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棉花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2015-05-28吴莲莲
吴莲莲
【摘 要】近几年棉花价格持续走高,本文简单剖析棉价上涨成因及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程度,经过分析:多种原因促成近年棉价上涨快、幅度大,棉价仍将在高位持续,供需矛盾在目前难以缓解,棉纺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关键词】棉花;价格;企业
一、我国棉花生产分布情况
我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度—46度,东经76度—124度之间。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作为总产居世界首位的生产大国,我国棉花生产布局正在大规模调整,由分散向优势区域集中,植棉县已由过去的1130个减至721个。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①新疆棉区90年代以后发展迅猛,是我国近几年新兴的富棉地区。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②黄淮流域棉区。该区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棉田布局集中,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棉花生产成本较低,单产水平中等,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棉花在种植业和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③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浅山丘陵岗地,中游的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沿江地区,下游南襄盆地和滨海地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移栽棉为主;棉田布局较集中,单产水平较高,棉纤维比强度高,成熟度好;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二、我国及世界其他主产国棉花消费情况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区域,约占全球棉花消费总量的77%,这里是全球纺织转移的承接地,形成了全球棉纺中心。而中国又是亚洲和全球最大的棉花纺织消费国,2008年消费量约占全球的42.0%,其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消费量约占全球的14.0%和10.0%,另外东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越南、日本和老挝等占6.0%。中亚的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占2.5%。 欧盟以及土耳其消费量约占全球的7.3%。
三、影响棉价上涨的几种因素
主要原因:笔者了解到,近年棉花涨价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棉花供需形势吃紧,供不应求。
直接原因:植棉面积的减少是导致棉花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而导致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就是种棉收益低,风险大,且政策保护少。首先,在投资回报率方面,棉花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收益较低,风险较大。其次,棉花产量受天气以及病虫害影响严重,产量难以恒定。最后,在国家保护政策方面,种植棉花仅有15元/亩的良种补贴,而种粮每亩除良种补贴外还有100元以上的种粮补贴,缺少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农民意愿更倾向于种植粮食而不是种棉。这就直接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产量不乐观。
关键原因:市场秩序不规范对棉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在收购环节上,棉花收购体制改革后,收购渠道增多了,但相应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二是棉花购销体制改革后,企业、购销商、供销企业购棉竞争激烈,有些棉商竞相提高棉价,使棉花价格战愈演愈烈;三是全球棉花供给也不乐观,我国主要棉花进口国,印度和美国减少出口,造成我国进口紧张,棉企配额减少,导致国内棉花不但上涨。
四、棉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1)棉花价格上涨、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些企业由于棉花的涨价而造成资金紧张,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不得不限产。
(2)成本急剧上升,产品价格上涨滞后,企业销售疲软,效益下滑,有的已滑向严重亏损边缘。
(3)棉花上涨,按理说,棉民应该赚得盆满钵满 ,乐得合不拢嘴了,而事实上,大部分棉民反应平淡,一些棉民认为这个价格不为高。理由是今年的农资价格涨得厉害,成本增加了不少,赚头没有想像的那么丰厚。也有人认为植棉用工大,种植规模小,利润有限。
(4)价格上涨影响的是纺织行业,纺织行业会把价格成本转移到下游服装行业,而服装行业的下游买家还是我们消费者,所以这种上涨的价格成本最终有消费者买单。我们成立价格的被“传导者”。
五、应对价格上涨的对策
(1)建立棉花市场预警监测机制,促进棉花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对棉花市场的监管,规范棉花市场秩序,提高市场信用度和可信度。
(3)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实现品牌化经营。
(4)做好农民种棉指导,努力提高棉花质量,加大对棉农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5)国家加大对国际棉花的进口数量,增加企业用棉配额度,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六、结束语
为了避免我国棉花产业链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制定棉花产业政策方面,应当着眼长远和全局,迅速改变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密切关注国际棉花产业动态,出台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棉花价格波动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一兼谈棉花期货的上市[J].北京纺织,2004(5).
[2]张雯丽,李秉龙.国际棉价与中国棉价的相关性及因果性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3]魏晓文.中国棉花生产预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