变魔术,验证猜想结果是否正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图形?(把图形的12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后恢复原状)生:长方形。(猜对的非常开心)

师:猜错的,还有机会。认真地看,不然就变不出来了。再把图形的12展开,看这是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学生又高兴起来了)

任务二:由学习12迁移到13、23。

师:老师把图全部展开,现在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生:13。

师:同样是这块阴影部分,怎么一会用12,一会用13,这是怎么回事?

生:长方形总共有2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就是12;梯形总共有3份,所以就是13。

小结:所以我们在找分数的时候,要数清楚一共有几份。

师:追问:再涂一份,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任务三: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意义。

(1)揭题。

(2)思考:图中的“3”、“2”、分数线分别各表示什么?(“3”表示总共有几份,“2”表示其中的几份。这3份是平均分出来的。)

(3)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读法。书空写法。

【评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学生在情境猜想中,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思维内部真正动起来,真正体验到数学有理性的深邃,也有感性的快乐。】

任务四:整体构建

师:分数和整数都是数,分数要怎么数?先数什么?再数什么?

生:先数分母一共有几份,再数其中的份数。

师:分数啊,分数你到底是什么东西呀?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分后数。你看,用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把整数和分数联系起来。

课件演示:

师:先出示一个空白的圆形。请看老师这样切(平均分成8份,阴影是4份),可用哪个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如果阴影部分不用48表示,你还能用哪些分数表示? 生:12、24、816。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请你上来,指一指你把多大的看作1份。

师:分一分:把一个圆形平均分得到不同分数的过程。

小结:原来数是有学问的,同一块阴影部分,用不同的标准数,就得到了不同的分数,学数学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评析:数学教学强调的不应该是孤立的数学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用联系与发展的数学眼光学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学生感悟到的是数学是整体、联系、发展的,而不是孤独的分数。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已有的认知框架,培养学生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进一步强化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三、巩固与应用

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可以折、可以涂,与同学交流,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解决问题。

【评析:回顾“印象最深”的片断,进一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解决问题”凸显学习数学的价值,提升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平均分整数阴影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平均分一半
让光“驱走”阴影
聚焦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阴影魔怪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