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015-05-28张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发展,这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教师素质的必要举措。本文从分析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足出发,并详细探讨了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育体制改革;教师素质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的训练以及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在教育专业的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以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职前的培训,让教师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其也是指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或者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过程,其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因此,分析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足,探讨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些不足和障碍,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
教师职业一般需要学科知识和满足教育需要的学科知识,这种双重基础已经成为教育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就是传统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造成在现实实践当中,师范性往往更加容易成为学术性的牺牲品,因为很多人认为只要掌握足够的学科知识就可以成为教师,甚至是一个好教师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到,从理论变成可操作的专业技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并不能解决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
2.没有将教育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放在应有的位置
我国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把教育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放在应有的位置,知识对于准教师传授一些学科知识,没有从专门的职业需要高度来确立明显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标准,而且有很多师范大学的教育更多的重视学科知识的而轻视从事教育教学所需其他素质培养。
3.缺乏一套有效的教师准入制度
我国对于教师的职业标准是没有严格规定的,一般都是以学历作为基本的标准,而一些地区连基本的学历标准都无法达到,缺乏一套有效全面的教师准入机制。这就导致在实际当中,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其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性文化知识欠缺合理性,本体性知识更新慢,条件性知识也缺乏,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我国专业化发展存在不足,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关于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的一些建议,具体有以下几点:
1.借鉴国外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完善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标准
在完善我国教师专业化标准时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有效的一些举措,例如:教师对学生及其教学尽职,可以识别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并且熟知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明白如何创建、组织其他学科的关联;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督导,运用各种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学生需要具有实践智慧,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应用现代教育科研的教学成果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完善教师的准入机制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完善教师的准入机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教师由教学理论的实践者变为研究者,将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将教师由原来的教书者变为教书育人者,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自身的终生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者,通过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改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同时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而因材施教,懂得学生、关心心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结束语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于教师的专业化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这就导致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困难和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余彭娜,罗元辉,孙敏,邓洪平.学科教学论教师从教背景分析与专业化探讨——以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2]王桂波,施素英.论教师专业化的时代演进及其现代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3]段姣雯.浅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及个体素质结构[J].教学与管理.2012(33)
作者简介:
张勇(1992~),男,贵州省遵义市人,工作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职务:学生,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